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驶入中山市大涌镇,道路两旁满是古香古色的红木家具经营店铺,琳琅满目的红木精品,令人不禁频频称赞。

发展早、荣誉多、创新显著的产业优势,让大涌红木产区发展多年来稳居全国领军行列。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企业之一,是中山市鸿发家具有限公司(下称“鸿发红木家具”)。

鸿发红木家具是大涌镇最早成立的红木企业之一,引领家乡共同发展。在鸿发红木家具的影响下,从大涌首批红木家具厂开始,大涌红木产业逐渐集聚壮大,大涌红木渐渐地为国人所熟知。

中山知名红木家具厂(中山鸿发红木家具)(1)

木工学徒“雕琢”出红木品牌企业

中山市大涌镇红木家具产业在4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经过了自由生长、市场选择、跨越发展、升级创新等几个阶段。红木家具产业在此经历了起步、成长和初具规模阶段,由家庭小作坊生产发展成标准厂房式生产,红木家具品种逐渐齐全,款式不断创新,工艺不断改进,质量不断提高,市场不断扩大。

而鸿发红木家具的发展轨迹就是大涌红木家具发展的一个缩影。

鸿发红木家具于1982年成立,是大涌镇成立最早的红木企业之一。回忆起发展之初的情景,企业董事长萧照兴非常感慨,他回忆:改革开放初期,民间对明式家具的需求几乎呈现出饥渴的状态。此外国家相关支持政策的出台,对个体工商户有很多扶持,这些大环境对喜欢家具行业、利用农闲时学会木工制作,并在中山市藤厂等地做过多年木工的鸿发家具创始人萧照兴来说,无疑是“天时地利人和”,1982年,萧照兴的“大涌镇南文鸿发家私厂”应运而生。

从最初的小作坊在到做(红木)家具,鸿发家私厂一天天壮大起来。改革开放的春风,让很多想改变生活的人来到广东中山,鸿发也适时吸引了一些有技能的员工,创业初始,不管生活还是生产都有所限,萧照兴和员工们同吃同住,俨然一个大家庭。一直到4年后岐涌路有了厂房和门店,建起了专门的职工宿舍才得以改善。

在当时,原材料的采购、交通的不便,财力的有限都是大难题。做一套家具出来后,萧照兴得自己拉着去市场卖,然后再买一两块木头回来做下一件家具。从大涌出发,采购、开料,到回厂要用差不多一周的时间。为了节约成本,后来又到广州番禺一根根采购,如此循环。

中山知名红木家具厂(中山鸿发红木家具)(2)

路途异常艰难,运输是最大的坎,运一根木材直径一米左右的木头要过6个船渡,期间要自己挑自己运,来回一程要十五六个小时,回到家基本上都要到晚上12点左右。经过4年的积累,1986年鸿发开始了规模化生产,并率先做生漆家具,在大涌是第一家。彼时,鸿发工厂人数由创业之初的十余人增加到了三十多人,第二年翻了一番,此后人员与生产量一路增长,所产家具更是供不应求。

鸿发由小到大,一路斩棘,步履稳健,根基扎实,不仅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在产品制作上更是精益求精、毫不含糊,不仅赢得了市场,被消费者追捧,还得到政府和相关主管单位的高度肯定和嘉奖。

如今的鸿发红木家具,集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产品主要有客厅系列、套房系列、餐厅系列和书房系列等500多个品种家具。厂房面积达30000多平方米,产品展厅达6000多平方米。除此之外,鸿发红木家具还拥有开发外观专利设计能力,以经典的艺术造型,精雕细琢,不断提升红木家具的艺术内涵,引领着红木家具品牌消费新潮流。

中山知名红木家具厂(中山鸿发红木家具)(3)

小镇成为全国著名红木产业之都

以鸿发红木家具为代表,中山市大涌镇红木家具产业的发展轨迹,充满奋进创新的时代气息。

红木家具作为中山的专业“一品”,中山大涌从仿古明清家具到新古典、新中式风格家具,从生产制造到理论创新,丰富的产业功能和层次构成了全国最著名的红木家具生产基地之一。

中山知名红木家具厂(中山鸿发红木家具)(4)

“中国红木家具生产专业镇”“中国红木雕刻艺术之乡”“中国牛仔服装名镇”“中国红木产业之都”“中国红木产业集群名镇”“全国特色小镇”……这些是中山大涌获得的响亮“名字”。

牵头制定了产业首个行业标准、首个国家标准,入选国家标准委评定的“团体标准试点单位”;举办了全国首届红博会,形成春季红博会、秋季新中式红木展的“一年两展”格局;建成了行业首个木材干燥中心、全国首所红木家居学院,引入中国林科院木工所科技服务创新中心、中广测协同创新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不断优化升级……这些是中山大涌镇在红木业界取得的累累硕果。

目前,大涌全镇更是拥有红木家具生产和销售企业1000多家,形成了以岐涌路、新平路、葵朗路、兴涌路等为主的红木街区,培育了以鸿发红木家具为代表的一批龙头红木企业,产品涵盖新中式、新古典、古典等各种风格,客厅、餐厅、茶室、书房、卧室、办公等各个系列家具应有尽有,产品丰富,满足不同层次的家居需求。

中山知名红木家具厂(中山鸿发红木家具)(5)

凭着一根木头“红起来”,大涌从边陲小镇发展为专业镇,又顺应新时代发展,以自身“特长”创建红木特色小镇。以“产业 文化 旅游”的发展路子,大涌镇推动红木制造向商贸会展与研发设计两端延伸,推进红木产业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朝“微笑曲线”两端发展,带动人居环境改善,实现产业和城市转型升级。

从一间厂到一个镇域品牌,勤劳的大涌人民,用智慧和汗水书写了一部红木传奇。

【撰文】宁丁

【摄影】叶志文

【作者】 叶志文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