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年,8-9英寸(典型的比如,8、8.8、9、9.2等几种规格)是汽车中控多媒体系统液晶显示屏的主流尺寸(从实际前装搭载量计算)。

但随着座舱智能化及联网娱乐等需求的持续提升,10英寸及以上中控信息娱乐屏、副驾娱乐屏 空调控制屏(包括分体、一体等配置设计)正在成为市场主力。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1-3月中国市场乘用车新车中控多媒体系统搭载10英寸及以上液晶屏上险量达到246.9万辆,占全部中控液晶屏比重首次突破50%大关,达到58.24%。

按照屏数计算,1-3月中控、副驾及空调控制(10英寸及以上,不含液晶仪表、后座娱乐及控制)液晶屏搭载量为257.28万片,同比上年同期增长31.15%。

其中,群创、友达、京东方、深天马、LGD是主要的液晶屏(10英寸及以上)供应商。去年,京东方汽车液晶屏业务受益中国汽车市场整体需求增加,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接近翻倍增长。

作为京东方集团全球车载业务平台,京东方精电2021年汽车显示屏业务实现收入65.09亿港元,同比增长89%,占总收入约84%。目前,该公司在中国前20家汽车制造商显示屏覆盖率已超过30%,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客户的产品覆盖率亦超过30%。

2021年,京东方精电投资25亿元建设京东方成都车载显示基地,预期该项目将于2023年的年初实现一阶段量产,达成后实现年产1440万片车载显示屏。

此外,深天马在4月的公告中透露,将投资330亿元在厦门建设一条8.6代液晶面板线,以车载显示屏为主要目标产品市场之一。同时,继续加大对车载显示市场的投入,提升高附加值产品占比,积极推广车载In-cell和LTPS技术应用。

该公司认为,得益于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汽车的快速普及,每辆车配备了越来越多的显示屏,并不断向大屏化方向发展,车载显示屏大屏化、多屏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已经十分明确。

同时,TCL科技旗下的TCL华星也计划在广州新建一条8.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也是以高附加值的车载显示面板为主要产品。此前,该公司已经与比亚迪达成深度合作。

而在显示屏技术路线上,OLED开始成为下一波汽车显示的市场焦点。

今年初,大陆集团拿到了一份价值约10亿美元的车载OLED显示屏订单,预计2023年开始量产上车。“集成OLED显示屏方案,确保了一流的用户体验,并为汽车制造商提供了差异化和个性化的竞争机会。”

此外,在显示总成提供商方面,德赛西威排名(10英寸及以上中控屏)榜首。此前,该公司发布的2021年度财报显示,大屏化产品业务规模快速提升,显示模组及系统业务营收规模超100%增长,新订单规模再创新高,突破东风日产、小鹏汽车等白点客户。

在品牌车型搭载(以单车为统计口径)方面,比亚迪、长安、吉利排名前三位。

这些车企的不务正业大获好评(10英寸及以上大屏占比首次超五成)(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