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哪一个世界,哪一本神话小说中,预言术或者说未卜先知术都是最厉害的法术。当人家可以预知未来时,你的一切手段都将是浮云。

在《西游记》中,有三个人展现了未卜先知的神通。那么,为何天上地下只有这三个人能未卜先知呢?其中真相究竟如何?

西游记里面的乌巢禅师是什么结局(西游菩提祖师乌巢禅师与袁守诚为何能未卜先知)(1)

其一、菩提老祖。

孙悟空学成离去之时,菩提老祖交待道:“你这去,定生不良。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之!”

孙悟空尚在三星洞中,菩提老祖就料定孙悟空离开之后定会不安分,定会惹出大祸。为了撇清自己,菩提老祖要求孙悟空不得说是自己的徒弟。如果孙悟空说出,就要把孙悟空弄死。

其二、乌巢禅师。

唐僧师徒路过浮屠山时,遇上一位乌巢禅师。临别时,这位乌巢禅师送给唐僧一首诗,其中暗藏取经路上种种劫难:

千山千水深,多瘴多魔处。若遇接天崖,放心休恐怖。

行来摩耳岩,侧着脚踪步。仔细黑松林,妖狐多截路。

精灵满国城,魔主盈山住。老虎坐琴堂,苍狼为主簿。

狮象尽称王,虎豹皆作御。野猪挑担子,水怪前头遇。

多年老石猴,那里怀嗔怒。你问那相识,他知西去路。

乍一看,好像这个乌巢禅师好厉害!竟然能够知道取经路线图!其实,细细想来根本就不算啥。

在取经路上,类似乌巢禅师这种忽然冒出来告诉唐僧前方有何灾难,务必小心的人挺多。这种人其实都是佛派高层,或者是天庭中支持取经行动的神仙。

早在长安城中,观音菩萨就化身癞头和尚,指点唐僧西行取经;

唐僧离开长安来到两界山被寅将军抓捕,忽然出现一个老汉救了唐僧,并留下一首诗歌,告诉唐僧前方不远有一个石猴,能帮助唐僧西去。那老汉其实是太白金星化身;

唐僧师徒快到平顶山时,忽然跳出来一个樵夫告诉唐僧前路凶险,结果孙悟空施展火眼金睛一看,对方原来是值日功曹。

在狮驼岭前,有一老汉来提醒唐僧,预言前路凶险,并暗示妖魔与灵山关系亲密。结果那人是太白金星化身。

灭法国前,唐僧师徒忽然遇上一个带着孩子的老妈妈,老妈妈告诉唐僧,灭法国王很凶狠,要小心应对。结果那老妈妈其实是观音菩萨变的。

同理,此处能预言取经凶险的乌巢禅师,其实也是某人变的。

在老叶看来,这乌巢禅师乃是燃灯古佛化身。乌巢传授的《多心经》乃是佛门无上大法,燃灯古佛乃佛教前任佛祖,早就知晓取经行动内幕。弥勒在取经路上都已经出手,燃灯古佛不可能毫无动静。

因此说,乌巢禅师能预言取经未来根本不算啥,因为“八十一难皆是局”,乌巢不过是早早看到了计划书罢了。

西游记里面的乌巢禅师是什么结局(西游菩提祖师乌巢禅师与袁守诚为何能未卜先知)(2)

其三袁守诚。

凡人相师袁守城曾预言泾河龙王将于某日接到玉帝圣旨,并且将在某时某地降雨多少。结果,泾河龙王接到圣旨,发现分毫不差。

若是说袁守诚能预言一二凡人行动,或许有可能。毕竟凡人的圈子很小,能影响的因素也很少。玉皇大帝乃万仙之主,他的一举一动可以影响到整个三界。袁守诚有何德能,竟然能预测玉帝行动?

其实,袁守城乃是观音菩萨化身,他之所以要激怒泾河龙王,是为了取经布局。

在袁守诚故事出现前,原著就已经写到观音菩萨奉了如来命令来长安城找寻取经人。

然后才有唐僧出世,泾河龙王被杀种种事情。

正因为泾河龙王被魏征杀死,于是龙王怨恨上了唐太宗(不守约定),将唐太宗告上幽冥。阎罗请唐太宗到地狱一游,把唐太宗吓得半死。结果醒来之后,唐太宗就大搞法事,超度亡魂。

于是,观音菩萨化身癞头和尚来提醒唐太宗,唐朝流行的小乘佛法无用,必须去西天求取大乘佛法方才能超度亡魂。

因此,唐太宗才派遣唐僧前往西天取经。

之所以袁守诚能预言玉帝圣旨,只因玉皇大帝早就答应了如来佛祖、观音菩萨,大力支持取经行动。

取经路上,孙悟空为何能“叫天天应,叫地地灵”,三界各方人马都来救唐僧,是因为孙悟空面子大?根本不是。

在平顶山故事中就提到,是观音菩萨向玉帝求告,玉帝方才批准众仙支持取经!

没有玉皇大帝的支持,孙悟空根本借不到兵!

至于袁守诚,本是观音变化,而玉帝的敕命早就在她手中,自然能预言下雨点数!

许多隐秘乍一看好神奇,戳穿了就是那么一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