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家访送孩子围巾(三门毛线店老板娘免费为留守儿童送上围巾)(1)

近日,革命老区三门亭旁镇芹溪村“留守儿童之家”的孩子们,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一条手工编织的围巾。湖蓝色、橘黄色、粉红色……一条条漂亮围巾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妈妈般的温暖。

组织织围巾的是朱丽丽大姐,这是她第三年送爱心织物。前年为全县近200名孤寡老人送上帽子,去年除了送到福利院,还为贫困老人、上了年纪的环卫工人送帽子。

她为全县孤寡老人织“暖心帽”

烫着卷发,慈眉善目的朱丽丽,今年40岁,三门海游人。10多年前,朱丽丽在海游老街开了一家毛线店,一直经营至今。朱丽丽说,每年天气转凉的时候,自己都会给家里的老人织毛衣,“很多市民也会到店里买毛线,给老人织毛衣,织帽子。”

可是那些没有孩子的孤寡老人呢,谁来给他们织一份温暖?

前年9月份,朱丽丽做了一个决定,给全县的孤寡老人织顶“暖心帽”。当年春节前,全县近200名孤寡老人都收到了她送出的“暖心帽”。

朱丽丽说,“温暖牌”帽子很受老人欢迎。去年,她将面扩大了,除了送到福利院,贫困老人、上了年纪的环卫工人都可以到她店里领帽子。

经过两年的赠送,今年,周丽丽发现,帽子已经“饱和”了。于是,她决定,给留守儿童送围巾。

她说:大家的爱心支持我走下去

“我一个人,哪能织那么多东西,都是大家一起帮忙的。正因为大家的支持,我才能坚持下来。”朱丽丽说,她想给老人送温暖,自己先收获了温暖和感动。

一开始,有客人来店里,她都会问一句:“我出毛线,教织法,你愿意帮忙为孤寡老人织一顶帽子吗?”后来,她要为孤寡老人织帽子的消息传开后,就不断有好心人主动上门,帮忙织帽子。

朱丽丽说,最多的时候,店里坐了二三十人织帽子,有七八十岁的老太太,也有才20岁出头的小姑娘。

让朱丽丽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年轻姑娘,当时是来买毛线,准备给妈妈织条围巾。“她看到我店里有很多人在织帽子,很好奇。我告诉她,这是给孤寡老人织的。小姑娘想都没想,就主动提出要帮忙。”朱丽丽说,因为手法不娴熟,一顶毛线帽子,她从下午3点多,一直织到了晚上8点多,饭都没顾得上吃。

“住在附近的陈老太,三年了,每年都主动来参加。”让朱丽丽感动的,还有三门妇联的工作人员,“他们很支持我,为了确保每一个孤寡老人都有帽子戴,他们联系了全三门县的福利院,统计孤寡老人的人数、性别,又帮忙送去。今年又帮忙联系留守儿童。”

孩子们说,这围巾特别温暖

贫困的芹溪村,是台州市儿童保护项目试点单位。全村共470户,总人口1320人,其中有近1000人外出打工、求学等,留在村里的,基本上是老年人和部分妇女、儿童。今年母亲节时,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

送给方方的围巾是粉红色的,这是她最喜欢的颜色,小姑娘兴奋得脸都红了。她开心地用手抚摸着:“好漂亮的围巾,真软啊!”

8岁的方方上小学二年级,爸爸妈妈都在宁波打工,她和弟弟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爸妈已经好几年春节没回家了,暑假的时候我去宁波看过他们。”

“这是送你的,你现在就可以围上。”朱大姐慈爱的帮方方将围巾戴上,但方方很快拿了下来,认真叠好放进书包里:“留着过年时戴。”

为了织出孩子们喜欢的围巾,朱丽丽也是费了不少心思,首先是选材,早两年给老人们织帽子,用的是羊毛线,“羊毛线比较细,颜色比较暗淡,不太适合孩子”。

今年她选用了珊瑚绒,“颜色比较鲜艳,而且特别柔软,适合孩子。”她还根据孩子的性别和个性,准备了不同颜色的珊瑚绒。“只要有需要,我就会织下去,希望可以温暖到更多的人。”朱丽丽说,自己会将“温暖”牌织物一直出品下去。

据台州晚报

更多台州新闻,请根据以下图示进入台州频道

幼儿园家访送孩子围巾(三门毛线店老板娘免费为留守儿童送上围巾)(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