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例行记者会上最后对美方说了句:勿谓言之不预。

为啥大家怕勿谓言之不预(勿谓言之不预也)(1)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

为啥大家怕勿谓言之不预(勿谓言之不预也)(2)

勿谓言之不预

“勿谓言之不预也”一语,较早的出处可追溯到康熙年间,徐元文的《含经堂集·申饬盐政札》有:“倘旧习不除,自甘猥下,行私恣便,长弊容奸,廉访得真,即白简从事,勿谓言之不预也。所有申饬事宜开列于后。”康熙帝《训饬士子文》有“勿谓朕言之不预也”之语。意为“以后不要说没有跟你事先说过”,指把话说在前面。这也是中国外交最严重的警告。每次运用都说明了形势严峻,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至今只运用过七次。

第一次是在1949年解放战争期间,国内反动派在侵华日军战俘问题上妥协释放战犯,我们第一次提出“勿谓言之不预也”。

第二次是抗美援朝,周恩来总理警告美国,美军如果越过三八线,中国必将出兵朝鲜。当时的“联合国军”司令麦克阿瑟不听,随后爆发了抗美援朝战争。

第三次是1962年印度在中印边境挑起事端,《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说:“局势是险恶的,后果是严重的,我们要正告印度当局,勿谓言之不预也。”我们先礼后兵,随后我们打了中印反击自卫战。

第四次是1967年前苏联间谍在我国窃取情报,新华社提出警告,结尾就用了“勿谓言之不预也”,随后多次抓捕苏联间谍。1969年珍宝岛反击自卫战爆发。

第五次是1978年《人民日报》的社论也用了这样的警告,随后开始了对越自卫反击战。

第六次是2012年在钓鱼岛问题上,新华社通过微博平台向日本方面发出警告:勿谓言之不预也。

第七次是2018年的中美贸易战,新华社再次发出勿谓言之不预也的警告。

而这次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再次用这句话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佩洛西的这次访台彻底惹恼了14亿中国人民,毛主席说过“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这一次我们要让全世界看看中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团结起来是多么的强大。

为啥大家怕勿谓言之不预(勿谓言之不预也)(3)

伟大领袖毛主席

不要忘记点赞评论加关注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