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作为一个普通家庭长大的孩子,我没见过什么好东西。当年我喜欢一个男孩子,他父亲开了辆贵价SUV带我们出去玩。我想着勤快点总是好的。他打开后备箱取东西,我自然而然走上前,伸手要关车门。他很诧异:“这么关就坏了。”然后按下一个按钮。在我无声的尴尬中,车门缓缓关闭。我知道他没有恶意,但那一瞬间的窘迫我记了很久。 后来,我知道高档小区一楼会有管家服务,大客户去银行有专人对接,有钱人家会为小孩请马术击剑高尔夫家教。甚至是一些为人处事。有见识的主妇为了保障财产安全,会在房产上同时写明所有家庭成员及所占份额,这样丈夫要转移财产就需要征得所有人同意。然后我就想着,是否有一个地方,能集中帮助我们这些普通家庭的孩子“见见世面”?

嘿嘿~今天我们从清华大学开始见世面

清华旅游免费(云旅游打卡清华学府)(1)

三教

清华旅游免费(云旅游打卡清华学府)(2)

四教公共区域(过段时间去拍教室里面嘿)

清华旅游免费(云旅游打卡清华学府)(3)

情人坡

清华旅游免费(云旅游打卡清华学府)(4)

二校门

清华旅游免费(云旅游打卡清华学府)(5)

清芬食堂对面的小斜坡

清华旅游免费(云旅游打卡清华学府)(6)

春天真的太美了!!

清华旅游免费(云旅游打卡清华学府)(7)

图书馆

———part 1 吃喝玩乐

1.清华校园:北京市海淀区,西北五环,主要包括学生区 教学区 家属区,每个区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

2.食堂:

粗略计算,清华有十几个食堂,分布在学校的各个角落,有气派的食堂大楼(紫荆园、桃李园、清芬园),也有迷你小巧的食堂小屋(芝兰园、玉树园)

风格总体上分为三类:物美价廉的大众选择,略微昂贵的升级选择,普通餐厅或咖啡厅。具体来说,大众选择是一字排开的各种柜台,拿着托盘排队,买一份、双拼,或者套餐都可以,跟叔叔阿姨说明,买完自己端走,最便宜5块,最贵20,都能吃饱。升级选择,一般是特色窗口(紫荆四楼的川菜、遍布各食堂的香锅或麻辣烫)或类似于咖啡厅的食堂,价格在15-25左右。普通餐厅或咖啡厅,例如桃李地下和三楼、紫荆地下、观畴三楼,对外开放,适合宴请或聚餐,人非常多,和路边的餐厅没什么区别了,大约100-200元/人。

3.外卖:随便点,想吃啥吃啥,一般送到宿舍楼底下,自己去拿就好。

4.运动区域

·各大操场:东区操场(有看台和大字标语)、西区操场(蓝色的跑道)、北操(比较小,足球场),网球场、篮球场、排球场、棒球场,基本上集中在学生区

·体育馆:综合体育馆(有看台的篮球场,新生入学和毕业典礼,健身房等等)、东区操场(西边跑廊、东边she ji馆)、西区操场(室内篮球场、之前有的游泳池)、陈明游泳馆(标准50米泳道 跳水池),还有一些在宿舍楼里的健身房

·路边:是的,有些神仙会绕着学校跑步,一小圈5公里,一大圈10公里

5.图书馆

·核心馆:老馆(最古老的图书馆,保留了原始风格,目前在装修)、西馆和北馆(连在一起,现代风格,常见的格局,书架和自习座位交错,少量研讨间和单人自闭房间)、文科图书馆(圆形 长方形,是我最喜欢的图书馆,非常新,格局和西馆北馆差不多)、法律图书馆(法学院的,普通学生也可以进去自习,设计特别漂亮,但我不怎么去,太远了)

·学院图书馆:经管学院、金融学院、美术学院等,都有自己的图书馆,放学科相关的图书,但比较小

6.教学楼

·简单粗暴的命名方式:一二三四五六教,按照先后顺序建成,风格上有古老的,也有现代的,学校正在逐步翻新,跟美国大学越来越像了

·各学院的楼,但部分对全校课程开放:新水利馆、建馆报告厅、明理楼(法学院)、伟伦楼(经管学院)等

·清华学堂:建校时期的教学楼,非常古老的木质建筑风格,静悄悄的,可以上课或自习,缺点是网络信号不太好,适合自闭赶作业

7.穿梭在各个楼之间

·骑自行车:基本上每个同学来学校的第一周都会买自行车,因为学校太太太大了,没有自行车走路费时间。清华的每栋楼都有停自行车的地方,学生区宿舍楼第一层架空,用来停车,宿舍有自己的车位,贴了牌子(据说是同济的设计方案,解决了停车问题,所以中标了?不确定,八卦传言未经证实)

