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作者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小说家,被喻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他一生创作了许多作品,其中的《欧也妮葛朗台》是他的一部强有力的代表作,这个故事主要发生在法国的索寞城,以欧也妮的爱情和悲剧的婚姻为中心事件,以葛朗台的家庭生活和剥削活动为主线,深刻的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虚伪贪婪,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和人与人之间冷酷无情的金钱关系刻画的淋漓尽致,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欧也妮葛朗台主要人物分析?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欧也妮葛朗台主要人物分析(来和我读本书吧)

欧也妮葛朗台主要人物分析

文章作者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小说家,被喻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他一生创作了许多作品,其中的《欧也妮葛朗台》是他的一部强有力的代表作,这个故事主要发生在法国的索寞城,以欧也妮的爱情和悲剧的婚姻为中心事件,以葛朗台的家庭生活和剥削活动为主线,深刻的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虚伪贪婪,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和人与人之间冷酷无情的金钱关系刻画的淋漓尽致。

《欧也妮葛朗台》这部小说成功地塑造了葛朗台这一典型的吝啬鬼形象,“五短身材,横里宽,圆圆的脸乌亮亮,冷静的目光好像要吃人”,文章中的描写将这个贪婪吝啬的老头形象的刻画出来。他是一个狡猾出色的商人,在1789年资产阶级革命的时候通过自己的职权和手段很廉价的购买了一片葡萄园,这也为他日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后来,他接连得到三笔遗产,成为了当地最富有的人,他的金钱也为他赢得了声誉,这个怪异的老头却是个正儿八经的铁公鸡,在他的眼里金钱甚至比他的命还重要,尽管他拥有数不清的财富,但他依旧住在一所灰暗阴森、好像是寂无一人的老房子里,一年四季吃的都是蔬菜,肉都眼巴巴的等着佃户来送,每一顿饭的面包、食物、每天要点的蜡烛,他都要亲自过目分发,一点儿也不能多,甚至规定了具体的烧暖炉的时间以及点蜡烛的时间,吝啬似乎已经成了葛朗台的一种标签,当葛朗台看到查理给欧也妮的梳妆盒时,“老头子身子一纵,扑上梳妆盒,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这里的描写将葛朗台对金钱的渴望刻画的形象生动,他不去关心一个即将失去母亲的孩子,反而一刻不停的算计着自己的利益,当她的妻子面临着死亡,他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要花很多钱吧,简直是可笑讽刺到了极点,作者不仅将资本家的冷酷无情刻画出来,更着重表现出了金钱至上的思想道德观念,在他妻子死后的第二天,葛朗台变成了一个“慈父”,“他扶欧也妮下楼吃饭,一连几个小时望着她,目光几乎是慈祥的,总之,他像望着一堆金子那样地望着她。”这里所做的一切不过是葛朗台想要女儿放弃继承遗产的手段,他像一条毒蛇一样,将金钱视为猎物,盯得死死的,紧紧的,时刻准备张开血盆大口,吞噬所有的一切。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葛朗台即将去世时,“当教父把十字架送到他唇边,让他亲吻基督的圣像,他却做一个可怕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而他给欧也妮的最后一句话是“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最后对于葛朗台的描写如同画龙点睛一般,将一个虚伪贪婪,聚敛守财的资本家形象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这部小说中所描绘的金钱社会,让我们深切的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冷酷无情,但令我惊叹的是,葛朗台和他的女儿欧也妮却截然不同,一个爱财如命,一个视金钱如粪土,生在那样的社会,却能出淤泥而不染,她可以说是这部小说中最为善良纯洁的人了。

作者对于欧也妮的描写也是怀有着同情与赞美,因为父亲的吝啬贪婪心狠手辣,她的生活昏暗无比,对于她来说,生活中唯一的那些光亮来自于她与查理的爱情,但是处于一个资本主义社会,欧也妮的爱情终究是没有回报的,当查理走投无路时,欧也妮潜意识里的温柔、怜悯,全被激发出来,她毫不犹豫的将自己的积蓄都给了他,支持他去印度闯荡,自己则苦苦等待终日思念,面对父亲的逼迫,她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来守护那所谓的定情信物,但到头来,等待着她的却是负心与背叛,在海外发了财的查理无情的抛弃了欧也妮,与一个伯爵家的女儿定了亲,善良的欧也妮没有憎恨查理,反而用自己的遗产替查理还了父债,保全也成全了查理。尽管欧也妮生活在这个没有人性,没有温暖的世界里,但她始终没有丧失最初的善良纯真,在她继承葛朗台的遗产后,她把钱都用在了慈善机构和教育上,这一鲜明的对比,也让读者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光亮。

一部小说,一种人生。巴尔扎克通过一种黑色幽默的方式,对这部小说中的人物进行了丰富细致的刻画,向我们揭示了资产阶级冷酷无情的贪婪本性,可以说是法国资产阶级在那一时期最真实的写照。也希望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你们也能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