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解题思路和方法(谈申论阅读技巧的)(1)

申论考试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的第一步是阅读给定资料。2011年国考申论考试大纲按职位分类对阅读有两方面要求:一是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材料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二是能够理解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观点、事实作出恰当的解释。对给定资料理解得不深、不透是申论考试的大忌,考生在复习和作答时,一定要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申论给定资料通常围绕一两个主要问题,给出一系列与之相关、庞杂的信息资料,这些信息资料喻指公务员在实际工作中接触到的社会公共管理信息。公务员在管理一项具体公共事务时,要阅读梳理、提炼归纳、加工整理来自方方面面的信息,形成正确的判断,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建议。

申论考试,就是公务员现实工作的抽象体现,考生在考场作答如同公务员在实际岗位上工作。所以,申论阅读与平时的阅读不一样,要求和方法技巧也不尽相同,申论阅读要从工作实际出发,着眼于分析判断事物的特征本质,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具体来讲,就是“四步五点”法。

申论解题思路和方法(谈申论阅读技巧的)(2)

一、申论阅读的四步读法

(一)通读。把给定资料完整阅读一遍,目的是对资料有个全方位、系统的认识和理解。申论考试注意事项中要求,阅读给定资料的时间为40分钟,这个时间是比较科学的。首先应该用25分钟时间把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认真、仔细地通读一遍,人的默读速度大约是每分钟400字左右,2011年国考申论字数最多的A卷有8000字左右,时间完全够用。

考生在作答前一定要对资料全局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和掌握,绝不能只注重主要内容而忽视其他细节内容或以偏概全。通读时注意力要高度集中,一边仔细阅读一边思考资料之间的关联,认真筛选,严格归类,摒除无用信息,划出重点信息。通读完后,能够基本把握资料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对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准确掌握,为下步的精读做好准备。

(二)精读。对通读划出的重点内容再认真仔细阅读一遍,透彻理解资料的主旨。重点内容是理解整篇资料和正确作答的关键,阅读理解也要抓主要矛盾,集中精力精读重点内容。一般情况下,给定资料中需要精读的部分大约占到四分之一左右,如果通读比较充分透彻,精读过程只用5分钟即可完成。在精读时要特别注意三方面内容:

一是对照作答题目深入阅读所提到的给定资料内容,二是对照作答要求深入阅读所涉及的给定资料内容,三是作答题目和作答要求没有涉及但对作答有指导和帮助意义的给定资料内容。通过精读,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正确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观点、事实和反映的本质问题有清楚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

(三)审读。主要是仔仔细细地阅读两遍“作答要求”,牢记题目的显性要求和隐形要求,弄懂题目要求作答什么、怎么作答、有什么要求,这是审读环节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为下步作答奠定基础。

作答要求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要求是明确写在卷面上的,易于把握,比如,题目中要求的“内容全面、条理清楚、语言简洁、不超过多少字”等等都是显性要求。隐性要求是隐含在题目答案之中,只有作答这类题目才会有的要求,是默认考生应知应会、必须达到的要求。

比如,题目要求写一份情况报告,隐性要求就是内容要有事件的来龙去脉和必要的背景交待,形式是报告的语气和格式;写一份工作方案,隐性要求是有工作目标、原则、方法、步骤等内容。在审读环节,要明确题目中的这些显性要求和隐性要求,在随后的作答中力求全部达到。审读阶段不必占用太多时间,只需作答前用一两分钟认真审题即可。

(四)重读。即在作答具体每道题时,涉及哪部分内容再到给定资料中重新阅读哪部分内容。比如,在作答2010年国考A卷第1题第2问“请结合给定资料中的具体事例,谈谈你对‘海洋的污染将毁灭鱼儿的家园,但让人类不寒而栗的毁灭绝非仅此而已!’这句话的理解”时,就要重新阅读“给定资料1”划横线部分前后的内容。

