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的丰功伟业造福了天府沃野良田
也造就了川蜀文化的璀璨光芒
古堰之水从远古流淌至今
风云变化、岁月更替
都江堰的故事讲述了上千年
今天,我们再讲李冰治水,共叙好山好水千秋情
美丽富饶的成都平原上,有一座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汹涌的岷江水冲到这里,便安安静静流向水渠替人们灌溉万顷农田。2200多年前,蜀郡守李冰完成了这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够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
公元前276年的一天,对于四川,这是一个改写历史的日子!一个名叫李冰的官员来到这里出任蜀郡守。
总结前人治水的经验,李冰提出“分洪以减灾,引水以灌田”的治水方针,决定在岷江上修建一座防洪、灌溉、航运兼用的大型综合水利工程。这就是都江堰工程。
凿开宝瓶口传说中,也许就在南桥现在所在的位置,当年的李冰看到,虎头岩脚下,有条没有凿通的古河道,那是早先蜀国丞相鳖灵凿山的遗迹。
李冰最先就是把阻碍江水东流的玉垒山劈开。这就是整个都江堰工程的第一步——宝瓶口工程。
在没有炸药和先进工具的战国时代,要凿开坚硬的岩石,打穿玉垒山,并不是容易的事。李冰集思广益,想出了好办法。他让民工们把许多木柴堆积在岩石上,放火点燃。
熊熊的烈火把岩石烧得滚烫,趁热浇淋冷水,顽石便在冷热的急骤变化中炸裂开了。最终把玉垒山劈开了20米左右宽的大口。因为它的形状像瓶口,就命名为宝瓶口。而被分开的玉垒山的末端山头形状像大石堆,后人把它称作“离堆”。
为了使岷江的水能够东流,除了开凿宝瓶口以外,李冰采取了在江心中构筑分水堰的办法,把江水分成两支,逼使其中一支流进宝瓶口,这是李冰治水的第二步——修筑鱼嘴。他观察岷江出山口发现,江面中心卧着一条鱼一样的沙洲,顺其自然,在沙洲基础上建一个分水岭,形似鱼嘴,就可以减缓水流的冲击,把岷江水一分为二。
修建都江堰从高海拔奔流而下的岷江因为地势高差悬殊,水流冲击力巨大,如果不能选择一种最易减缓水流冲击的分水堤坝,任何其他形式的堰坝最终都有被冲垮损毁的可能。球体?立柱体?都无法跟鱼嘴相较,唯有鱼嘴最为恰当。
可是建造鱼嘴该用什么材料?岷江水流湍急,又如何进到河中央去施工呢?李冰当时从洗衣妇女用的竹笼得到启发,对呀,就地取材,大竹笼填满鹅卵石,层层相叠,即成堤坝。
蜀郡广产慈竹,慈竹拉力强,耐水蚀,能连环重叠,可建造成强大的雍水堤。李冰于是请来众多篾匠,就地取材,将山上砍下的慈竹编成大量长短、大小不一的竹笼,填满卵石,为造鱼嘴备用。
施工时,李冰又命人在船上栓以绳索,牵引往返摆渡,既安全方便又省时省力。这样,堰工们便用摆渡船从岷江里挖出大量河沙,通过渡船来回运送,不断将沙石堆砌在江心洲的鱼嘴上,同时用早就准备好的竹笼反复堆砌成堋,形成鱼嘴。
分水鱼嘴建成以后,内江灌溉的成都平原就很少有水旱灾害了。为了进一步控制流入宝瓶口的水量,在鱼嘴分水堤的尾部,李冰又修建了分洪用的平水槽和“飞沙堰”溢洪道。这是李冰治水第三步——修建飞沙堰。
飞沙堰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实功用非常之大,可以说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今日都江堰,已从古时用竹笼卵石堆砌的临时工程改用混凝土浇铸,以保一劳永逸的功效。
千秋纪李冰鱼嘴、飞沙堰、宝瓶口,李冰就是用这三大件构成了都江堰工程,征服岷江,变水害为水利,岷江水流经宝瓶口再分成许多大小沟渠河道,组成一个纵横交错的扇形水网。两千多年来,它一直发挥着巨大的排灌作用,灌溉成都平原的千里农田,使四川成为“天府之国”。它的原理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
人们赞美都江堰“泽被千秋”“功著万代”。为了纪念李冰的历史功勋,人们在都江堰边的玉垒山麓修建了二王庙。著名当代文化学者余秋雨在《都江堰》一文中直书:“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值班编委:张艺舸
责任编辑:王绯
编辑:张艺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