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牌:何满子又名《河满子》,分平韵、仄韵两体,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10种填词的方法?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10种填词的方法(教你学填词35)

10种填词的方法

词牌:何满子

又名《河满子》,分平韵、仄韵两体。

此调原为唐教坊曲。据传,唐玄宗开元年间,何满子是沧州的歌者,临刑前进此曲以赎死,竟不得免,后人便以此人姓名作词调名并传其曲。故《乐府诗集》引白居易诗云:“世传满子是人名,临就刑时曲始成。一曲四词歌八迭,从头便是断肠声。”

该词初为单调六句,每句六字,共三十六字,一、三、五句收仄声,二、四、六句叶平韵。

后第三句变为七字,又增成双叠,宋人多用之。双调,七十四字,上下片同,各六句三平韵。另有变体,稍异。

仄韵体只见毛滂一首。

词谱:五体

A 三十六字

(仄)仄平平仄仄(注),(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注),(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注),(平)平(仄)仄平平‖

注:此三处亦可用:(平)仄(仄)平平仄。

词例: 和凝(后唐):河满子

写得鱼笺无限,其如花锁春辉!目断巫山云雨,空教残梦依依!却爱薰香小鸭,羡他长在屏帏。

毛文锡(唐):何满子

红粉楼前月照,碧纱窗外莺啼。梦断辽阳音信,那堪独守空闺。恨对百花时节,王孙绿草萋萋。

B 三十七字

A式第三句(仄)仄(平)平仄仄改为(仄)仄(平)平平仄仄。

词例: 和凝(后唐):河满子

正是破瓜年纪,含情惯得人饶。桃李精神鹦鹉舌,可堪虚度良宵。却爱蓝罗裙子,羡他长束纤腰。

孙光宪(唐):何满子

冠剑不随君去,江河还共恩深。歌袖半遮眉黛惨,泪珠旋滴衣襟。惆怅云愁雨怨,断魂何处相寻。

C 七十四字

(仄)仄平平仄仄(注),(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或:(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注),(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注),(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或:(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注),(平)平(仄)仄平平‖

注:此四处亦可用:(平)仄(仄)平平仄。

词例: 毛熙震(宋):河满子

寂寞芳菲暗度,岁华如箭堪惊。缅想旧欢多少事,转添春思难平。曲槛丝垂金柳,小窗弦断银筝。

深院空闻燕语,满园闲落花轻。一片相思休不得,忍教长日愁生!谁见夕阳孤梦?觉来无限伤情。

杜安世(宋):河满子

柳嫩不禁摇动,梅残尽任飘零。雨馀天气来深院,向阳纤草重青。寂寞小桃初绽,两三枝上红英。

又见云中归雁,嗈嗈断续和鸣。年年依旧无情绪,镇长冷落银屏。不语闲寻往事,微风频动帘旌。

D 七十三字

C式第三句(仄)仄(平)平平仄仄改为(仄)仄平平仄仄[或:(平)仄(仄)平平仄]。

词例: 尹鹗(唐):何满子

云雨常陪胜会,笙歌惯逐闲游。锦里风光应占,玉鞭金勒骅骝。戴月潜穿深曲,和香醉脱轻裘。

方喜正同鸳帐,又言将往皇州。每忆良宵公子伴,梦魂长挂红楼。欲表伤离情味,丁香结在心头。

E 七十四字 仄韵体

(仄)仄平平仄仄(注)‖(仄)仄(平)平仄仄[或:(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注)‖

(仄)仄平平仄仄(注)‖(仄)仄(平)平仄仄[或:(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注)‖

注:此四处亦可用:(仄)仄平平平仄。

词例: 毛滂(宋):河满子 夏曲

急雨初收珠点。云峰巉绝天半。辘轳金井卷甘冽,帘外翠阴遮遍。波翻水精重帘,秋在琉璃双簟。

漏永流花缓缓。未放崦嵫晼晚。红荷绿芰暮天好,小宴水亭风馆。云乱香喷宝鸭,月冷钗横玉燕。

注1: 词谱中(平)或(仄)指括弧内字可用平声字亦可用仄声字,但以所标字为正例。

注2: 词谱中双竖号之前字均为韵脚,须叶韵。

注3: 古人词中有些字与我们现在发音有别,对这些字须依词韵来确定,而不能简单疑为古人用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