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最大的好处,就是既可以帮助我们逃避时间,又为我们创造了另一个世界。

看完《那不勒斯四部曲》花费了我一个星期的时间,有时甚至废寝忘食:无论是下班后、地铁上、睡前、上班路上,都在不停阅读。书中两位女性丰富细腻漫长的心理成长过程,时刻吸引着我,以至于让我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这本书带给我很多不一样的真诚的感动、唏嘘、愤怒、安慰,以及短暂性地让我脱离眼前的工作和生活,启发我思考。

那不勒斯四部曲有谁看过(豆瓣9.5畅销千万册)(1)

埃莱娜•费兰特,小说《那不勒斯四部曲》的作者,一名神秘的作家。从1992年开始,Ta就开始用这个笔名写作,却从来不在公众场合露面、不参加签售、不接受采访,Ta隐匿在文字的背后,却不妨碍读者对Ta的热捧:全球畅销近千万册。这部小说也被HBO改编成高口碑电视剧,目前已经播了两季,豆瓣评分分别是:9.3和9.5分。

那不勒斯四部曲有谁看过(豆瓣9.5畅销千万册)(2)

很多人把这本书的核心内容概括为“两个女人长达50年的友谊和战争”,我不这样认为。它的主题不是单纯地表现“女性友谊”,还有更为复杂和宏大的命题:二战后的意大利局势,在这个时代洪流下,教育、阶级、贫困、暴力、女性生存环境等问题。在这个命题下,无论是“庶民”还是“天才”都经历了“薛定谔的命运”。

友谊:天才莉拉和幸运儿莱农

她们的友谊过于复杂,以至于我想了很长的时间去思考,如何用我贫乏的语言去描述她们的关系更为准确。

毫无疑问,这是一段真诚的友谊,也是一段漫长复杂的折磨人心的友谊。

开篇作者这样写道:

上帝:是的,你什么时候来都可以

我从来没有仇恨过你的同类

以及那些不顺从我的人

讽刺-是我最不讨厌的行为

人类最容易气馁

他们很快就会

进入永恒的睡眠

因此我很乐意给他们找个同伴

充当魔鬼的角色,刺激他们

——歌德《浮士德》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意大利,经济低迷。那不勒斯底层的人,被克莫拉、黑手党团伙敲诈勒索、放高利贷,谋杀案时常发生。

莱农和莉拉,门房与鞋匠的女儿,就在这种贫穷、焦虑、暴力、恐惧的氛围中长大。

那不勒斯四部曲有谁看过(豆瓣9.5畅销千万册)(3)

两位女主角个性醒目。她们互相扶持互相保护,互相督促,但同时也互相充当魔鬼的角色,刺激对方,促使对方不断进步。

作为天才的里拉一直是莱农追逐的目标,从小到大,里拉的智力在破败的城区里无人能及,她有隐藏不住的尖锐和野性,思想独立、见解独到,更能一眼看到事物背后的本质,她的魄力让人不容忽视。

那不勒斯四部曲有谁看过(豆瓣9.5畅销千万册)(4)

莱农一心想逃离这个街区,而莉拉志向远大,她更想成为混乱秩序的改变者。

她们互相充当彼此的镜子、鞭策者和坚硬的后盾,终生维系着交织支持与嫉妒的友情。

那不勒斯四部曲有谁看过(豆瓣9.5畅销千万册)(5)

里拉无疑是天才的,而莱农很平庸。她只有脚踏实地拼命追赶,才能拉近与莉拉的距离, 但是莱农却更幸运。

同样出生于贫困的家庭,莱农的父母尽管反对花钱送她继续接受教育,却依然咬咬牙排除万难送莱农升入初中、高中、一路把她送入比萨师范学院,接受高等教育。莱农靠着教育一步步逃离那不勒斯,走向更开阔的世界。

那不勒斯四部曲有谁看过(豆瓣9.5畅销千万册)(6)

她一路遇到良师、益友,以及后来出身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的丈夫,都为她摆脱原有的阶层提供了莫大的帮助。

而天才莉拉的遭遇,则更加令人痛心惋惜。

小学五年级后,她争取上学的权利,却被父亲一怒之下扔出窗外,摔断了胳膊,只能辍学去鞋店帮忙。莉拉设计出时尚的鞋子,哥哥却把鞋子卖给了黑社会,莉拉的设计梦破碎了。莉拉想嫁的是能充分尊重自己、有学识的人,后来发现丈夫也只不过是,屈服于自己憎恨的黑社会-索拉拉家族的一条狗,还有家暴倾向。

那不勒斯四部曲有谁看过(豆瓣9.5畅销千万册)(7)

