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姒是周幽王第二任王后,因为不爱笑,周幽王为了博得其一笑,于是贴告示说只要有人能让王后露出笑容,便赏赐千金。有一位大臣献计称:“先王为了防备西戎入侵,在骊山建烽火台二十余所,又有大鼓数十,只要西戎来犯,便燃点烽火,附近诸侯见了一定发兵来救,如今天下太平,大王和王后游骊山,夜间点燃烽火,待诸侯来了,并不见有人进犯,王后必笑。“周幽王一听大喜,不顾大臣郑伯友的劝告,连夜赶往骊山,点起烽烟,鸣起大鼓,王都千里内的各诸侯以为王都有变,即刻兴兵来救驾,到得骊山不见有兵侵犯,只听管乐之声,幽王和褒姒在楼台饮酒作乐,并命人告知诸侯并无外寇,各诸侯面面相觑,只得连夜返回。褒姒在楼上看到诸侯忙来忙去,不禁抚掌大笑。周幽王大喜,称王后一笑,百媚俱生,于是重赏献计的大臣虢石父。后来被废的第一任王后的父亲申候联合犬戎举兵讨伐幽王,把王都围的水泄不通,急忙点起烽火召唤诸侯勤王救驾,各诸侯以为又是幽王为了讨褒姒欢心,竟没有一只诸侯引兵来救,以致周幽王被杀,褒姒被掳,此后不知所终。传承数百年的西周从此灭亡。

褒姒一笑亡周的故事(一笑灭一国的褒姒)(1)

褒姒一笑亡周的故事(一笑灭一国的褒姒)(2)

这事听着有些荒谬,可以说西周灭亡只因褒姒一笑,那这褒姒到底何许人,为笑灭一国是本性决定还是另有玄机呢,让我们一起来抽丝剥茧,追根溯源了解一下。

褒姒一笑亡周的故事(一笑灭一国的褒姒)(3)

据传在夏桀王末年,如今汉中市所属的褒城有神人变化的两条龙,降于王朝大殿之上,口流涎沫并吐人言告诉桀王:“吾乃褒城二君也。”桀王害怕,想杀了二龙,命太史占卜,得不吉之卦,便想赶走二龙,再次占卜,还是不吉,太史便奏告桀王:“神人降临乃是祯祥之兆,大王不如把龙涎收藏,龙涎是龙的精气,藏之必主获福。”桀王命太史再次占卜,得大吉之卦,于是设祭于龙前,又用金盘盛龙涎于朱校之中。后风雨大作,二龙飞走。桀王将龙涎收藏在府库之中。自此殷商历经二十八位王,历时六百四十四年,又经周朝三百年,龙涎一直藏于府库,再也没有打开过。一直到周历王时,盛装龙涎的朱椟中发出毫光,掌管府库的官员奏报给历王,历王问椟中是什么东西,掌库官员查阅纪录,告知原因。历王命人打开朱椟接过观看,没想到掉在地上,龙涎流淌一地,当时一个年仅十一二岁的小宫女的脚踩到龙涎,心中有所感,从此肚子变大,就像怀孕一样,历王怪宫女不夫而孕,便将其囚禁起来,一直过了四十年产下一女,王后得知谓为怪物,便将女婴抛弃在水沟里。

褒姒一笑亡周的故事(一笑灭一国的褒姒)(4)

此时正好市井有小孩儿一群在街巷拍手唱歌,歌词是“月将升,日将没,檿弧箕箙,几亡周国。”周宣王命大臣解说,有大臣奏曰:“日为君王,月为阴类,寓女主之祸。檿弧箕箙乃弓箭,主刀兵之祸。”又有大臣阳伯父奏曰:"臣夜观天象,此祸已成,似在宫中,必主后世有女主干政乱国。“宣王怏怏不乐,回到后宫,正好得报宫女怀孕四十载生下一女的消息。宣王闻言大惊,追问女婴去处,得知已经被弃于水沟,命人去寻找,顺着水沟一直找到清水河,都没有见到。想来被水冲走,早已死去。

