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对越自卫还击战回忆录《血色记忆》第5集,作者:参战老兵周强(以第一人称为13军39师115团参战老兵张敏撰写),共产党员,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北和镇斗六村人。1978年3月7日入伍,陆军42军124师372团通信连战士,1979年4月17日调往广西军区边防5师15团通信连任副班长、班长。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中荣立三等功一次。1982年2月退伍。主要作品:对越自卫还击战回忆录系列《塞上曲》《浴血28天》《浸血绷带》《铁血军魂》《血色记忆》《舔血刀锋》等。

对越作战侦察兵捕俘记录(对越作战老兵回忆)(1)

上篇文章说到,1979年2月17日,13军部队偷渡红河,杀进越南境内。有读者问,作者周强是42军的,他怎么会以第一人称写13军参战老兵张敏的对越作战回忆录?

事情是这样的。2019年是对越自卫还击战40周年,笔者写了回忆录《浴血28天》以作纪念。此回忆录在战友和朋友之间流传。张敏战友看到书后,我们就联系上了。浓浓的战友情,很快我俩就成为了知心的朋友。

大家都知道当兵的人都有一种情结,不管之前你认识不认识,是不是同一个部队,它不囿于时空的限制,只要都说当过兵的人都会成为朋友,因为我们生命里都有一段当兵的岁月。战友情是军旅生活的永久回忆,是永远也割舍不掉的一种情怀。

2019年“八一”建军节,张敏邀请笔者参加39师115团在广东省英德市的战友聚会,由于交通的问题,笔者从深圳过去已经是中午12时多了。但是100多个从未谋面且非常陌生的115团等兄弟部队战友,却面对着一席席美味佳肴,一杯杯浓香的美酒却没有人动。只为等笔者一人到来才开席。

当笔者到达的时候,邓天平等英德籍战友个个满脸笑容,手捧美酒热情迎接,顿时令我受宠若惊,感动不已,热泪盈眶。

笔者就这样认识了115团的战友。

在举杯换盏酒过三巡之后,他们向笔者介绍了张敏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不管伤员是自己的部队还是兄弟的部队,他只要看见都会不顾个人安危在第一时间上去。特别是张敏因在抢救战友过程中脑颅负伤,而患上了严重的战争后遗症,现在整天被折磨得生不如死。正是这个原因,所以我想了解、整理、撰写、宣传他的英雄事迹,便产生找他聊一聊的强烈愿望。

下面是正文。

对越作战侦察兵捕俘记录(对越作战老兵回忆)(2)

当我们连前进到248高地的山脚时,突然听到前面传来机枪声,前进受阻,连长王云元立即命令我们卧倒,停止前进,原地待命!

原来1营攻击前进时只是对山头两边敌人进行攻击,而没有对248高地上的残敌进行完全清剿。因此,盘踞在248高地北侧之敌依托残存的火力点,负隅顽抗,继续威胁我后续进攻部队的安全。

此时,团前指与2营一起,随着1营后面跟进,我3营随后跟进。现在,如果要向前不断地推进的话,眼下这个狭窄的山脊就是唯一的通道,狡猾的越军肯定在这个易守难攻、角度极刁的地形位置设置火力点,企图封锁我军继续攻击前进的道路。

前面战况紧急,这里前进又受阻。2营4连遭受越军暗堡火力压制,已经伤亡了5名战士。

这时,副团长兼参谋长刘云华心里十分着急,立即带着作训参谋卢秀凯、工兵参谋刘光荣来到前沿阵地察看。他仔细观察后就命令用40火箭筒和82无后坐力炮向越军暗堡攻击,由于地堡土质松软,虽然击中了敌人的火力点,但不爆炸。这时,2营的一个战士手拿爆破筒匍匐前进向暗堡靠近,“哒、哒、哒”敌人一个长点射就把这个战士给打倒。不到1分钟,又一名战士勇敢地拿起爆破筒冲向暗堡,在离暗堡不足19米处又被敌人击中倒下了。

此时,刘云华的心中怒火燃烧。他忍无可忍立即从身边的战土手中拿过两根爆破筒向越军的暗堡前进,他跑跑停停,充分利用地形地物,不时地躲着越军的射击,很快通过越军的火力封锁,到了暗堡旁边,拉开爆破筒导火索,快速把两根爆破筒从暗堡枪眼塞进。随着“轰”的一声巨响,一团浓烟滚滚而起,越军的火力点终于被摧毁了。

对越作战侦察兵捕俘记录(对越作战老兵回忆)(3)