·坐校车:学校有固定的校车路线(三个好像),可以在路边等,看见了招手即停,上去告诉师傅去哪就好。看校车什么时候来有一个微信小程序,gps定位了每一辆校车在哪。

·骑电动车:会有同学买,但不是很方便,充电的问题属于争议内容

———part 2 学习

所有本科生在入学的时候会拿到自己的培养方案,列举了毕业前需要学的所有课程,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必修课:顾名思义,不上不行

2.限选课:在所有限选课中选择一部分上,总学分够即可

3.全校都得上的必修课:

·思政课:思修、史纲、马原、毛概,貌似现在又多了2门

·体育课:大一全校几乎都差不多,打基础 一个小专项,没有选择专项的权利,随机分配,我是排球 清华拳,有同学被分进5公里组了,太可怜了;大二自己选专项;大三也是选专项,必须上,但是不计入gpa了,可以选一些好玩但不会的专项;大四可以不上体育课,但也有少量开给大四的,例如跳水

·英语课:开学考分级考试,选对应的课

·文化素质课:我大概是10多分可以毕业,但课都挺有趣的,我选了大概2倍的量

·文理通识课:理工科需要上读写认证课,文科需要上STEM

*每个专业要求不一样,大致可以分为这些类别

4.全校随便选的课:不属于上述类型的课,但你觉得很好玩,也可以自己选的!

5.选课:学校有选课系统,每个同学按照自己的培养方案选课,分配名额的原则是优先级(必修>限选>任选) 意愿(高志愿>低志愿),总的来说比较合理,不像隔壁开赌场掷骰子。少部分课程,相同背景的同学太多(例如任选 高志愿),那么会随机分配,拼运气

6.SRT: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老师或学生发起研究课题,花1-2个学期的时间完成研究,最终可以获得学分。同时学校会匹配一定的资金,可以用来买书、买设备、打印材料之类的。报名SRT不一定需要100%专业相关,有很多老师愿意接受一些感兴趣的同学参与,总体上来说没有科研那么严肃,鼓励大家多尝试

7.双学位/辅修:大一下学期自愿报名,修够一定的课程可以拿一张学校发的证明,专业有经济金融、管理、法律、计算机、统计这种热门的方向,也有基础学科,例如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机械这种

8.转专业:大一或者大二结束的时候可以转,除非签了特殊的协议(定向、强基等等,同样是比较有争议的话题,略过

9.普通学生每学期课的数量:据我观察,大部分人是在25-30分左右,大一大二大三比较多,大四可能课会少一些,如果选了双学位或者肝帝,那么30 也是常有的。1学分≈每周1小节45分钟的课,少部分课会出现1学分=2小节的情况,例如体育课、艺术类

10.GPA,这一部分比较复杂,也是大家最关心的事情,展开写

·我校采用加权GPA,即每门课的绩点*学分量之和,除以总学分数量

·GPA满分是4.0,以往对应百分制的95-100分,经过改革后变为90-100分。改革发生在2019年的春天,学校提升了GPA的对应值(例如以前得90=A-=3.7,现在90=A-=4.0),同时取消了对A的限制(以往A-及以上占比不超过20%,A不超过5%)

·GPA具有比较强的专业特征,部分专业给分偏高,那么很多人都是3.7 也并不少见。相对来说,GPA排名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在保研时也是主要参考这一部

·GPA不会公开,可以自己登录校园网账号查看,但在评选奖学金的时候公示,所以成绩好的同学大家基本都知道orz

11.保研比例:

·往年是80%的同学具有保研资格 保研名额,部分院系实际保研率达到90%或更高,排名靠前的同学选择出国,名额顺延

·今年保研名额比例下调至50%(成为学生愤怒的源头之一),同时排名靠前的同学选择出国的比例下降,导致后40%的同学比较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