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好声音也有好歌曲是什么歌(既有好声音也有好歌曲)(1)

本周五,2019《中国好声音》在播出第五期节目后,也宣告了今年盲选阶段的收官。最终,48位学员有幸进入四位导师的战队,其中王力宏导师以16名学员的战队建制,创造了《中国好声音》历史上战队人数最多的纪录。除此之外,那英、李荣浩和哈林导师的战队,也分别拥有13、12和7位学员,他们也将带领着这些心仪的学员,进入《中国好声音》第二阶段导师对战阶段的赛程。

盲选已结束,对战更精彩。

更多元的唱法,火力全开

对今年《中国好声音》盲选阶段的整体官感,就是声音形态越来越多元,正因为好声音的标准不再单一化,也让今年的节目,在立足“好声音”这个基调上,又拓展了“好声音”这个定义的延伸。

曾几何时,飙高音,慢慢成了歌声好坏的一种标准,虽然不能否认,音域的高低,确实是人声领域的一种标准,但这一种却不并不代表唯一。

所谓的好声音,可以是歌曲动听、可以是情感细腻、可以是音乐丰富,它,可以是一切的一切,只要运用和体现的恰到好处,最大限度体现出声音的可能性,这样的歌声就是好声音。

今年《中国好声音》盲选阶段,就出现了演唱形态各异的好声音。比如哈林战队的姚斐、汪帅,那种融入血液的布鲁斯因子,很容易让人心生律动。而且比起布鲁斯音乐刚进入中国时代相比,这一代的歌手,很明显已经解决了旋律与律动,中文和英文演绎等等原本不兼容的问题,不仅唱得更自然,也更有真实的烟火气息。

既有好声音也有好歌曲是什么歌(既有好声音也有好歌曲)(2)

一直擅长挖掘唱将的那英,作为《中国好声音》的女性导师,也一直注重歌手情感表达的细腻性。比如盲选阶段最后一位入队的学员李伦,以及蔡咏琪、张天予等学员,就都是以情感表达的浓度见长的歌手。即使是以一曲《太阳》给很多人留下印象的马杰雪,在她高音域稳定的背后,同样包括了明亮声线对于作品气质线条的塑造能力,而这其中起到绝对作用的,依然还是情感。

因为学员数量基数最大,所以王力宏的战队,也是最包罗万象的。摇滚女声王文芳、R&B唱将以格、民谣男声洪雨雷,王力宏的学员风格,就像是流行音乐风格的变迁史。而不同学员在不同风格体系下,或青涩、或婉转、或灵动、或稳重的表达,也让王力宏的学员战队,真的做到了——火力全开。

既有好声音也有好歌曲是什么歌(既有好声音也有好歌曲)(3)

除了传统认识上的好声音,今年的《中国好声音》,还有可以用好来定义的怪声音,或者说是用怪来定义的好声音,那就是李荣浩战队的刑晗铭。虽然,现在确实有些歌手,会因为眼球效应,而为了怪去刻意怪,但这并不代表所有的怪都是胡来。还有一些像刑晗铭这样的怪声音,同样可以被好声音定义,他们怪在表象、美在内在。

既有好声音也有好歌曲是什么歌(既有好声音也有好歌曲)(4)

包容这样的怪声音,也让今年的《中国好声音》,真得特别好!

重原创的选曲,拓宽审美

很多人一直以为《中国好声音》这个节目,就是一个纯唱歌的节目,其实很多人都忽略了歌声与音乐息息相关的联系。就以《中国好声音》这个节目为例,通过前七年的积累,除了激活很多经典老歌的生命力之外,节目本身也普及并提高了很多观众的音乐鉴赏力,至少现在有更多关系,知道编曲对于一首歌曲的作用,以及摇滚、嘻哈、跨界等等不同的音乐类型。

而今年的《中国好声音》,则在选曲上有一些变化。对于很多观众来讲,就是那些耳熟能详的经典歌曲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却是一些在主流传播层面,非常陌生的曲目。

