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字少伯,春秋时期楚国宛地三户人。是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被后人尊称为“商圣”。 春秋时代,各诸侯国问鼎中原时候,在东南沿海有两个蛮夷小国,吴国和越国,越王允常与吴王阖庐常年战争。越王允常死后,传位后代勾践,吴王阖庐听说越王允常死了,就发兵伐越。勾践找了一些死士,到吴国阵前,表演自杀。在吴国军队观看时候,偷袭吴军,吴军大败,吴王阖庐受伤,不久就死了,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夫差,并叮嘱夫差要为自己报仇。此后三年内,夫差日夜练兵,为报仇做准备。越王勾践准备先下手为强,在夫差动手之前先伐吴。

勾践为什么不杀范蠡(范蠡帮助勾践复国成功后)(1)

范蠡为何说出鸟尽弓藏

然而范蠡劝说越王伐吴时机不对,因为吴国没有天灾人祸,越国如果挑衅主动发动战争属于逆天意而不顺人情。勾践不听,败于吴国,囚困于吴国为奴。之后,勾践卧薪尝胆,欲雪前耻。越王请范蠡治理国家,范蠡在帮助越王勾践成功之后,立刻离开了越国。他从齐国写信给文种说:“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鸟尽弓藏的出处正是此,意思就是告知文种,勾践是一个可共患难却不可共享富贵之人,劝其早早离去。文种在收到信后便称病不上朝,但最终仍未逃脱赐死的命运。那么范蠡为何会说出“鸟尽弓藏”这番话语呢?

勾践为什么不杀范蠡(范蠡帮助勾践复国成功后)(2)

范蠡为何说出鸟尽弓藏

首先勾践早年德行不佳,白居易诗说“越国政初荒,越天旱不已”,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国语》、《吴越春秋》为佐证,比如《国语·越语》中勾践回忆自己的早年是:“先人就世,不穀即位。吾年既少,未有恒常,出则禽荒,入则酒荒……”;《吴越春秋》中说:“寡人不慎夭教,无德于民”、“孤不能承前君之制,修德自守”。大约范蠡心里清楚那个富贵时荒唐的君王才是勾践的本来面目,贫贱时的忍辱负重,只是‘非常态’而已。

勾践为什么不杀范蠡(范蠡帮助勾践复国成功后)(3)

范蠡为何说出鸟尽弓藏

其次勾践有亲近小人,不敬大臣的举动。越语说勾践即位三年就想着伐吴,范蠡苦劝他说时机不成,然而勾践的反应是“王弗听”、“果兴师而伐吴,战于五湖,不胜,栖于会稽。”又有记载,道勾践宠幸一位名叫石买的大夫,听信他的话而疏远范蠡,连文种也为忍不住为范蠡力争。对于文种,勾践早年大约也是不够尊敬的,不然文种不会在他战败时指责他道:“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骨子里刚愎自用,根本不听这一班贤臣的意见,等到打了败仗了,又拉得下脸皮来求他们为自己收拾残局。这种前倨后恭的态度,文种是老实人,并不在意,但精明的范蠡则是暗记于心了。

勾践为什么不杀范蠡(范蠡帮助勾践复国成功后)(4)

范蠡为何说出鸟尽弓藏

其三勾践有忘恩记仇的品质,虽然这一点没有直接证据,但可以从范蠡的话中猜出一点影子来,他向勾践辞别时说:“臣闻之,为人臣者,君忧臣劳,君辱臣死。昔者君王辱于会稽,臣所以不死者,为此事也。今事已济矣,蠡请从会稽之罚。”这话的隐义似乎是勾践将‘会稽之辱’归在一干‘人臣’身上,范蠡自己提出,就是要功过相抵,全身而退。而勾践听后还提出与范蠡‘分国’的话语,自古以来哪有人臣和君王平起平坐的道理,这完全是勾践疑心病发作的试探。

勾践为什么不杀范蠡(范蠡帮助勾践复国成功后)(5)

范蠡为何说出鸟尽弓藏

当然许多人从范蠡写给文种的信中,都认为范蠡此举是从勾践面相所看出来的,这个理由现在看来荒唐,但也是范蠡原话中顺理成章能推出来的一点。他的全话是:“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我们不清楚在当时的面相家看来,‘长颈鸟喙’代表着什么,但一定是不够好的面相。正如秦始皇是‘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与勾践很有相似之处,且历史证明,他们后来的行事也同样刻薄寡恩——面相之说,今天看来当然无稽,但在古代迷信的氛围中,不仅范蠡尉缭会深信,就是勾践、嬴政本人也难免不去‘自我应验’。

勾践为什么不杀范蠡(范蠡帮助勾践复国成功后)(6)

范蠡为何说出鸟尽弓藏

自古以来,君臣之间,能共患难的多,共富贵的少,这也是为人臣子的一种悲哀。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