古语“竖子”是何意?
原意是指童仆、小子,可是在古代却是是骂人的话,一般都是上级对下级骂的话,有瞧不起人侮辱性的意思,多是长辈对晚辈的教训,用咱们如今的解释来说,就是小兔崽子、小屁孩的意思。
竖子一词最早见于:司马迁《史记·项羽本记-鸿门宴》一文。
原文: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译文:刘邦已经走了,(估计)抄小道(已经)回到军中,张良进去辞谢,说:“沛公不能多喝酒,已经醉了,不能(前来)告辞。谨叫我奉上白玉璧一对,敬献给大王;玉杯一对,敬献给大将军。”项羽说:“沛公在哪里?”张良说:“听说大王有意责备他,他脱身独自离开(鸿门宴),已经回到了军中。”项羽就接受了白玉璧,放到座位上。范增接受玉杯,丢在地上,拔出剑砍碎了它,说:“唉!(项伯坏我大事,)这小子不值得和他共谋大业!夺走项王天下的一定是沛公。我们这些人就要被他俘虏了!”
史记中记载的竖子,其实就是站立两旁的侍者、副将等。
这里,经常被错解成“项王项羽是竖子”。
其实如果好好读读原文,不难理解,项伯等人才是竖子!
比如亚父范增原话就是:项伯坏我大事,不可与之共谋!这里说到的项伯就是项羽的叔父,可是被刘邦策反,本来鸿门宴范增已经是有把握能一举拿下刘邦,可是项伯老是护着刘邦,以至于坏了项羽和范增的大事,所以,范增说竖子指的的项伯等人。
还有个小插曲是林彪在平型关战役后说过的一句话:竖子,不足与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在平型关战役中,八路军在平型关为了配合阎锡山负责的第二战区的友军作战,阻挡日军板垣征四郎第5师团攻势,该战役迟滞了日军的战略进攻,打乱了敌人沿平绥铁路右翼迂回华北的计划,是八路军出师以来打的第一个大胜仗。
在抗日初期,国共合作的还不错,阎锡山当时的目的只有一个,想借八路军之手收复山西。据说平型关战役后,林彪表示再也不与晋绥军协同作战,感慨道: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平型关战役完全可以争取更大的胜利,林彪认为我军将日军残兵驱赶而来,你们总不至于一枪都不放吧,如果能够全歼之,此战将消灭日军6000多人,这可是个大胜利。但如此良机,晋绥军依旧一枪未放,林彪无奈撤军,由此发出感慨,竖子,不足与谋。
除了“竖子”以外,古语中还有很多骂人不带脏字的句子,比如“朽木不可雕也”,这句话相信大家小时候经常听说,意思就是骂一个人烂泥扶不上墙,自甘堕落实在不可救药。这句话后面其实还有一句,那就是“粪土之墙不可污”,其实和前面那句意思差不多,多是指一个
人太笨太愚蠢,不管别人怎么教育怎么帮助,都没有任何效果,于是就会被别人这样骂。
古人骂一个人见识短时,就会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这句话其实是出自《庄子》,言外之意就是说一个人学识不够渊博,见识不如别人,也多指一个人的眼界不够宽阔,正所谓井底之蛙,不仅囿于一方还目光短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