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七年(1125)十月十七日夜,淮南东路转运判官陆宰进京的行船上,妻子唐氏生下一子,取名陆游。此时,金国已经兵分两路,直扑宋朝首都汴梁。陆宰情知前路凶险,遂将家人安排在荥阳,独自进京。朝廷对这位冒死来朝的官员十分看重,任他为京西路转运副使,负责战争后勤。陆宰尽心竭力,筹措军粮,怎奈金军势如破竹,宋军望风披靡。第二年初,东路金军渡过黄河,包围了汴梁。陆宰力主抗金,却遭主和派弹劾罢官。
两国交战,最先遭殃的是百姓。各色人等汇成逃亡人流,哭天号地,一路南下。寒风中,陆宰携妇将雏,从荥阳逃往祖居之地寿春。妻子唐氏瑟缩着,把刚刚半岁的陆游紧紧抱在怀里,以体温为其取暖。陆宰有意在寿春终老,但金军继续南下,而今已无可能,只好作回老家山阴的打算。身在难民之中,人命危浅,不知归路。目睹惨状,陆宰自叹"乱离人不如太平犬!"
靖康二年(1127)四月,金军掳走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三千皇族,并将偌大汴京城洗劫一空。陆宰闻讯,哀痛不已,数日不思茶饭。
言传身教,国仇家恨扎根心中
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陆宰一家逃回故居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赋闲的日子里,陆宰常与朋友们聚谈,每每言及北宋之亡,无不切齿痛心。当年,蔡京一伙投徽宗所好,诱使皇帝玩物丧志,不理政务,遂致政治、经济、军事全方位腐败,军队战斗力日见低下。宋与金联合灭辽之时,已全副交底于金国,金国方敢以蕞尔小国之众,大举南犯。靖康之耻,绝非偶然。
蔡京画像
如今当政的秦桧,一味谄媚于上,力主宋金议和,打击抗金人士。一雪靖康之耻的前景遥不可及,陆宰与朋友们或咬牙切齿,或怒目而视,或伤悲流泣,预备好的饭食,放冷了也没人食用。成长在国仇家恨深重的时代,童年逃难的阴影重重笼罩着少年陆游的心!父辈们的言传身教,不屈不服的精神,深深地影响着他!北伐,北伐,恢复中原,成为他一生的执念。
秦桧坐像
投身军旅,半途而废成终生遗憾川陕宣抚使王炎对陆游非常器重。乾道八年(1172),他召陆游为宣抚使干办公事,襄助军事,待机北伐。陆游极其兴奋,多年的心愿终于能够实现了,他马上辞别家人,奔赴南郑(今陕西省南郑县)。他带领侍从士卒三十多人,从荒原水畔,到铁岭绝壁,从骆谷品、和尚原、仙人原,到定军山、大散关,在南郑方圆三百里的范围内,不辞劳苦,跋山涉水,早晚巡行。天晚了,就和军卒围在一起叙谈,同啃荞麦饼子,同睡长木板铺。当年秦岭多虎,有一次在巡逻的路上,他们找了块空旷的地方休息,忽然山风中夹着虎啸声传来,士卒们吓得跑不动。只见陆游拿起长矛,冲向老虎。老虎像人一样立起来,陆游举起长矛,直刺老虎咽喉,老虎顿时血流如注,倒了下去。武松打虎很精彩,但那是虚构的。陆游杀虎却是真实的存在,让他骄傲了一辈子,到老了还把那个老虎的头骨放在床上作纪念。
王炎委托陆游起草收复中原的战略,陆游详尽研究当年诸葛亮北出歧山的伐魏计划,作《平戎策》,提出:"收复中原必须先取长安,取长安必须先取陇右;积蓄粮食、训练士兵,有力量就进攻,没力量就固守。"然而,《平戎策》递上朝廷,返回来的却是四川宣抚司撤销、王炎调知枢密院的诏令,宋孝宗的北伐意愿打消了。陆游的军旅生活,短短八个月,就戛然而止。这位"提刀独立顾八荒"的铁血汉子,从此再也没有过上战场杀敌的机会。若干年后,尽管他"僵卧孤村不自衣,尚思为国戍轮台,"却也只能"夜阑卧听风听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了。
开禧北伐,陆游寄予极大期望
开禧二年(1206)五月,执政的韩侂胄请宋宁宗下诏,出兵北伐。陆游闻讯,欣喜若狂。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等到这一天。他作诗言志,表示自己想要上战场。当然,对于已经年过八旬的他,这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了。
韩侂胄画像
宋军出师顺利,先后收复泗州、华州等地。但韩侂胄用人失察,四川宣抚副使吴曦里通金国,按兵不动,图谋割据。陆游多次写诗催促,吴曦不理。不久,吴曦叛变降金。消息传到临安,宋朝君臣对战胜金军、收复中原已失去信心,韩侂胄的威望也严重受挫。
宋军北伐示意图
第二年五月,史弥远起复为右丞相。十一月,他伪造宋宁宗密旨,设计杀死韩侂胄,并把他的头割了下来,送往金国。次年九月,宋金签订和议,宋称金为伯父,岁币银绢各30万 ,又以300万缗钱赎回淮、陕两地。这是宋金议和史上最为屈辱的和议,陆游听到这些不幸的消息,悲痛万分。
史弥远形象
临终绝笔,但悲不见九州同嘉定二年(1209)秋,陆游忧愤成疾。入冬后,病情日重,遂卧床不起。陆游共有七个儿子两个女儿,长子陆虞、次子陆龙、三子陆修、四子陆坦、五子陆约、六子陆布、七子陆聿,儿子们又为他生了17个孙子。
陆游弥留之际,儿孙们陪侍在他床前,问他还没什么放心不下的?陆游留下绝笔诗《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离开人世,就什么都没有了,用不着牵挂了,陆游心情悲凉至极。最后一刻,他也无法排解的心结,就是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但陆游是乐观的,仍然坚信宋朝的军队能够平定中原,光复失地。无奈自己看不到国家统一的那天了,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子孙后代。于是他郑重地留下遗嘱,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你们的父亲。这首诗传达出陆游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表现了他终生的爱国情怀。
十二月二十九日这天,陆游与世长辞,享年84岁。
代代相传,陆游子孙不坠爱国之志陆游没有想到,在他去世的六十多年后,南宋就被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所灭,他的子孙不可能在家祭的时候告诉他"王师北定中原"了。不过,陆游的精神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他的气节实实在在地影响到了他的子孙后代。
祥兴二年(1279),南宋军队在厓山海战中全军覆没,左丞相陆秀夫背着末帝赵昺跳海自尽,宋朝正式宣告灭亡。在国家灭亡之际,陆氏子孙们都表现出了令人尊敬行为。陆游玄孙陆天骐亲身参加了这场战斗,为了避免被元军俘虏,他投海自尽。厓山兵败的消息传到山阴,陆游的孙子陆元廷悲愤不已,号啕大哭,不久便忧愤而死。陆元廷的儿子陆传义,也就是陆游的曾孙,亦绝食而死。南宋灭亡之际,陆游的三个子孙均大义凛然,为南宋社稷赴死,受到了后世的无限推崇。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九十年后,明朝将领徐达率军攻入大都,元朝灭亡,蒙古人退回草原。陆游的后代可以自豪地在家祭告诉他,王师已定中原,就连丢了四百多年的幽云十六州,也回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