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的真实记录(国庆最后一天1亿人被无情)(1)

国庆假期,我带着子女回到了农村老家。

因为假期事情多,我几乎都是一边关门写稿一边带娃。

父亲几次来到我的房门外转悠,想要说话,却欲言又止。

我看出了父亲的“窘迫”,连忙问他是不是有什么事情要说?

他挠了挠头,先问我忙不忙,然后支支吾吾地说,不忙的话想让我看看他的手机,怎么一连几天都打不出电话,如果忙就算了……

忽然,我的心咯噔了一下。

我们之间怎么变成这样了?

那一刻,我觉得心酸极了。

我的老父亲,忙碌了一辈子,做了一辈子的力气活,可是老了之后,在子女前面却还要如此“卑微”。

不只是这一次,其实父母早就在我们面前学会了察言观色。

每次父母给我打电话,总是先问我在忙什么,吃饭没有,然后在确定没有打扰我的情况下,才会说一点关于他的事情,说话的口气都是试探性的,生怕他们的事情会影响到我。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父母在我们面前说话,开始变得小心翼翼了,开始变得唯唯诺诺了,开始看我们的脸色行事了……

成年人最大的悲哀,就是让父母在自己面前变得小心翼翼。

父母为子女奉献一生,最后却活成了子女的“手下败将”。

父母年轻时为我们遮风挡雨,年老了却需要看子女脸色行事。

这是一种悲哀,也是父母和子女之间莫大的讽刺。

国庆节的真实记录(国庆最后一天1亿人被无情)(2)

国庆假期的最后一天,是子女们回城的日子,也是父母们被“抛弃”的日子。

昨天看到一个抖音上的短视频,让人泪奔。

一个81岁的老人,在日历上记得详详细细:“9月24日,开工资,去逛超市,明日停电。”

国庆节的真实记录(国庆最后一天1亿人被无情)(3)

“9月29日,去共和果品超市买月饼、罐头、牛奶、鱼。”

国庆节的真实记录(国庆最后一天1亿人被无情)(4)

“10月1日,孩子们都回来了,9人。”

国庆节的真实记录(国庆最后一天1亿人被无情)(5)

10月1日,老人的孙女回到家,翻开老人这一页日历,直接泪奔。

老人几个月前就开始期盼孩子们回家,他满心欢喜,准备好吃的好玩的,这一切都在日历里面一笔一笔记着。

可是,日历上记的是老人的欢喜,记不到的是他的悲伤。

假期结束孩子们纷纷离去,老人独自承受孤独,后续这一切都不会出现在日历上。

有个网友说:“我今天离开家,父母仿佛把整个家搬空给了我。”

国庆节的真实记录(国庆最后一天1亿人被无情)(6)

国庆节的真实记录(国庆最后一天1亿人被无情)(7)

国庆节的真实记录(国庆最后一天1亿人被无情)(8)

国庆节的真实记录(国庆最后一天1亿人被无情)(9)

父母把自己拥有的全部给我们,却还怕不够。

记得有一次回家,我对母亲说,家里的梨真好吃。在我离开的那天,母亲忽然塞给我一大袋梨。

原来母亲早上6点就起来,把梨树上的梨全都摘下来给了我,一个都没给自己留。

我抱着这一堆梨,眼泪止不住地流。

以前看朱自清的《背影》总是看不懂,也不懂亲子之间的情感,如今为人夫为人父,忽然就懂了。

年少不知父母恩,懂时已是中年人。

在百度上,有一个问题:我们离开家的日子里,爸妈过着怎么样的生活?

国庆节的真实记录(国庆最后一天1亿人被无情)(10)

这个问题,刺痛了我。

每一次回家,我总会揭开锅看看父母上一餐吃的是什么。

餐桌的变化,见证了人情冷暖。

我们在家时,菜品是最多的,食物是最丰盛的,而我们离开之后,父母的三餐总是简单到不能再简单。

他们总想着自己过得简单一点,这样留给孩子的东西就多一点。

在一次次的告别中,在一次次的离乡途中,我们的父母渐渐变了模样。

他们不再是那个厉害的大人,而是变成了一个学会察言观色的老人。

他们不再是那个无所不知的超人,而是渐渐被时代抛弃的老人。

他们不再是我们心目中的主角,而是渐渐变成了退居幕后的配角。

国庆节的真实记录(国庆最后一天1亿人被无情)(11)

一个作家曾经写道:

“父母亲,对于一个二十几岁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栋旧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为你挡风遮雨,给你温暖和安全。

“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会和房子去说话,去沟通,去体贴它、讨好它。”

