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后余生别人对你的不感恩(他人对你的不恭)(1)

昨晚晚饭与妻的短短几秒钟时间的对话,她的反应可谓是让我如此的难堪差点下不了台,阵痛之后却收获满满——这次“难堪”愣是替我挖掘出隐藏在自己潜意识里的一个不意察觉的内在运行模式……

场景:晚饭的餐桌上

事因主角:一碟青菜炒肉

吃饭慢,是我一惯的风格,除了边吃边看手机视频外,还因为自己的牙口不好吧,总是细嚼慢咽的慢慢吃。妻和平日一样早已吃好,坐在茶几那儿喝茶顺带刷屏去了——这是她的习惯。悠哉悠哉慢慢吃的我,突然发现今晚的那碟子青菜炒肉有点不一样——肉似乎特别的多,碟子里满满的都是肉片,我不假思索抬头朝向妻望去张口就问:

今晚这个炒青菜为什么放这么多肉?

你不要问为什么!…………………妻看也没看我,冷冷的甩出这几个字。

我、我、我……一下就懵了,她的回应让我不知所措,除了这冷冰冰“你不要问为什么”几个字外接下来的是沉默……,她的眼睛一刻也没离开手机屏……

气氛一下子凝固,静得可怕……

我,说真的,一下子懵了,浓浓的羞耻感挤上心头,心,受到强烈的冲撞,情绪,真的难于用言语来形容,但同时也立即捕捉到妻她的态度及她的反应——那看似平静、不在乎的表象定隐藏着深深的波澜……

立刻意识到哪不对的我

于是

我没再说什么,虽然重重的挫败感和不快堵在心里,脑袋里没有多余的空间,心里一个劲的不明白她为什么这样回答我的问题,冲动的想问个明白,但理性告诉我,暂停是最好的处理方式,所以我快速地调整自己的心境,低下头,把饭吃完。

……

后来各忙各的事,这事好像也就搁置一边了,剩下的时间也没再想、再纠结这事了。

……

可半夜时分,我突然醒来,脑袋里闪现出以下自我对白:

l 我当时为什么会那样问话呢?今晚这个炒青菜为什么放这么多肉?(晚饭的画面)

l 当时发问时自己一定是处于某种无意识的思维状态的。

l 可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来发问呢?

——心里的对白继续着(真的好神奇)

今晚这个炒青菜为什么放这么多肉?

这句话的隐义是什么?

是浪费?

是责怪?

是否定?还是挑衅的意味?还是别的

——对白不断的以自问自答的方式进行着

这时,我慢慢意识到,不管如何,我的为什么放这么多肉这句话是带有责怪和挑衅的味道的,我的潜台词是有否定妻她所做的事情,背后的意思是:你这样做(你这个炒青菜的做法)是欠妥的。

这时,我才渐渐地意识到当时自己的发问方式,无形中是带有攻击或责怪之意的。

若妻她顺着我的问题回答,不论如何回答,都是要她承认自己是做错的,要她进行自我否定或是检讨行为,假设她这样说:

1. 我喜欢这样炒——那表示她任性

2. 我不小心放多了——那表示她承认自己做错了

3. ……

时至这时,我才察觉晚饭时自己的问话方式是一种不尊重、鲁莽的行为方式。

所以,妻的回答你不要问为什么!她才用这个看似野蛮、无理的方式来回击或是反击我的不尊重,说明她意识到我的话带刺的(虽然我说时是无意识的)。

我继续思考着……

若妻她当时回答也是处于无意识状态的,只是潜意识本能的反应罢了(她的潜意识感知到我的挑衅性),那么,可见她的无意识状态(潜意识)的回应也是带有攻击性的,这就带出一个心理学区域的问题—— 无意识的攻击性挑衅是能带出无意识的攻击性回报的。

在生活中,我们常见的莫名其妙的争吵就是这样引起的,很多人先是无意识的说些带挑衅的话,然后就引发对方也是无意识攻击的回报,你一来我一去的就吵了起来。

若我晚饭时没及时地意识到气氛不对时,再多说两句,也许妻就会跟我吵了起来,因为我、她当时的潜意识环境双双都是带有挑衅性的。

我继续想——

如果我当时是处于一种有意识的思维状态,我的问话方式改为尊重他人又或是可以进行情感交流式的,效果可能就不一样:比如我这样问:

今晚这个炒青菜,肉是不是放多了一点啦?

这是用一种征求式的方式,也是一种给予对方空间和尊重的方式,是一种可以交流的方式。

看看:

1. 今晚这个炒青菜为什么放了那么多肉?

2. 今晚这个炒青菜,肉是不是放多了一点?

都是讲同一件事——这个菜里的肉放多了。但二种方式产生的语境氛围完全不一样。第一个语境是不容置疑的、有责怪、质问之意,第二个语境是征询、交流的尊重语境。

当然今晚这个炒青菜,肉是不是放多了一点啦?这是我思考之后得出的,是有意识思考之后的答案。

语境氛围不一样,交流的双方是可以感知得到的。

要记得交流从来不是单向的,交流是双向的,只有双向的交流,交流才有意义。

这半夜的醒来,收获还是颇多的:除了头脑里的自我对白,让我把晚饭时的羞耻感融化之外,同时也意识到这几秒钟里的一问一答,是我潜意识内在模式的一种投射,反映出自己无意识思维状态的一个内在运行模式——当潜意识里认为场景、状况对我有利或是认为他人所做的不合符我的要求标准、观点时,我的潜意识是处于这样的状态和情境——我是会无意识使用质疑、责怪甚至带有攻击性的方式或是态度来对待事或他人,若不是妻晚饭时对我的态度或是方式有点所谓的“不恭”话,让我潜意识里进行了深度的反思,我还真的无法察觉自己有这么个无意识的内在运行模式。

小结:

时刻留意自己的说话方式,同时注意他人的回应方式,不要因他人对你的一时“不恭”而错失自己觉醒的机会,因为这里隐藏着你平时不意察觉的内在运行模式。

——他人对你的“不恭”,绝对是你觉醒的好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