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剂使用指南大全(消毒剂种类那么多该如何正确使用)(1)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下,在自觉做好个人防护的同时不要忽视消毒剂的重要性。如何做好日常居家消毒?如何让不同种类的消毒剂各司其职?免洗手消毒剂如何正确使用?安徽省疾控专家为您支招。

浓度75%的酒精适用于手部杀菌

首先,我们来了解下消毒剂的分类。按化学成分划分,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有含氯消毒剂、过氧化物消毒剂、醛类消毒剂、杂环类气体消毒剂、含碘消毒剂、醇类消毒剂、季铵盐类消毒剂、酚类消毒剂、双胍类消毒剂及其他消毒剂。按杀菌作用强弱划分,可以将化学消毒剂分为高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低效消毒剂三类。

那么,如何选择居家消毒剂呢?专家介绍,浓度75%的酒精能顺利吸收细菌和病毒蛋白的水分,使其变性凝固,从而杀菌灭活。在没有75%医用酒精的情况下,可以临时用棉球蘸取高度白酒(60度以上)擦拭门把手、钥匙等物体表面,或用于皮肤的消毒。除了在药房购买医用酒精直接使用外,还有一些含有75%酒精的免洗手消毒凝胶、酒精类消毒湿巾产品供日常使用。但是这类产品只推荐手部消毒使用,不适用于大面积消毒。

另外,选择醇类消毒剂需注意,酒精易燃,使用时需远离明火,建议家中不要大量囤积,以免留下消防安全隐患。

84消毒液不能和洁厕液混用

含氯消毒剂是目前比较推荐的用于家庭环境消毒的消毒剂,安全高效。常见的市售产品为84消毒液、漂白水、漂白粉等,这些都是溶于水产生次氯酸的消毒剂,它们的消毒原理是强氧化性,使微生物丧失机能,无法繁殖或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这类消毒剂会腐蚀金属,漂白织物。需要现用现配,使用时一定要戴手套,不能与其他酸性清洁剂(如洁厕液)混合使用,否则会产生有毒气体(氯气),严重时会导致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这些消毒剂不推荐用于家庭消毒

含碘消毒剂、双胍类和季铵盐类消毒剂、酚类消毒剂都不推荐用于本次新型冠状病毒的家庭环境消毒。

常见的含碘消毒剂有碘伏、碘酊,属中效消毒剂,多用于皮肤和黏膜的消毒。常见的双胍类和季铵盐类消毒剂有氯己定(洗必泰)、苯扎氯铵,这类消毒剂只对细菌及部分病毒有效,常用于医院里非关键物品、手部皮肤及日常家用消毒。

酚类消毒剂代表产品有苯酚、对氯间二甲苯酚等。家中最常用的产品就是衣物除菌液和一些含酚的抑菌洗手液。酚类化合物在高浓度下,能快速杀灭细胞;在低浓度下,亦可导致细胞死亡。虽然目前已广泛用于临床和日常消毒,但是其会产生环境污染且不易降解,况且对本次新型冠状病毒作用效果不明,因此也不推荐用于新型冠状病毒的家庭环境消毒。另外,苯酚、甲酚对人体有毒,不适用于皮肤、黏膜消毒,如果需要使用应做好个人防护,避免皮肤接触。

正确使用免洗手消毒剂消毒湿巾

免洗手消毒剂按剂型分为三类:液体剂型、凝胶剂型和泡沫剂型。凝胶剂型和泡沫剂型更易涂抹均匀、不易滴落。消毒湿巾以无纺布为载体,使用时应充分擦拭消毒部位,如皮肤或者物体表面。

疾控专家提醒,免洗手消毒剂应选用正规渠道购买的产品,保持20秒以上的洗手时间。手部过脏时,不宜使用免洗手消毒剂,要先用流动水清洗干净后,再做手消毒。同时,要注意密封性,以减少消毒有效成分和水分的挥发。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消毒剂本身是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化学品,必须严格按照说明选用。另外,消毒剂不是浓度越高越好,合适的浓度才可发挥最大的消毒效果,需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配制。浓度过高会刺激损害皮肤黏膜,腐蚀物品。

穆玥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叶晓

来源:安徽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