褒姒一笑亡周的故事(一笑灭一国的褒姒)(5)

次日上朝,宣王告知于太史此事,并命占卜,得卦词为“哭又笑,笑又哭,羊被鬼吞,马逢犬逐,慎之慎之,檿弧箕箙”并解说道:“羊为未,马为午,哭笑为悲喜之相,其应当在午未之年,妖气虽然出宫,但并未除去。”宣王不快,命人城里城外遍搜女婴,不论死活,收养不报,全家斩首。并发出命令,不许造卖弓箭,违者处死。下面官员不敢怠慢,一面晓瑜,一面在市面巡视,城中百姓无不依遵,只有山野乡间之人尚不知道。

褒姒一笑亡周的故事(一笑灭一国的褒姒)(6)

第二天有一对乡间来的老年夫妇拿着自己做的弓箭到城里卖,走到城门口,走在前面的妇人便被官兵捉拿,后面的老汉赶紧逃走,后来得知老伴儿因为违禁造卖弓箭已经被斩首,除了伤心,也庆幸自己脱难,便赶紧往家赶,行至清水河,远远见到很多鸟儿衔着一个草席包,鸣叫着附在水面,便赶走鸟儿,打开观看,原来是一个女婴,便觉有此异象伴随,这女婴今后定是大富大贵之人。将女婴包裹抱于怀中,然后去褒城找熟人避难。这在水中漂流三日,有众鸟相护的女婴,正是宣王传令四处寻找欲置之死地的那个怀孕四十载方产下并被抛弃的女婴。

褒姒一笑亡周的故事(一笑灭一国的褒姒)(7)

再说宣王下令四处搜寻女婴,迟迟不见消息,遂将擅自停止搜寻的大臣杜伯斩首,杜伯之好友左儒劝谏无果,自刎明志。这就牵涉此事的另一个典故,再次暂时略过。下次专述此事。

因为女婴寻找不得,宣王郁郁寡欢,久而成恍惚之疾。一日出城围猎,于车上入梦,梦中见杜伯,左儒挽弓射其胸口,昏倒于玉辇,左右文武用姜汤救醒,仍心痛不已。从速飞驾回城,当夜便死去。太子于灵前继位,便是周幽王。幽王继位后,不理朝政,暴戾寡恩,耽于声色犬马,致使朝堂奸人当道,忠臣罢黜,一干劝谏之臣,不是被处死就是被罢免拘押。其中就有褒城来的大夫褒珦。

再说那拾到女婴的老汉逃奔到褒地,想好好抚养女婴,却因为没有果腹的食物发愁,后有当地一个叫姒大的汉子之妻不孕不育,就常常送老汉一些布匹吃食,把女婴过户到自家,取名褒姒。待得此女十四岁时,便长成十六七的模样,目秀眉清,唇红齿白,窈窕动人。花容月貌,倾国倾城。却因居住偏僻之地,虽有绝色却并未下聘。

褒珦之子洪德在乡间偶遇,惊为天人,便想着幽王好淫,就动了将褒姒献给幽王以换取父亲出狱的心思。便至褒大家以布帛三百匹买褒姒回家,香汤沐浴,饰以纹饰,教其礼仪携至王都敬献给幽王,幽王观褒姒光艳照人,美艳不可方物,便将褒姒留于后宫,降旨复褒珦出狱,官复原职。

褒姒一笑亡周的故事(一笑灭一国的褒姒)(8)

自得到褒姒后,便与其双宿双飞,行同行,寝同床,食同器,一连十日不登朝问事,迷恋不已。后褒姒生下一子,幽王爱若珍宝,起名伯服。便有了废后废太子重立之心。后王后申氏,太子尽皆被褒姒陷害至死。褒姒即位中宫,一直没有笑容,幽王为了讨好褒姒,用尽各种方法,便有了开篇所述一幕。想来一饮一啄,皆有前定。是非功过也自有后人评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