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维立这几天,“意公子”成为全国政协委员的消息刷屏,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以水为鉴足以修心?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以水为鉴足以修心(观点凿深井方能)

以水为鉴足以修心

杨维立

这几天,“意公子”成为全国政协委员的消息刷屏。

“一席绿衣,一个抱枕,席地而坐”。这便是意公子时常的出镜画面,简单又恬淡。她像一位邻家女孩唠家常一样,用独特视角、真挚情感,全新解读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人文,受到全网超过2800万粉丝的关注。

“意公子”的真名叫吴敏婕,是一位85后。她于十年前离开电视台主持人岗位,创办了艺术科普平台“意外艺术”。“意公子”的自媒体事业并非一帆风顺。她曾陷入职业生涯的迷茫,经历过长达7、8年的蛰伏“蓄势”。2022年7月,意公子走出摄影棚,第一次把拍摄地放到四川眉山苏轼墓地。她摸着苏轼妻子王弗墓碑上的碑文,念着苏轼写给她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激动到哽咽。思路一变天地宽,真情实感最能打动人。网友纷纷留言:“听了三遍,把我搞得泪眼婆娑”“他的故事打动了你,而你感动了我!”

意公子常被问,拍一期视频要多久?光准备苏轼的系列视频专题,她和她的团队就花了好几个月。她将苏轼的族谱及其中涉及到的城市都“挖”一遍,直至把整个时间轴拉出来,再按“轴”找书看。她至少看了有50本关于苏轼的书,几百篇论文……一部部作品就是这样“走出来、熬出来、磨出来”的。尽管艺术科普是个小众赛道,但“意公子”却能坚守原创、坚持创新,积极传播中国文化,输出正能量内容和精美的画面,赢得了千万网友的喜爱。她的成功经历,再次印证了“凿深井”方能“饮甘泉”的道理。

“别去争抢一时一刻的红利,而是应该关注到一步一个脚印的扎实”,这是她的人生感悟,也可视为给其他自媒体人提出的用心良苦的忠告。诚哉斯言。只有坚持质量至上,社会效益优先,沉得下心来,舍得下“笨功夫”,自媒体事业才能在日积月累中厚积薄发、在山重水尽处看到柳暗花明,为文化传播作出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