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青青

编辑/青青


现在不少家长都尊崇着"笨鸟先飞"和"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的教育原则,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会提前教孩子读书学习,但是过早的教育对孩子真的有好处吗?"格赛尔双生子爬塔实验"证明:未必。

简述格塞尔双生子爬梯实验(格赛尔双生子爬塔实验)(1)

一、什么是"格赛尔双生子爬塔实验"?

"格赛尔双生子爬塔实验"是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做的关于儿童学前教育的实验,测试对象为一对同卵双胞胎,一个从46周开始每天进行十分钟的爬楼梯训练,一个则是从52周开始才进行同样的训练。

到了训练的第二周,晚训练的孩子确实爬得比早训练的孩子慢。但是再接着训练了几周后,只练习了两周的孩子爬得比训练了八周的孩子还快一点。研究结果表明孩子也是有发展黄金期的,过早教育并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简述格塞尔双生子爬梯实验(格赛尔双生子爬塔实验)(2)

而这个实验就证明了教育一定要结合孩子的实际发展水平,对孩子的教育不要操之过急,在孩子还没形成完整的认知能力之前,不要拔苗助长,在孩子合适的时间段再配合相对应的学习,才可以事半功倍。过早对孩子进行教育,只会弊大于利。

二、"过早教育"会对孩子造成哪些不良影响?

影响1:学习欲望不强

过早学习看起来拥有着先天优势,但是时间一长就会显示出弊端。有的家长为了能让孩子优于同龄人,过早的就给孩子学习以后的知识。刚开始孩子的成绩是会很好,那么渐渐的孩子就会有轻视同学,觉得自己不听课也能获得优秀的现象。这类习惯养成之后,到了高年级孩子就会出现学习吃力,功课跟不上其他同学的现象。

简述格塞尔双生子爬梯实验(格赛尔双生子爬塔实验)(3)

影响2: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是在玩耍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在玩耍的时候孩子的思维不受任何的束缚。无论是益智类玩具也好,还是室外游戏也罢,孩子都可以在玩耍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会玩的孩子他的世界是天马行空的,而提早接受教育的孩子,他的思维和想象会被书本中的条条框框所限制,无法形成跳脱的思维。

简述格塞尔双生子爬梯实验(格赛尔双生子爬塔实验)(4)

影响3:孩子易形成不好的学习习惯

过早学习书本知识的孩子心理通常都会有一种优越感,认为自己已经什么都会了,听不听老师讲课都无所谓,反正自己已经都会了。于是他们就会在课堂上走神或者做一些小动作来缓解自己无聊的情绪,而这个阶段正是在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阶段,孩子上课不认真听讲,做小动作,非常不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简述格塞尔双生子爬梯实验(格赛尔双生子爬塔实验)(5)

影响4:违背了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

孩子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每个年龄段都有着其自身的发展条件。尤其是年纪比较小的时候,是想象力发展的巅峰时期。孩子的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都可以在玩耍中得到培养,孩子在玩耍中得到了快乐,同时也符合了身心发展规律。历史上也有"超前教育"的天才例子,比如方仲永,自幼天资聪颖最后也只不过是"泯然众人矣"。

简述格塞尔双生子爬梯实验(格赛尔双生子爬塔实验)(6)

教育孩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孩子发展是有其自身的规律存在的。家长可以适当培养孩子的兴趣,但是不要把孩子当作比较的工具而给孩子施压。

三、那么真正的教育应该教给孩子一些什么呢?

1、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良好习惯的培养对每一个人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说是幼儿教育的最重要任务。包括正确的生活作息以及文明习惯,相关的尊重规则和学习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在早期养成了正确的行为习惯,对于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是有帮助的。

简述格塞尔双生子爬梯实验(格赛尔双生子爬塔实验)(7)

2、学会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中国式父母"通常都存在一个现象,都是恨不得帮孩子把能做的事情都做了,凡事都会以孩子太小为借口,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孩子上了小学还什么都不会。有的甚至上了中学还不会管理时间,收拾东西也是丢三落四。其实在孩子的幼儿时期,父母就可以教会孩子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这样也更好地培养孩子自律、独立的性格。

简述格塞尔双生子爬梯实验(格赛尔双生子爬塔实验)(8)

3、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每个孩子对于不同事物的喜好度和好奇心是不一样的,在幼儿时期,怎么培养起孩子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才是应该父母应该研究的课题。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选择相适应的兴趣班,不要过度教育,这样反而会使孩子失去学习兴趣。

简述格塞尔双生子爬梯实验(格赛尔双生子爬塔实验)(9)

让孩子提早学习是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可是父母往往忽略了过程中是否会存在方向跑偏的问题。凡是孩子自己能够探索的,都应该让他自己去想象,这样的才是进到脑子里的真知识。


(本文内容皆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