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名片

张广银,宝应县教育局副局长,宝应中学副校长。负责宝应中学日常工作,创新拔尖人才工作,教学教研工作,县教育局教育现代化工作。历任翔宇教育集团宝应中学校长助理,翔宇教育集团监利总校副校长,翔宇教育集团宝应中学副校长。始终站在教学一线,任教创新拔尖人才班的语文教学和高校综合面试培训课程,2014年获“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宝应中学为什么这么好(宝应中学张广银)(1)

宝应中学为什么这么好(宝应中学张广银)(2)

“对我们农村孩子而言,高考依然是改变孩子自身以及家庭命运的重要途径,因此,追求优质的高考成绩,是我们县中的必然追求。”宝应中学副校长张广银说。

一场全城总动员的送考

张广银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2018年5月28日,下午四点。张广银收到学校老师的一条重要信息:北大清华自主招生综合面试时间出来了,最早的6月10日上午八点!

“我一听,立马头大了:6月9日下午四点四十,我们的学生才考完高考最后一场选修科目;也就是说,我们要在十五个小时内赶到北京,期间我们的孩子要吃饭、喝水、上厕所、睡觉、调整……”

张广银立刻决定:通知所有的有自主招生任务的家长晚上六点钟开会!

晚上六点,准时开会:首先,排除飞机,不准点;其次,排除动车、汽车,来不及;只有高铁。立刻查找高铁时刻表,南京、镇江不可能;只有徐州,徐州只有晚上八点一刻一班!宝应到徐州东站246.7公里,理论上最少时间2小时53分,但是,京沪高速宝应入口因为扩建临时封闭,还有暴雨预报!于是,两套方案:赶紧订票,赶徐州东站晚上八点一刻的高铁;赶不上,两挂商务车直接赶北京,每个车子配两个驾驶员!

晚上八点,开完会,张广银发了一个微信求助:“谁可以帮助我们十五位学生家长6月9日20:15分徐州东站到北京安检的绿色通道?”

五分钟后,他教的第一届的一位学生打他电话:“老师,只要能够在晚上八点赶到徐州东站,安检及其通行为考生提供一切便利!”

5月29日,上午八点,张广银向县里请求:能否在6月9日下午五点,临时开启京沪高速宝应入口,让学生以最快的时间赶路。

分管县领导回复:尽最大可能努力!

后来,县委书记、县长巡视考点,纷纷提出要求:要求考点做好衔接工作,让孩子们考试结束后以最便捷的方式上车;学校提前做好车辆的维护和保养;公安部门做好沿路保护和衔接工作……

因为高考,因为学子,全城行动起来!

6月9日下午,不到五点,所有的孩子都上了车。立即出发!向徐州东站,向北京!

晚上七点二十八分,所有的车辆安全抵达徐州东站,徐州东站的公安人员周到地为学生拿票、安检、送盒饭、到站台。

晚上八点零九分顺利登车!

晚上八点十一分,张广银发了一个感谢的微信。几分钟后,他的一个北京学生微信他:“老师,您到北京的时候,地铁停运了,您怎么到酒店?我找好接你们的车辆了,我把师傅的号码发给您,到时,您主动联系他就行了。我不在北京,不能去接您了!老师,一路顺风!”

晚上十一点二十五分,张广银和学生及家长准时出站、上车、到酒店、登记、住宿,送考的微信群中显示:所有孩子在凌晨一点之前都已入睡!

为了让孩子靠近面试考场,宝应中学九七届校友、清华大学教授姚宏5月28日夜里到北大博雅酒店赶订了他们的房间!

“送我们的车子到了徐州东站就坏了,最后被修理厂的车子拖走了——直到高考成绩发榜,我才告诉同行送考的老师。”回想起来,张广银充满感激。

“一路走来,一路惊险,一路顺风!感谢的人太多,只是因为高考,因为高考才能动员这么多社会力量的参与!也是因为教育,我的学生真诚无私地帮助我们宝应中学。我和我的同事们感慨地说:做教师不可能富有,但是,可以让我们高贵!”张广银说。

宝应中学为什么这么好(宝应中学张广银)(3)

要冷静地看待基础教育

“你们大多数都来自农村,或者是县城普通的家庭,没有多少人家里有万贯家财,你们现在用的每一分钱都是父母挣来的血汗钱,甚至是借来的钱,其间蕴含着无比的艰辛与对我们的爱。在他们被岁月留下创痕的脸上,还有一双对我们充满希望的眼睛,那一双浑浊甚至有一点模糊的眼睛。”这段话,是张广银对学校毕业生的讲话。

张广银认为,总体看,基础教育正在开启一个从少数到全体、从结构到过程、从外延到内涵的伟大转型时代。优化教育过程、丰富教育内涵、提升每一个人的发展质量,成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但是,近二十年,中国的基础教育有三个不可能变化是可以预见的: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人生的价值取向没有变;考试配置教育资源的基本方式没有变;高考作为选拔人才,导向素质教育的功能没有变。”

“因此,一定要冷静地看待基础教育,尤其是高中教育。千万不能陷入‘说什么都对,做什么都错’的尴尬境地。”