重读可以校正答题的内容和方向,是答对题目、答好题目的保障。重读的时间应不少于10分钟,即在作答每道题前要对相关内容再阅读2~3分钟,进一步加深对相关资料的理解,确保作答内容全面正确。重读是目的性很强的阅读环节,考生要带着任务去读,一方面要结合作答要求再次深入理解给定资料,另一方面要打作答内容的腹稿,根据所理解的资料含义校正腹稿的准确度。

同时,要避免两种错误做法。一是不阅读给定资料,而是拿到试卷后根据题目要求到资料中去找答案。申论考试不是解答题,而是要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这与其他考试截然不同。如果理解不透给定资料就不可能正确分析问题和有效解决问题。

如果不能保证40分钟的阅读时间是理解不透资料的,也是绝对答不好申论的。二是先阅读作答题目,然后带着问题去阅读给定资料。这种做法从表面看节省时间,比较科学,实则不然。

申论考试不是语文、外语等语言类科目的考试,它所要作答的内容不会包含在资料中,不能去资料中寻找答案,而要在深入理解资料的基础上去创造答案。给定资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有时题目要求参考“给定资料1”,但很可能题目的答案在理解“给定资料2”的基础上才能得到。

申论解题思路和方法(谈申论阅读技巧的)(3)

二、申论阅读的五个关键点

申论给定的资料一般五六千字,长的七八千字,阅读时要通读理解资料的全部内容,但不能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正确的阅读方法是读懂全文、读透重点、读好关键点。读好关键点是核心,只有读好了关键点,才能理解好重点、把握好全文。

(一)读观点。申论给定资料一般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观点,包括政府的观点、专家的观点、群众的观点和某一社会群体的观点等。这些观点有的是给定资料的主基调、主倾向,掌握了这些,就掌握了资料的主旨和作答的钥匙。

观点在给定资料中往往是以“说”、“认为”、“指出”等形式体现的。考生在阅读给定资料时,一要将观点的内容掌握准,二要弄懂提出观点的背景和意义,三要分清观点提出主体的政治主张和价值取向,四要判断观点与给定资料主旨是否一致。

(二)读事件。申论给定资料都是由若干个事件组成的,一切观点和问题都是在事件中体现的。这些事件有时间、地点、原因,有结果及过程,把这些事件读懂读透,对正确作答十分必要。考生在阅读给定资料时,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不但要把每一个孤立的事件理解清楚,更重要的是要看到诸多事件中的关联以及它们所包含的观点、所反映的实质问题。

(三)读争议。有的申论给定资料给出的是争议,也就是对同一问题给出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观点和主张,需要考生做出正确判断,比如2008年国考申论给定的就是围绕是否开发怒江水电站各种争议的资料。考生在阅读给定资料时,一要将争议的问题分析清楚,二要找到争议的焦点,三要分清争议双方的主张和倾向,四要判断所持观点与给定资料主旨是否一致。

(四)读政策。依法行政、按政策办事是对公务员的基本要求。申论给定资料往往包含一些政策规定和法律条文,对这些政策性内容考生要高度重视,认真领会,这是作答申论的方向和原则。考生在阅读给定资料时,一要善于把握政策,掌握好政策的内容、依据和所能解决的问题;二要善于分析政策,依据党和国家的政策分析理解给定资料,准确地找到给定资料的主旨,进而确定作答的观点和政治取向。

(五)读连接。申论的给定资料虽然内容庞杂,但是资料与资料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对正确理解给定资料、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因此,考生在阅读给定资料时,既要注重对重点内容的阅读,也要善于读资料之间的连接,弄清资料之间的承转关系。

有人认为,阅读给定资料时只需阅读重点内容,与作答内容无关的可忽略不读。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申论给定资料是有重点内容的,但如果没有通读、理解全文是无法判断的,从表面看是次要内容的往往含有答题的钥匙,看似重点内容的往往是重复或干扰信息。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公务员,必须有全局观念和大局观念,反映到申论考试中就是要对资料全局有深入的理解,从对给定资料的整体把握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作出更为完满的答案。

文| 高守国.,来源:申论荟公众号,侵删


欢迎关注@申论荟 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张申论定乾坤。申论荟,会申论,让申论考试不再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