既有好声音也有好歌曲是什么歌(既有好声音也有好歌曲)(5)

从播出效果来讲,《中国好声音》在今年选曲上的去大众化,一者可以让节目的音乐性,和别的节目保持一种非同质化的关系,二者也可以让观众,可以借节目更多认识一些新歌,了解一些新的音乐风向。

当然,更重要的其实还有一点,作为一个人们印象中的歌唱类节目,今年《中国好声音》在选曲上,有意识的向原创精品和小众佳作偏移,更让演唱和原创的概念合而为一,让好声音真正做到了有好(歌)声,同样也有好音(乐)。

既有好声音也有好歌曲是什么歌(既有好声音也有好歌曲)(6)

邢晗铭的《得知平淡珍贵的一天》(祁紫檀),骆蕾的《有一块青苔很明显》(李亮辰),刘珉轩的《肆意的河》(邓见超),李伦的《不能没有你》(季秋洋),马杰雪的《太阳》(邱振哲),旦增卓嘎的《时光谣》(王梵瑞),汪帅的《唱酒Blues》,出现在2019年《中国好声音》的这些歌曲,或许在主流层面并不那么人尽所知,但却都是质量相当不俗的作品。对于《中国好声音》来讲,以音乐性为标准来选曲,不仅可以拓展音乐审美的外延,还可以通过节目的影响力,去引领流行音乐的风向,成为华语流行音乐的一个风向标。

既有好声音也有好歌曲是什么歌(既有好声音也有好歌曲)(7)

更有意思的是,以上提到的这些歌曲,它们甚至还有一个共通点,就是创作这些歌曲的音乐人,都曾经参加过《中国好声音》的另一档姊妹节目:《中国好歌曲》(包括后来改名的《这就是原创》),让原创和演唱彼此结合、互动,这不就是一个良好的音乐品牌生态吗?

既有好声音也有好歌曲是什么歌(既有好声音也有好歌曲)(8)

另一方面,李嘉格、梁博这些曾经参加过《中国好声音》的歌手,他们的作品同样出现在这次的《中国好声音》上,这种循环和传承,既说明了《中国好声音》的影响力,也让节目品牌,在音乐意义上,有点永动机的意思。

不盲目的导师,各有打算

今年的《中国好声音》,有两位老的导师,也有两位新的导师,不管是老还是新,这四位导师,都各自各的算盘、各有各的打算。

那英导师今年的择材,特别有意思的一点,就是她同时选择了金国宪、吉萨莎玛、爱新觉罗·媚和斯丹曼簇等多位少数民族歌手。因为少数民族歌手身后所背靠的不同少数民族的音乐底蕴,也让那英战队的学员,有了更多的音乐可塑性和可能性

既有好声音也有好歌曲是什么歌(既有好声音也有好歌曲)(9)

仅仅只是7名学员的哈林导师,在本次《中国好声音》里,依然保持着他玩音乐的本色。通过更多节奏律动型曲风的加入,激发出学员原本没有意识到的本能,顺带着能够向更多人推荐一些潮流音乐的玩法,哈林导师依然还是那个推广好音乐的音乐精灵。学员,也是他音乐体系的一部分。

既有好声音也有好歌曲是什么歌(既有好声音也有好歌曲)(10)

今年新出现在节目里的王力宏导师,对于学员和音乐的关系,同样有一个很重要的支点,这个支点,尤其是会在之后的导师对战中体现出来,那就是王力宏希望再现一个华语流行音乐的黄金年代。所以,接下来他给学员的选曲,也会是从八十年代到他自己这二三十年,华语乐坛的很多经典作品。但他同样会通过不同的音乐改编,让这些老歌,重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有没有觉得眼熟?没错,这不就是王力宏版《龙的传人》,在《中国好声音》的一种延续吗。

既有好声音也有好歌曲是什么歌(既有好声音也有好歌曲)(11)