想必很多读者可能会和我一样,为莉拉惋惜:假设莉拉像莱农一样继续学习深造,她一定会以惊人的天分取得最优秀的成绩,远离贫穷暴力的那不勒斯,摆脱“庶民”,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用她聪慧的头脑推动社会的变革。遗憾的是莉拉的人生没有如果,但也正是这种惋惜,一直吸引着读者往下读,对她接下来的命运发展产生强烈的关注。

那不勒斯四部曲有谁看过(豆瓣9.5畅销千万册)(8)

尽管莉拉缺点幸运,但她一直影响着莱农。

“我没有真正的激情,没有一种自发的野心,这就是问题所在。我被动变成了什么,只是因为我担心,莉拉不知道会变成什么人,把我甩在后面。我要重新开始,做一个独立的人,摆脱她的影响,成为我自己。”

里拉的天才思维无人可以超越,但莱农的上升路径却是我们大部分普通人可以借鉴的:努力学习、考第一、不断升学,在教育上一路往上走。

后来她写小说、出书、当作家,获得教授的赏识,作品大卖,可以在签售会上侃侃而谈。她最终取得世俗的成功,但只要看到里拉,她内心的平庸和自卑便会瞬间涌出来,迫使自己不断前进。

那不勒斯四部曲有谁看过(豆瓣9.5畅销千万册)(9)

但无论是莱农还是里拉,都会有阴暗和软弱的一面,这就是小说中我最喜欢的部分:复杂而真实的人性。

她们会互相攀比、互相竞争、互相嫉妒、她们会跳进爱情的陷阱,爱上虚伪和谎言,把自己原本平静的生活搞得一团糟。

但她们也会在最需要对方的时候,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互相依靠,不断反思,逐渐清醒。

那不勒斯四部曲有谁看过(豆瓣9.5畅销千万册)(10)

无论是面对成长、爱情、婚姻、生育、儿女、生死这些大事上,她们总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填补自身的不足。

暴力:每隔几页,一个耳光响起

暴力一直都在,在那不勒斯,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在每条街道,木匠因高利贷遭黑社会毒打,放贷人被谋杀,街头暴力随时上演。

那不勒斯四部曲有谁看过(豆瓣9.5畅销千万册)(11)

在每个家庭,丈夫会因为妻子没有做好家务而拳脚相加,父亲会因为女儿争取教育机会,而把女儿扔出窗外;女人们互相辱骂斗殴,甚至比男人还狠辣。

那不勒斯四部曲有谁看过(豆瓣9.5畅销千万册)(12)

尽管那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意大利,但这些暴力、贫困都过于真实,我们在这里,多多少少看到了自己的童年。

在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在我们所生活的国家,在我们的成长的家庭、乃至周围的环境,这样的暴力和贫困也依然存在:

承受巨大生活压力下的男人,会对把拳头挥向产后的妻子;

贫困多胎家庭中,父亲逼女辍学结婚;

辛苦一生,因为家暴喝农药自杀的乡村女性。

小时候,我们有过很长一段时间,认为家庭暴力是正常的:“家暴不是暴力,只是一种’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的家庭形态”。

作者费兰特也很直白地揭露:家庭存在一定的暴力。那么,暴力是怎么产生的?贫困是暴力的根源吗?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武器来捍卫自己免遭暴力的权利?教育可以减少暴力吗?我至今还没有清晰的答案。

性:是女性的自由选择,还是男性的权力欲?

在这本小说里,并没有太多的笔墨来描写男人的性,或者女人的性。

但在这里,性,是男性的一种权力欲,是女性的报复手段,是夫妻间需要需要遵循的义务,却很少代表欲望。

对里拉来说,她从来没有在性中获得高潮或者愉悦。在她的第一段婚姻(16岁)里,新婚之夜,丈夫用一种侵略性的方式强暴并殴打了她,在她还未成年的时候,性伴随着暴力,是她的丈夫宣示所有权的手段。

那不勒斯四部曲有谁看过(豆瓣9.5畅销千万册)(13)

但莉拉是智慧也是桀骜的,在婚姻生活中,她拒绝性生活,也拒绝和自己不爱的男人完成生育。

那不勒斯四部曲有谁看过(豆瓣9.5畅销千万册)(14)

意外怀孕后,她采用了一种伤害自己身体的方式——不停劳作,来造成“意外流产”,她认为自己有权利决定自己身体的所有权。

那不勒斯四部曲有谁看过(豆瓣9.5畅销千万册)(15)

后来她爱上了尼诺,和尼诺偷情、私奔,那么我想这回她是获得身心愉悦的性了吧?结果并没有,在和尼诺的性行为中,她只是配合,并没有因为爱情而获得性的激情和愉悦。

那不勒斯四部曲有谁看过(豆瓣9.5畅销千万册)(16)

性对她来说,是自由的吗?

