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三年级孩子去上海必去的地方(从光明牌到东北大板)(1)

图片来自网络

01

上一篇文章中,我无意说到了东北大板,很多老上海人问我:什么是东北大板?怎么还有奶油香味?是什么好吃东西?是不是利用这次的双十一购物节,去网上囤点货回来?

知道东北大板的人也有,他们在朋友圈里说:是冷饮。

带三年级孩子去上海必去的地方(从光明牌到东北大板)(2)

啊!冷饮?老上海人叫起来了,并问我:你说到冷饮为啥不说上海生产的光明牌冰砖?那是上海人几代的回忆啊。

我何尝不想说说光明牌冰砖呢?它不但有冰砖,还有雪糕、棒冰、汽水,还有我很多的故事,知道吗?

我当年工作的南货店,第一个夏天就是去卖棒冰的,而且一卖就是几年,住在商店附近的顾客都叫我为“棒冰姑娘”呢。

以至于几年前,我走在路上,突然听到有人在叫我:“棒冰姑娘”,我头一回,没有我认识的人呀,但我头一回,就肯定了我的身份,一位看上去年长我几岁的阿哥冲着我笑着,我就问他:侬认识我?他又叫了我一声:“小董是吗?”

喔哟,小董这个称呼真是久违了,但我听了十分开心,说明我曾经年轻过,而且小董是我刚到南货店工作时,我师傅这样叫我的,这样一叫就是十多年,虽然,称呼不是很重要,但注释了我的身份,我曾经是谁?用最流行的一句话来说,不忘初心。

带三年级孩子去上海必去的地方(从光明牌到东北大板)(3)

图片来自电视剧《东北一家人》

02

曾经的小董、棒冰姑娘,经过岁月的磨练,走在路上,仍然有人认出我,让我顿生感激,岁月啊,你没有把我遗弃,是不是在年轻时因为卖过冷饮,年龄就冻龄了?几十年后居然有人在马路上认出我了?可要知道,那时候,单位里是没有人愿意去卖棒冰的,认为长期把手伸进冰箱里,手要生关节炎的,搞了不好就是类风湿性关节炎。

但当时,我是单位里最年轻的,还是在学徒中,要听老师傅们的话,就被师傅安排去卖棒冰的。欣喜的是,我没有得关节炎,而是积累了生活的经验,特别是利用工作空闲时间,扑在卖冷饮的冰箱上看完了一本《中国现代成语词典》。

在学徒三年中,我学会了很多技术,最拿手的是数钞票,将钞票夹在左手的中指和无名指中间,用右手的大拇指一张张捻过去,厚厚一叠,那种感觉就如自己是百万富翁,对不起,那时候连万元户还没有产生,人均收入是36元,我学徒的第一年才17.84元,后来逐步加到36元,所以,能捻着厚厚一叠的钞票是什么感觉?而且是店里的一天营业额全都在我手里。

最值得骄傲的是,别人是用左手的大拇指数钞票的,我却是右手,因为,师傅是左撇子,他教我的都是左撇子的方式!

上篇文章中,我要形容人被冻的样子,就拿东北大板作为模子,俗话说拷板不走样,拿东北大板来调侃,更形象点,它的长相和包装就和穿着厚厚冬装的人十分像,主要是还有奶油香味,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里就有一句经典台词:南京路上的风都是香的。

再说,现在茫茫人海中,你知道有多少东北人呢?随着大量东北人才的涌进,东北的文化也在渗透上海,慢慢地被上海人在接受,如二人转、猪肉炖粉条、煎饼、饺子、哈尔滨红肠,包括东北大板,也就是冰淇淋。

带三年级孩子去上海必去的地方(从光明牌到东北大板)(4)

图片来自网络

03

冰淇淋就是我们传统中的冰砖,上海人将它们分为大砖小砖,还有简砖。

顾名思义,大砖就是标准的光明牌冰砖,份量为115克,小砖就份量减半,但外包装都是蓝底红白字的硬板纸,最受人欢迎的是简砖,简砖简砖,就是在包装上简单了,价格也便宜了几分,1角1分一块,但数量有限,质量一样。

带三年级孩子去上海必去的地方(从光明牌到东北大板)(5)

图片来自网络

这个时候,我这个棒冰姑娘就吃香了,因为我有小小的权利,可以把简砖藏起来,卖给需要的人。当然,我先要保障供给发高烧的人,他们持有医生的证明,还有患有扁桃炎的人,他们都需要冰砖。但也有余下的简砖,就可以卖给我喜欢的人。

那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简单也朴素,我卖棒冰的柜台对面住是本地人的人家,那是一排排绞圈房,关于这个称呼,好像是现在流行起来的,那时候,我们就叫本地房,住的人也都是本地人,他们去南京路就叫去上海的,甚至跨过马路从本地房到我这里来买棒冰也称为是到上海了。