越军阵地

副团长兼参谋长刘云华个子不算高,但挺直的身板、敏捷的身手、深邃的目光,脸上常常挂着睿智的笑容,天生就是一副将军相。尤其被大家称道的是他娴熟的参谋业务和精湛的单兵战术,一直到班、排、连、营、团战术都精深卓越。特别被大家传成奇神,也许有点过于神化,关于他的抵近射击的传说,据说他对数十米处目标抵近射击根本不用瞄准,只是双手在胸前端枪背对目标双脚原地起跳转身,一扣扳机就能击中靶心。也许正是这些平时大家传闻背后的军事素质铸就了刘参谋长过硬的身手,才使他亲持爆破筒炸暗堡的壮举。因此,刘云华荣立“二等战功”。

像刘云华副团长这样的多才多艺、文武兼备、英勇善战的首长也是我军不可多得的将才!战后,他先后任115团团长、39师参谋长、38师师长、内江军分区司令员,现已卸任退休。

2012年,7连在四川内江召开首届战友联谊会时,参谋长刘云华莅临和我们欢聚一堂,并单独与我合影留念……

敌人的暗堡被炸毁后,7连继续搜索前进。

上午9时左右,雾散了,一座座山峰呈墨蓝色。我们来到了一个无名高地上,高地的另外一边十分陡峭,长满了灌木和茅草。即使前面的部队已经将这里进行搜索清理,可当我们到达后,照样也会对这样复杂的地形地貌进行搜索。“哒哒哒……”一阵阵枪声响后,只见灌木丛里的树木杂草被子弹打得东倒西歪,残枝碎叶四处横飞。

对越作战侦察兵捕俘记录(对越作战老兵回忆)(4)

突然,在茂密的草丛中有两个身影在晃动,并不断地用越南语高声呼喊着,但是我们听不懂他们说什么。

这时候,大家都停止了射击,随队而来的越语翻译,就用越语大声地喊着“诺布松空叶”(缴枪不杀)“热呆连” (举起手来)“牙德依”(出来)。

原来是两个越南兵,一男一女。他俩刚才是藏在草丛的一条小沟里。我们的一阵乱枪,他俩自以为是被我们发现了,所以就出来投降。

我想这两个越南兵命也真够大的了,我们这么密集的子弹都没把他们打到。

因为战情紧急,连长王云元就命令我和李兴科两个人负责看管越军俘虏。

我看到这两个浑身发抖的越军俘虏,真的想一枪把他们干掉。这时我想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中规定不虐待俘虏,就强忍着没有扣动扳机结束他们的生命,只是用仇恨锐利的目光瞪了他们几眼,并用强硬的手势示意他们跪下。两个越军俘虏看到我这个手势,以为我要枪毙他们,所以吓坏了,瘫在地上半天动不动,吓得屎尿齐流,把裤子浸湿了一大片。

等后面的部队到来就移交给他们。然后,连长就带着部队继续往前开进,不久大部队上来了,我们就把这俘虏交给了收容队。

对越作战侦察兵捕俘记录(对越作战老兵回忆)(5)

一个小时后,我们跟上连队来到248高地山顶上,那用血与火伴生而成的硝烟,浓得呛人,一片片被烧焦的黄土地还冒着黑烟。只见被我军彻底摧毁的敌工事、暗堡里,横七竖八地倒着一具具越军的尸体,战壕两边的树枝草丛里洒落着被炮弹炸碎的越军骨肉和内脏,可以想象得出刚才这里的战斗是多么残酷和激烈。我看着一具具血肉模糊的尸体,甚至烧为焦炭的尸体。刚才那个拿枪指着越军俘虏,意气风发的我不见了。我不自觉地浑身发抖起来,感觉两条腿都软了,无法走路。只有在这个时刻我才感觉到自己是真的来到了一个生死难测的战场。是的,我害怕了。

现在经常有人问我们这些参战老兵:“你们第一次上战场不害怕吗?”或者“面对越军时你们怕死吗?”或者“你们第一眼看见敌人的尸体心里害怕吗?”

说实话:真的怕!如果谁敢说不怕,那是典型的虚伪,是假的!

何谓英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看法。没有哪一个人生来就是英雄。我们这些参战的老兵,每一个人都经历过害怕和恐惧,可每一个人也都曾置生死于度外。

谁是真正英雄?谁是最可爱的人?我们曾经是,现在也是。历史的无数事实正在告诉我们,只有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的人民,党和人民在关键时刻需要我们的时候,哪怕是流血牺牲自己的一切也在所不惜,敢于坦荡面对,这样才能证明自己内心世界的伟大及包含着英雄可爱的所有内容!

烈士是逝去的英雄,我们是活着的英雄!为逝去的英雄祈祷,为活着的英雄祝福!

前景回顾:对越作战老兵回忆:我刚到部队,就在训练场上打了三个班长

对越作战老兵回忆:在师部集训,我又闯祸了,30个女兵要求处分我

我们打进越南的第一天,连长命令部队跑步前进,我却出了意外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