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教授给孩子的逻辑思考课(风靡欧洲的哲学家小孩)(1)

妈妈,为什么我们会死?

我们怎么知道狗不会思考?

我要怎么确定自己做的是对的呢?

所有人都有时间,但你为什么总说自己没时间?

……

每一个为人父母者,或是成年人,总会在某个时刻被身边的小朋友们问到诸如此类的问题。

而当下的不知所措让我们忘了曾经的自己,在儿童时期也总喜欢问这些天马行空的问题…… 只是随着年龄渐长,我们不记得了当时的自己曾问过这些问题,更不记得当时的自己是否从自己的爸妈或长辈那里获得过答案……

大抵,应该是没有的吧?要不然也不至于现在回答不上来了,是吧?

那么,面对这样的问题和窘况,我们该从哪里寻找突破的出口呢?

最近在读的《哲学家小孩》一书,作者是就职于西班牙公认的最具创新性的教学中心——巴塞罗那萨达科学校,担任哲学与社会科学教师及人文系主任的约尔迪·诺曼(Jordi Nomen)。

哲学教授给孩子的逻辑思考课(风靡欧洲的哲学家小孩)(2)

他在书里对这种情况的解释是,孩子们需要理解世界,而他们的天真和阅读量的缺乏让他们只能努力通过提问来获得答案。

在他们的每一个问题里,都存在着各种谜题和魔法,不仅仅是上面所列举出来的问题,甚至还有「世界为何如此」、「世界为什么是世界」等这些即便是我们成年人终其一生也未必能想明白的问题。

可是,想明白就不用回答了吗?

诚然,绝大多数父母下意识都会回避这样三言两语难以说清的问题,用一句轻描淡写的「现在和你们说也不懂,等你们长大后就明白了」,随随便便就打发了孩子们的问题;更有甚者会直接回复「你这个小孩,整日里怎么净问些奇奇怪怪的问题?」……

又或许有部分肯用心正视孩子们问题的父母,但通常也都倾向于直接给出一个答案,「简单粗暴」地就关上了孩子们的好奇心之门。

但不论是哪一种,当孩子们逐渐发现成年人对自己的无知毫不在意后,慢慢地,他们的好奇心也会被追求「睿智」的面纱所阻挡。如本书作者所言,丧失好奇心成了长大的筹码。

哲学教授给孩子的逻辑思考课(风靡欧洲的哲学家小孩)(3)

与此类似地,还有对孩子们创造力的扼杀。

作者在书里讲了个刚开始上小学的小男孩的故事。

在一次画画课上,小男孩兴高采烈地拿出自己的颜料盒,开始画他喜欢的狮子、鲨鱼、小鸡、奶牛等动物。可是,老师说,「等一下!还没让你们画呢。

等到所有小朋友都放下画笔后,老师才接着说,「好,我们现在来画花朵。

于是,小男孩改画花朵,他用粉色、橘色和蓝色的颜料画了几朵美丽的鲜艳花朵。可是,老师又说,「等一下!我来教你们怎么画。

说完,老师画了一朵红花,并配上了绿叶。「好了,现在大家可以开始画了。

小男孩看了看老师画的花,再看看自己画的,虽然他更喜欢自己的作品,但他什么都没说,默默地跟着画了一朵红花配绿叶。

在后来的用黏土做手工的课堂上,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很快地,小男孩就学会了凡事都等着先看老师怎么做,然后再照着做…… 他,再也不会独自动手了

哲学教授给孩子的逻辑思考课(风靡欧洲的哲学家小孩)(4)

相信读到这里的你们,会和我有着同样的郁闷情绪——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创造力的萌芽,就这样被无形地扼杀在「标准示范」里。

回到现实里,我们也总会听到这样的声音:「学校布置的手工作业,根本不是给孩子的,而是给父母的。」「我家孩子做出来的东西,真是拿不出手啊。我怕直接交给老师,会被老师骂…… 」

为什么会这样?难道手工作业不正是为了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思维而开设的吗?