后来,我知道,最早这条路是一条河,本地人就住在河对面,他们用河里的水洗衣服和洗澡,后来,河被填了,交通也方便了,再随着大量移民入住,为方便居民生活就在河对面开了各种商店,于是,奇怪的现象出现了,这一排全是商店,对面全是住的人家。

带三年级孩子去上海必去的地方(从光明牌到东北大板)(6)

图片来自网络

但蛮好的,到了吃晚饭的时候,对面人家坐在门口吃饭,他们看着我,我也看着他们,时间长了,就成为了好朋友。

他们知道我有“夏滞”病,到了夏天,饭就吃不下了,他们就会烧粥给我吃。

其中一家姓王的人家,住着兄弟三人,我们分别叫他们为老王、大王、小王,和我最好的是大王,我是看着大王结婚的,也是看着新娘子怎么嫁进王家的,他们生的儿子我都抱过,并为这个儿子开过奶粉的后门,所以,大王的老婆经常送粥给我吃,并会在白粥上放上一只咸鸭蛋、几块干煎咸带鱼,他们知道我是宁波小娘。

理所当然,简砖我就留给他们了。同时,还有在东风肉类厂工作的朋友们,东风肉类厂就是现在的网红点1933,我每次看到朋友在朋友圈发出来的在1933拍的照片,我就暗笑,笑的是我曾经在屠杀场的食堂里搭过伙,食堂里的师傅都是年轻帅气的小伙子,只要我把搪瓷碗放在他们面前,面包、馒头塞满我的碗,还有红烧兔子肉,特别是有种肉是不要钱的,都是屠杀时就地取材,改善职工生活的,我也享受这种待遇,谁叫我是出了名的棒冰姑娘?

带三年级孩子去上海必去的地方(从光明牌到东北大板)(7)

1933老场坊

于是,我就将简砖留给他们,只是可惜了那些年轻的帅哥,他们以为给我面包,我给他们简砖,似乎在传递一种什么意思,可我什么意思也没有,我只是一个卖棒冰的,希望自己在认真工作中,早一点离开这个工作岗位,当年,我并不喜欢这份工作,我一心想当一名记者和作家。后来心想事成。

04

我现在特别怀念做营业员的日子,那是我人生中最值得说起的岁月,是我青春最美好的时候,包括我卖了很多年的棒冰,让我有了一个非常好听的头衔“棒冰姑娘”。但现在,棒冰叫冰棍了,雪糕也不叫了,光明牌冰砖还有多少人在吃?

我是好久没有吃冰砖了。因为,年轻时的工作和冰砖打了多年交道,卖不出去的冷饮就自己吃了,特别是断棒冰,价格也优惠,再加上有夏滞,就把冷饮当饭吃了,吃了多了,胃就出毛病了,后来,医生对我说再也不能吃冷饮了。

带三年级孩子去上海必去的地方(从光明牌到东北大板)(8)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多年前,因为年轻时得下的胃病,听人说喝点酒就会好。于是,我喝点酒,胃果然不痛了,喝了多了,跟着朋友一起喝点冰水,感觉到人很舒服。

于是,我对冷饮有了想吃的欲望。有一次,我在和年轻人聊天时,他们对我说起了钟薜高,我一听这个名字很好听,就问是哪个美女?年轻人告诉我是冰淇淋,啊!是冰淇淋,于是,为了取消与年轻人的代沟,我去买来尝了,一吃味道是不错,有我们小时候吃光明牌冰砖的感觉。

带三年级孩子去上海必去的地方(从光明牌到东北大板)(9)

钟薛高

但我又是一个追求新生事物的人,我在买钟薜高的时候,营业员向我推荐了东北大板,她说这个味道也好,性价比高。

于是,我对东北大板情有独钟,一买就是一大包,而且还推荐给我身边的朋友们一起分享。说真的,人的消费意识都是被人引导的,就如现在的人要背包、用的化妆品、穿的衣服、吃的营养品,都是被指定要什么大牌的,之前没有这些大牌,人们照常背包、穿衣服吃东西,照常是生和死,谁也逃不掉。

作为一个曾经为上海光明牌冰砖工作过的“棒冰姑娘”,居然吃起东北大板了,真的有点对不起上海的老祖宗,但这也不是个人的错,随着各地方的文化涌进上海,你不接受也得接受,因为生活在上海的不是你老上海人独有的,还有很多地方的人,青菜萝卜各自喜欢,谁也没有错。

最后说明一下,这么冷的天在讲冰砖,但我认为没有关系,现在上海,再热的天照样在吃火锅,下雪天吃冰砖也是最近上海人在适应的。环境没有变,居住的人变了。

只是,各地方的生活文化怎么保存,就看你有没有决心不给别人带偏了,带偏了,你再哭也没有用,就如现在的上海小孩,连上海话都听不懂了,更不用说饮食上的改变了。

这一变,再也变不回来了,就是哭爹哭娘也哭不回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