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庆贺神十三航天员太空归来,4月24日中国航天日这天,一只“中国空间站”主题风筝在潍坊放飞,为大家带来了“宇宙级浪漫”。

未来空间站设计概念(主题风筝设计师揭秘制作过程)(1)

“中国空间站”主题风筝属于巨型技巧型风筝,采用的是传统潍坊风筝制作工艺,风筝总长160多米,分天宫空间站、神舟飞船、龙尾三部分。主体以天宫空间站原型缩比制作,高6米、宽3.5米,后面龙尾采用传统潍坊风筝龙头蜈蚣的腰身,总长约150米。

未来空间站设计概念(主题风筝设计师揭秘制作过程)(2)

前30件腰片展现了中国航天事业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该风筝的设计创作人是第四代潍坊传统风筝代表性传承人刘志江。

未来空间站设计概念(主题风筝设计师揭秘制作过程)(3)

据刘志江介绍,“中国空间站”主题风筝由20余位风筝艺人制作,最大年龄72岁,平均年龄在50岁左右;制作周期两个多月。通过把传统扎制技法,与现代数字技术结合,风筝逼真地展现了神舟飞船与天宫号空间站对接,以及航天员出舱太空行走的景象。

未来空间站设计概念(主题风筝设计师揭秘制作过程)(4)

其中,节点舱里的机械传动装置成为这只风筝最有难度和挑战性的部分。在制作过程中,刘志江设计两套机械传动装置,加上电机、两个人工的双向操控,完美展现中国空间站的对接和宇航员太空漫步的景象。

未来空间站设计概念(主题风筝设计师揭秘制作过程)(5)

在刘志江看来,传统风筝特别是潍坊传统风筝制作技艺,全部用手工制作,整合彩绘、调飞等一系列传统技艺的制作周期比较长,但是制作出来的造型比较仿真。

未来空间站设计概念(主题风筝设计师揭秘制作过程)(6)

未来,刘志江希望创作一些反映时代特色的新型传统风筝作品,构思一些大胆主题性作品。同时,也要致力于传统风筝的复原和修复工作,培养更多地非遗技艺的传承人。

(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