同样是新人的李荣浩导师,除了在节目里风趣、幽默之外,对于音乐同样是很认真的。在最后一次盲选学员中,对于没有被导师转身的学员,李荣浩直言不讳的说到,有时候并不是学员不好,而是导师并不知道怎么去帮助学员。从这个理念上来讲,也很清楚的可以看到李荣浩导师,对于自己在《中国好声音》节目里的定位,那就是制作人。他不仅希望能够发现好声音,更希望这些好声音通过他的经验指导,能够呈现出新的可能性,帮助好声音们,成为更好的好声音。

既有好声音也有好歌曲是什么歌(既有好声音也有好歌曲)(12)

那英的重歌声、哈林的玩音乐、王力宏的传经典、李荣浩的推新人,四位老师的算盘虽然不尽相同,但对于好音乐的传播和推广,却是异曲同工。

最纯粹的理念,回归音乐

在导师各自的打算中,其实包含的就是不同导师对音乐不同呈现的理解,或者说是现阶段对音乐表现的不同理解。

在已经录制完的两场导师对决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李荣浩导师,对于自己战队音乐编排的解读。

同样是作为翻唱和改编,此前的节目里,基本无一例外会用新颖的编曲,让经典呈现一种完全崭新的面貌。甚至包括李荣浩导师自己,也在个人专辑里,用完全不一样的编曲,改编了赵薇的《有一个姑娘》,以及崔健的经典《让我在雪地上撒点野》,并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音乐意象和风景。

既有好声音也有好歌曲是什么歌(既有好声音也有好歌曲)(13)

而这一次的李荣浩,对于学员作品的音乐选择,则是不改编!让编曲尽量还原原作,让歌手只是通过歌声本身,去展现自己的音乐理解,去呈现自己不同的声线表达。因为在李荣浩的音乐观里,一首歌曲哪怕编曲完全相同,但不同的人唱,这首歌的灵魂就已经不同了。

这样的做法,你可以说是为时代做减法,也可以说是让音乐回归音乐的另一种表现。而让音乐回归音乐,也正是这一季《中国好声音》最大的特点。很多人说现在的《中国好声音》不紧张刺激了,这些观众恐怕有点误会音乐节目的意义了,在一个音乐节目里,你听到好歌声和好音乐,难道还不够吗?

既有好声音也有好歌曲是什么歌(既有好声音也有好歌曲)(14)

如果你觉得不够的话,那你需要的可能不是一个音乐节目……

很新颖的赛制,值得期待

在结束盲选阶段的赛程之后,《中国好声音》接下来就将进入导师对战的新阶段。是的,你没看错,这一次的《中国好声音》,不再有导师队内PK这一个环节,而是直接进入对战环节。

不管导师战队有多少队员,在1 VS 1的战队对战中,每个导师只能派出五位学员应战。更残酷也是更刺激的,就在于今年的新赛制,一者是告负的一方战队,会由导师决定两个被淘汰的学员人选(不管他是不是应战的五位学员之一),而两连胜的导师战队,则可以全员出现在鸟巢总决赛的舞台。

既有好声音也有好歌曲是什么歌(既有好声音也有好歌曲)(15)

所以,你是希望只有7人的哈林导师战队全员去鸟巢,还是王力宏导师的16位学员“打包”去鸟巢,以再创《中国好声音》的新纪录?如果后者真的成为现实,那会是何等壮观、何等庞大的战队啊!

既有好声音也有好歌曲是什么歌(既有好声音也有好歌曲)(16)

但无论赛制怎么变,《中国好声音》的音乐支点却不会改变。在参与录制两场导师对战后,虽然最终的赛果,会有一些遗憾,但真正最让人记忆犹新的部分,却始终是每一位学员的音乐表现。

尤其是一些学员间的强强对话,不仅让现场的51位媒体、音乐人评审很难做出抉择,就连两位观战导师,也会因此发生音乐理念的冲突。至于结果,我还是不能说更多了,只能说两场导师战队PK,胜出的一方赢得都不轻松,具体的,还是等你自己在每周五揭晓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