而莱农,在她对性还一无所知的时候,那个道貌岸然的老男人(尼诺的父亲)猥亵了她,她甚至忘记了反抗。

少年时期,性对她是陌生的,她隐隐约约感觉自己受到了侮辱,另一方面也感受到了陌生的快感,她很困惑。

她爱上了聪明的尼诺,但是在尼诺和里拉约会的那个晚上,出于报复或是攀比心理,她默许尼诺的父亲用另外一种粗暴的方式结束她的童贞。

那不勒斯四部曲有谁看过(豆瓣9.5畅销千万册)(17)

看起来很荒唐,但这是她的主动选择,在这里性被当成一种报复莉拉和尼诺的工具,当然也是她主导自己身体的一种方式。

在莱农后来的婚姻中,她与丈夫之间的性,似乎也只是一种义务,他的丈夫—著名的大学教授,总会在每一次性爱后,把自己关在书房,开始专注工作到凌晨,丈夫是好丈夫,但是忽略了莱农的感受。

那不勒斯四部曲有谁看过(豆瓣9.5畅销千万册)(18)

在这段婚姻期间,丈夫的忽视,家庭生活和育儿的压力,让莱农得不到认可,她不停邀约朋友、主持家庭沙龙聚会,也勾引了其他看起来颇有学识、社会地位的男性,她发现无论是在那不勒斯没有接受过过多教育的文盲,还是这些饱读诗书的“上层人士”,他们在面对美色、欲望和权力时,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对于才华横溢的尼诺来说,性只是他一步步通往上层社会的手段。

他表面上尊重女性、赞美女性、倾听女性,在那个女性权利和智慧被忽略的大时代背景下,他对女性表现出的关注,让很多女性获得心理上的、尊严上、甚至自我价值上的满足。她迎娶银行家的女儿、勾搭有一定知名度的女作家,把议员的妻子变成情人....但这些有权威有地位有财富的女性,对他来说,也不过是一块又一块的垫脚石。

那不勒斯四部曲有谁看过(豆瓣9.5畅销千万册)(19)

另一方面,他的性欲实质上也是男人的一种权力欲:尼诺连莱农家里的老保姆也不放过,难道不是雇佣者对被雇佣者的权力压制。

今天,我们该如何对待坦诚地对待性,如何决定自己身体的使用权?如何看待在单纯的性以外,那些附加在性上的别的东西?

教育:跨越阶层的重要方式

谈到最后一个问题,其实这本小说对我来说,感触最深的一点,是再次提醒我,教育的重要性。

莱农是平庸的,但她不断学习知识,并且始终对教育能帮她“脱离那不勒斯”这件事,深信不疑。

那不勒斯四部曲有谁看过(豆瓣9.5畅销千万册)(20)

(小学老师鼓励她升学,摆脱“庶民”身份)

很显然她的路子非常成功——考上大学、出书、成为作家,接受出版社的采访,不光实现了阶层的跨越,还成功地提升了社会地位,终其一生,她都让自己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借助知识的力量,让自己的人生路越走越远。

那不勒斯四部曲有谁看过(豆瓣9.5畅销千万册)(21)

莉拉的智慧是尖锐的、天才式的,甚至超越了时代的局限。在前期,尽管她反抗贫穷的家庭、能设计独一无二的鞋子、能代表工人与工厂的工会谈判,争取工人的权益.... 但那不勒斯的人惧怕她,厌恶她,更嫉妒她,因为她让人们看到了自己平庸与懦弱。

因为相比莱农的“独善其身”,她有更远大的理想,这种理想是无私的——她想改变城区。尽管小学毕业后,莉拉再未上过学,但她却能自学希腊语,自学代码,开办了自己的计算机公司,接济了街区的人们,甚至帮她的朋友、兄弟、前夫都谋了一份工作。

那不勒斯四部曲有谁看过(豆瓣9.5畅销千万册)(22)

我们可以看到,古今中外,无论是在哪个国家、哪个城市、哪街区、还是农村,接受过大量教育,有一定学识的人,总能比普通人获得更多的尊重和“地位”。

小说里哪怕是整个城区的人都痛恨的“黑社会”——索拉拉家族,他们压榨过许多人,但自始至终也没有为难过“一直在上学且成绩优秀”的莱农,无论是中学时期的好学生莱农,还是中老年时期的作家莱农。

同样的,在中国,你不得不承认,人们对接受过高等教育、高学历的人总会高看一眼,产生一种不太清楚的“尊重”和“敬畏”。

也许人们敬畏的不是学历,也并不是敬畏一个接受过教育的人,而是敬畏知识本身。

从故事回到现实,无论在哪个年代,我也依然坚定地相信,女性想要掌握自己的命运,在生活的洪流中不迷失,一定不能放弃受教育的机会,更要想方设法接受教育。如果错失了受教育的机会,也不能放弃终生学习的能力和信念。因为,知识确实能够改变命运,让人对生活拥有更多选择的空间,面对苦难时,你所掌握的知识,一定会以另一种方式给予你回报。

(配图来源于豆瓣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