嗯,想来能问出这样问题的人都是如我这般,要么是没多少为人父母的经验,要么就是对学校的素质教育过于信任了。

事实是,当孩子们兴高采烈地拿着自己动手做的手工作品去学校的时候,却看到别人家在父母帮忙下完成的手工,那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的差别,再加上学校老师「唯颜值论」的加持,直接造成孩子们心理上的强大落差——那可是有如瀑布般的失落感,直接就秒杀了他们的创造力。

此刻,身为成年人的我们,在感慨自己没有创造力的时候,可曾想到我们的创造力是如何不见了的?可曾留意到,此刻的我们,是否也在无形中「扼杀」着孩子们的创意呢?

哲学教授给孩子的逻辑思考课(风靡欧洲的哲学家小孩)(5)

生命的原初,孩子们带着一颗永不满足的好奇之心来到人世间,他们对目之所及的每一个事物,既有因陌生而导致的恐惧之心,更有因好奇而生的探索之意;他们通过提问来探索世界,获得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创造性思维.....

哲学教授给孩子的逻辑思考课(风靡欧洲的哲学家小孩)(6)

这些能力,用本书作者的话来说,都属于哲学品质。而他对「哲学家小孩」的定义则是:

哲学家小孩并不是特指一种职业属性,而是一种可能性,是利用各种对成长而言不可或缺的品质,在孩子们身上激发一种新的视野,为他们打开一扇与众不同的窗去观察世界,这就是哲学的目光。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可以通过对一些品质的刻意培养,来激发孩子们观察世界的新视野。这些品质散见于本书作者悉心选出的12位哲学家的理念里:

假如我们可以与柏拉图交谈,并听他解释关于爱的完美理念;又或者与亚里士多德谈论美德,与伊壁鸠鲁谈论享乐;与塞涅卡谈论心灵的平静;与阿奎那谈论信仰和理性;与莫尔谈论乌托邦;与蒙田谈论友谊;与笛卡尔谈论方法;与斯宾诺莎谈论快乐;与卢梭谈论幸福;与莱布尼茨谈论理性主义;与尼采谈论酒神精神;与但丁谈论地狱;与希帕提娅谈论星辰……那该有多奇妙啊!

哲学教授给孩子的逻辑思考课(风靡欧洲的哲学家小孩)(7)

或许你会和我一样,一眼就被这些哲学大家的名字和理念给吓到了。开玩笑,作为成年人的我们,都未必能读明白这些哲学家的理念,又如何来引导孩子们的哲学思考呢?

显然,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约尔迪·诺曼早就考虑到这个问题了,所以他才特意撰写了这本《哲学家小孩》,旨在让家长们能更深入了解哲学教育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更是极为有心地设置了「阅读哲学故事、参与对话、游戏设置、艺术指导和动手实践」等几个部分,让家长们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引导和培养孩子们的批判力、创造力、独立思考能力、勇敢面对生活的能力,以及敢于承担的责任心……

哲学教授给孩子的逻辑思考课(风靡欧洲的哲学家小孩)(8)

写在最后:

让我们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面对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提问时,我们该如何应对?

本书作者的建议是,或许我们可以拿他们的问题去反问他们:「那你呢,你为什么会觉得是这样?你为什么认为会发生这样的事?」

诚然,以我们成年人的思维模式,会下意识地想反驳,这样反问孩子们根本没什么用,他们怎么会有答案?

但事实是,我们从来都是低估了孩子们。他们对问题的思考角度和逻辑推理,总会让我们大吃一惊。

有时候我们以为孩子们的问题是问 A,但事实上孩子们关心的可能是 B。所以,下一次,当父母长辈们听到孩子们的天马行空的问题时,请先别急着给答案,更不要急于对问题下判断,我们不妨先反问之,听听看孩子们的答案,看看他们到底在问的是什么,在探索的是什么……

在古希腊神话里,普罗米修斯盗火,是为了给人类带来光明。从此,「火种」有了一个象征意义——点燃人类的智慧。

希望,我们每一个成年人,也都能用心点亮孩子们「哲学思维」的火种,引导孩子们像哲学家一样思考。

哲学教授给孩子的逻辑思考课(风靡欧洲的哲学家小孩)(9)

「部分图源网络,侵删」

-END-

我是@楚汐思读绘,感谢阅读,期待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