张广银坦言,对于社会,对于家庭,尤其对于宝应,高考是改变孩子自身以及家庭命运的重要途径。

同时,张广银认为,对县中而言,如果说高质量是成就教育品牌的关键要素,那么拔尖学生的培养成效则是彰显教育品牌的闪亮标签,代表着当前人才培养的最高坐标、未来发展走强的最大底气。近年来,受全市尊师重教氛围、质量攻坚工程的影响和推动,宝应中学一直高度重视、紧抓不放拔尖学生的培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2018年高考,宝应中学有19人总分达到400分,4名学生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胡雨轩以424的高分获得扬州市高考第一名。

宝应中学为什么这么好(宝应中学张广银)(4)

针对名校自主招生“定制”培养尖子生

“现在想裸考进入北大、清华这样的一流高校,越来越难。”张广银介绍,随着自主招生的流程越来越规范,一二线城市的知名中学纷纷参与其中竞争,县中的孩子就读清华北大的梦想,正变得日益遥远。

为此,2010年开始,张广银受命组建宝应中学“培优部”,即专门针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C9联盟高校的创新培养方式。

“我们成立专门部门,打通学校师资队伍,同时引进校外师资力量,协调组织力量推进创新人才的培养。”张广银介绍,一方面请进来,学校从2011年开始就邀请中国科技大学的教授为学校尖子生集中授课。一方面送出去,每年寒暑假,组织学生到外地高校集中聆听高校授课。“客观上说,我们学校的师资不足以支撑这些顶尖孩子的需求。”

近年来,清华北大都会举办各类营,主要包括综合营、竞赛营、学科营。综合营包括清华暑期学校、北大优秀中学生暑期课堂。学科营包括清华工程物理学课堂、北京大学12个专业暑期课堂,竞赛营包括夏令营、金秋营、冬令营。其他还包括清华文科营、清华工科营、清华创新体验营、北大文科营……

针对不同高校的自主招生政策,“培优部”进行专门研究,“强化“1+1”竞赛体系,推进人才倍增计划;接长“双语”知识短板,提前夯实理化基础;收集“传承”资料信息,周密配置资源要素;加强“培尖”学考研究,严格督查过程实施。”“这些不同的‘营’,其实都有高考分数的优惠政策,我们进行研究,他们考什么,我们就准备什么。”比如,2011年,学校有2名学生参加了北京大学考古营,学校的目标就是,一定要确保学生获得加分资格。

宝应中学为什么这么好(宝应中学张广银)(5)

探索发展创新人才的培养新路径

2018年11月,第35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结束,来自宝应中学高三年级的刘方轩同学摘取全国金牌,位列江苏省第一名,创扬州市物理竞赛最好成绩。在此次竞赛中,刘方轩也是江苏省代表队13名队员中唯一一名扬州选手,凭借此次竞赛的优异成绩,他获得了2019年高招清华大学降分至本一线录取的优惠政策。

“刘方轩就是我们创新培养的典型代表。”张广银介绍。为了培育优秀学生,宝应中学积极发现学科特长好苗子,精心培养。

鉴于高中阶段学生学习任务重,时间紧,对问题的研究往往显得仓促,不够深刻。宝应中学制定了创新探究的“田间计划”。

初中阶段,利用兴趣课时间,请宝应中学老师进行自然科学发展史的介绍,讲解一些有趣的自然科学方面的经典小故事,观看如牛顿、爱因斯坦、霍金等伟大人物的影片等,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行远大理想的目标教育。

同时,学校邀请一些对自然科学感兴趣的学生进入高中参观学习,参观学校的实验室,动手做一次小实验,同时学校组织各种夏令营活动,丰富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

针对对自然科学有浓厚兴趣的孩子,利用节假日时间,老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科学点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挖掘学习的潜力,为高中阶段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宝应中学为什么这么好(宝应中学张广银)(6)

好学校要在现实与理想拉扯中修炼

熟悉教育的人都知道,决定一个学校成败的关键要素有三点:生源、师资和管理。

“宝应中学的行政干部,一定要冲在教育教学的最前面。” 张广银表示,这么做,就是为了最大程度贴近一线,将师生的疑难问题摆在桌面上解决。

“不要听你怎么说,而要看你怎么做。”宝应中学一直都是领导干部站在教学一线,做给大家看,领着大家干。

为了提高教师的幸福感,学校听取教师心声,努力增加教师的教育获得感和幸福感,在南门扩建了停车位,新修了食堂,创建了母婴园,极力为教职工提供方便。

不久前,张广银的一次周一国旗下讲话,坦诚地批评了一位学生。他在校园里巡查,查获了一位在校园骑自行车的学生,这位学生是一位高三的学生,一位想办法为自己辩解而不想坦诚承担责任的学子。

“除了一个好的高考成绩,规则应该是我们做人的底线!父母子女、师生一场,我们无法陪你们一辈子,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握当下、好好教你们以规矩。”张广银这样说。

一所好的学校,要在现实与理想拉扯的痛苦中,修养出化痛苦为幸福的心理能力,培育出化束缚为自由的精神本领,让学校一步步地向理想逼进,同时还不断地拓展出更深远的目标,就在这似乎是永无止境地追寻中,师生能时时体会到成功的欢乐和教育的幸福。

“我们理想中的学校:不公布任何升学数字,只公布学生的幸福指数,学生的成绩只是隐藏在幸福之后的副产品。所以,我们目前正在深入推进课堂、班主任、教研组长考核等方面的改革,努力朝着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获得幸福的方向努力。”张广银表示,学校一直以来注重细节,加强管理,努力形成了更好的校风、学风。

记者 刘冠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