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有3条街中有“梓潼”:梓潼街、梓潼正街、梓潼桥西街,从前也有人叫作“梓橦”,并且误传很多年,其实“橦”字却是误笔。查阅志书地图得知,在清朝同治年编撰的《成都县志》和晚清的《成都通览》中的记载则均为“梓潼”。

梓橦的误传是从何时开始的呢?最早误传可追溯到民国29年编撰的《成都城区图》了,在这幅民国地图里,出现了梓橦街、梓橦桥的错误编写,这说明至少当时已经开始误传并直接影响到官方了。

成都清朝古街介绍(巴蜀文化成都百年老街)(1)

成都梓潼街,4月花开时

梓橦与梓潼看起来只是部首稍有不同,但其中含义却相差甚远。梓橦为木名,梓为落叶乔木,分布在我国东北南部至长江流域。而梓潼则源至于四川的一处地名。三国蜀汉时期,刘备分广汉郡置,治所便称梓潼,辖境相当于今天四川江油、安县以东,绵阳、盐亭以北,广元、剑阁以西,陕西宁强、四川青川以南地区。后来,梓潼郡的人又多迁居到了成都,且聚集在一块,故而成都城内也有了梓潼街的叫法。

成都清朝古街介绍(巴蜀文化成都百年老街)(2)

梓潼桥街则是街侧有一座梓潼庙,庙前一桥名梓潼桥,所以街就取名梓潼桥街。梓潼庙里供奉的是梓潼帝君。梓潼帝君是道教所奉的主宰功名、禄位之神。《华阳国志》记载 梓潼县有一座庙叫“善板祠”,所供之神即为张亚子。《太平寰宇记》又记有张亚子显灵的神异故事。张亚子曾经在长安见到姚苌,张亚子对他说:“动后九年,君当入蜀,若至梓潼七曲山,幸当见寻”。《 十六国春秋辑补·后秦录》则补充说,姚苌在前秦建元二年来到梓潼七曲山,见到一神人。神人说:“君早还秦,秦无主,其在君乎?”姚苌请问那神人的姓名,神人说他叫张亚子,说罢就不见了。姚苌回到秦地后果然称帝,于是就在秦地立张相公庙来祭祀张亚子。

成都清朝古街介绍(巴蜀文化成都百年老街)(3)

民国时期,风起云涌,内忧外患 ,编撰者把“梓潼”错写后,当局却也无瑕更正。因此,梓潼变成梓橦的讹传也就传到了当代。由于讹传与其真实的历史渊源毫无关联,也与成都素来“好文”的民俗相悖。鉴于此,成都市地名办公室于1990年正式把三条街的“梓橦”更名为“梓潼”,恢复了历史本来的面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