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部长达90多分钟的电影出现在多家视频网站,影片名叫《曾经的太阳雨》,讲述了一名高中学生患上癌症,并在好朋友、旧同桌等帮助下获得重生机会的校园故事。

小学生拍电影真实现场(成都17岁少年自学拍电影)(1)

记者了解到,这部作品的导演是一名在校高中学,名叫杨丰齐,17岁。在此次拍摄的电影中,除了导演外,他身兼数职,从主演到后期剪辑。谈及拍摄这部电影的初衷,他直言,一是拍摄取景地为学校且全班同学均有出镜,很具纪念价值;二是自己自初中起就迷恋拍摄各种作品,这次拍摄一部电影,则是开了导演梦的征程。

曾拍摄多部作品

拍摄和后期均为自学

杨丰齐就读于成都嘉祥外国语学校,目前是一名高三的学生。

对拍摄情有独钟的他,自初中起就拍摄了几部微电影作品,而这些作品多数也是作为同学之间的小分享,“那时候做出来的东西相对青涩,5毛特效都是很正常的。”

采访中,杨丰齐告诉记者,之前的短视频或是微电影都当作是为这次电影拍摄累计经验。电影拍摄从高一开始筹备,“前前后后在剧本上和一个要好的朋友磨合了大概1年时间,整个拍摄和剪辑都是在高二完成。”

小学生拍电影真实现场(成都17岁少年自学拍电影)(2)

为了不耽搁学习,拍摄的时间均安排在周末,“拍摄中,有时也会遇到一些与剧本设定不符合的情况,但基本上还是在现场进行了微处理,或是通过后期剪辑来实现效果。”

只要涉及到拍摄的技巧和剪辑方面的知识,杨丰齐总是娓娓道来,但实际上,这些专业方面的技巧,全是他自学而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前期的短视频我会总结,看到一些电影不错的镜头也会去学习,通过搜索资料寻觅拍摄的技巧。”

与家人分享首部电影

父亲严肃点评:“逻辑太乱”

第一部电影出炉后,杨丰齐将作品拿给了在电影方面有经验的父亲观看,原本还带着得意,结果父亲一句:“逻辑太乱”,给了他当头一棒,“要是放在过去,我会和爸爸争辩,但这一次不同,他是我的第一个观众,他的意见也会代表其他观众的意见,我必须得重视。”虽说,父亲的建议很直白,但在杨丰齐看来,这也是使得作品更好呈现的宝贵意见,“要学会听取观众的意见,才能更好的进步”。

既然父亲曾经从事电影相关工作,也有足够的经验,为何不好好请教一番?很快,他消除了失落的情绪,与父亲还是研究起了剧情,“爸爸在我作品基础上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例如通过调色调让突出前后剧情等。”

小学生拍电影真实现场(成都17岁少年自学拍电影)(3)

采访中,杨丰齐告诉记者,自己的第一部电影,在拍摄出来后,的确与预期的效果存在差距,不过,在他看来,这都是进步的一个过程,“现在我的任务还是学习,拍摄电影是以后我想走的一个方向,我相信通过后续专业的学习,一定会有更好的作品。”

班主任力挺:

兴趣是好老师,坚持是永恒动力

“有理想”“创新”“有毅力”这是杨丰齐班主任孟夏云对他的评价。

她告诉记者,之前有听说过杨丰齐喜欢拍摄东西,但这部电影也是自己第一次接触他的作品,“和大咖导演去比较,的确有差距,但整部电影孩子在细节的处理上、拍摄的创新还是有自己的想法和构思,很不错。”

孟夏云介绍,不仅是这部电影,平日里,杨丰齐也是属于喜欢大胆创新的学生,“我们拍照片,他会提供一些建议,比较有想法。”

令她印象最深的当属,杨丰齐对自己兴趣爱好的一个坚持,“说是执念,都不足为过,他喜欢并且能够坚持下去,这是很好的事。”

长达一年的拍摄,是否耽误学习?对此,孟夏云称,在拍摄前孩子就已经告知了相关规划,所有的拍摄集中在课后,并未耽搁课程。她介绍,整部电影的拍摄,校方都很支持,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均有出镜,“娃娃明确了目标,只要这个是整能力的我们会全力支持他,我们期待以后的他有更多作品。”

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 许雯摄影报道 部分图由受访者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