我们依赖父母这所“旧房子”带给我们包容和温暖,但我们反馈给他们的却少之又少。

我们总以为“旧房子”就应该在那里,理所当然地庇护我们,可是我们不知道的是,“旧房子”也会有坍塌的一天。

我有一个发小,他买房子的时候,父母把毕生的积蓄都给了他,然后开始了吃糠咽菜的生活。

这一次国庆节,他并没有回老家,而是带着老婆孩子去了大城市游玩。

朋友圈都是他们一家人炫耀“诗和远方”的照片。

他的房贷,很大一部分是靠父母的养老金在支撑,他每次遇到困难,都是直接伸手找父母要钱。

他其实并不知道,他去游玩的时候,父母过着什么样的日子。

我曾经去他家探望过一次,家里冷冷清清的,家具和家电都旧得不能再旧,老两口的生活极为朴素节俭。

国庆这几天,他们还半夜生病住进了医院,连住院的钱,都是找人借的。

他们不想让自己的儿子知道这些,不想因为自己的事情影响他游玩的心情,只要他们幸福、快乐就足够了。

我不知道发小知道这个事情之后会不会幡然醒悟,我甚至不敢想,要是他的父母在这一次生病中去了,他会不会后悔半生?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贺雪峰,曾经用“代际剥削”来描述老年人的现状:

他们年轻的时候,拼命给孩子盖房子,娶媳妇,看孩子,一旦完成了人生任务,丧失了劳动能力,无论是物质还是情感,得到的反馈都少得可怜。

在被榨干所有的价值之后,老人就好像变得一无是处,只能慢慢等死……

这样的无奈和辛酸,是每一个老年人心里挥之不去的痛。

百度搜索“独居老人去世”,相关的词条竟然高达300多万个。

“我于昨晚去世,走时心静如水”,一位老人在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去世,而她的尸体等到腐烂之后才被子女发现。

国庆节的真实记录(国庆最后一天1亿人被无情)(12)

一个老母亲在家中去世,直到两周后才被回家取东西的女儿发现。

记者问女儿,你和母亲相隔多远?女儿给了一个让人心酸的答案:15分钟车程。

国庆节的真实记录(国庆最后一天1亿人被无情)(13)

有一个词,叫“空巢老人”,意思是老人就像在巢中等待子女回来的“鸟儿”,子女回来的时候,这个巢就满满的,子女离开了,这个巢就空了。

据有关研究数据显示,到了2030年,我国空巢老人的数量将达到2亿。

这是什么概念?

就是说,所有的老人当中,有90%将会是“空巢”老人。

这是一个多么可怕又令人难过的数据。

我们的科技越来越发达,我们的交通越来越便捷,可是子女和父母之间的距离,却越来越远。

父母为子女奉献一辈子,他们最大的想法就是不给女子添麻烦,他们最大的目的就是竭尽全力是给予子女支持。

可是到老了,却要在一片凄凉和孤苦中走完这一生。

国庆节的真实记录(国庆最后一天1亿人被无情)(14)

曾看过一篇文章,让人泪流满面。

作者的父亲早年去世,母亲也在前几年离开了他,他因为参加亲戚的婚礼,需要回一次故乡。

“下了火车,我竟然有点恍惚,有点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往哪儿去,是回酒店住,还是回老家。

“回老家,母亲已经不在了,只剩下老房子,不能住人,也不能住妹妹家,怕给她添麻烦。

“还记得以前的时候,我下了火车,不管多晚,我都会打车回30公里外的老家,那时候真的很高兴,很激动!

“一到村头就看见母亲,手搭额头眺望着远处,露水沾湿了裤脚,真的不知道母亲几点就站在村口等着了,老家也只有在这个时候热闹了起来。

“可现在母亲不在了,这个家也就没了。

“旧房子门口的锁头已经生锈了,墙上还有很多老照片,想起曾经在这里生活的点点滴滴,眼前浮现了小时候的生活,不知不觉泪水已经落了下来……”

父母在,家就在,父母不在了,家就成回不去的故乡。

国庆节的真实记录(国庆最后一天1亿人被无情)(15)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想起了王朔《致女儿书》里的一段话:

“小时候是怕父母,大一点开始烦他们;再后来是针尖对麦芒,见面就吵;再后来是瞧不上他们,躲着他们;再后来,一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

难过什么?难过的是,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还有很多话要说,可是已经没有机会了。

年少不觉父母好,老来方知思念长。

人生有很多很多难过的事情,其中让人最无法承受的,就是父母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在我们忽略了的日与夜里,一秒一秒地,随着时间的滴滴答答衰老了下去。

然后在无数个滴答声过去之后,他们平静而无声地离开了我们。

人生如逆旅,过去了不能追回的,是岁月;逝去后想见而见不到的,是亲人。

别等到父母离开,才后悔莫及。

“我吃东西越来越清淡,对待人情世故越来越宽容,不乱发脾气也学会了忍让,慢慢地有了一颗成长的心,也开始害怕听到任何与病痛有关的事,最大的心愿变成了全家人身体健康。

相比一两年前迫不及待要去看远方的心,我更希望花十分之九的时间在温柔的灯光下和父母吃完一餐饭。”

或许,这就是一个人真正成熟的开始。

国庆节的真实记录(国庆最后一天1亿人被无情)(16)

作者:桌子,身高1.85米,有八块腹肌的兼职男模。前南方航空公司职员。三观比五官更正,思想比套路更深。新浪微博@桌子的生活观 ,个人桌子的生活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