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离开的梦】 早上起晚了,吃饭时就剩我和灿灿,灿爸过来陪吃两口也干活去了,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幼儿心理方面的词句?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幼儿心理方面的词句(幼儿梦的分析一个离开的梦)

幼儿心理方面的词句

【一个离开的梦】

早上起晚了,吃饭时就剩我和灿灿,灿爸过来陪吃两口也干活去了。

灿灿和我吃的很安静,直到她把一大块板干(一种赣州食物,有点类似虾片)全部掰碎泡到稀饭碗里。我告诉她吃多少泡多少,泡多了容易都软了,她不服气地对我说“狡猾!”

我先是一顿,后紧接着说“这个地方怎么能用'狡猾'呢?”灿灿被我一反问,低头不语,而后缓缓抬起头说“昨天我洗澡,我想出来,叫妈妈,叫了好几遍,妈妈在录课,都没有过来,我都难过了”

我赶紧向她抱歉“对不起,妈妈昨天录课忘给你说了,让你难过了”

我忽而想起来灿灿早上好像是哭醒来的,而后安慰好半天,我好像还感受到她的眼泪湿了一大片。但是后来我俩又睡着了,就给忘了,当时我俩应该还有一段对话。我便向她询问“灿灿你早上是不是做梦了?”

灿灿定定心说“我早上做梦了,妈妈坐车离开了,我站在那里一直哭”,我赶紧安慰她,“对不起,灿灿,是妈妈不好,昨天不该把你一个人丢在澡盆里,下次一定等你出来我再做工作,好吗?不丢你一个人”

灿灿点点头,开始乖乖吃饭。

【行为的分析】

1. 灿灿真处在需要发育关键期,会大量使用“第一次”词语,对于这些词语其实孩子并不能准确把握其含义,也不确定用的是否符合情境,所以在她们用的时候,当发现有不合适的用法时,一定要及时指出来,最好给她正确的词,让她知道对的怎么说,即准确反馈。

我今天犯了一个错误就是用了反问句,有责问的意味,孩子自然就会出现停顿,回避。

“狡猾”这个词是灿爷的一个标准口头语,这就不难理解孩子会用到了,目前灿灿的语言学习以习得为主,即出现什么学习什么。她听到爷爷这么说,说明这个词比较通用。同时她对词语的理解也是基于爷爷在用这个词时的情境。她在使用时一定发现情境有相似性才会直接使用。

而我用反问事实上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回避,因为这个情境,加上后面她所说的前晚遗留对我生气,难过情绪。当听到妈妈再唠叨,我相信要是搁我,我可能会说“好烦,不要管我,我就喜欢这样,就不,……”她的一句“狡猾”,跳过了很多情结。

2. 昨晚特意放了一大盆水让她玩会儿水,看她玩的正浓我就没打扰她,给灿爸交代了一下就关门了。这里有两个行为习惯:

(1)我只有在录课讲课的时候锁门,灿灿进不来,灿灿也知道,只要我锁门课程结束我就出来了,这期间很重要,她不能打扰。

(2)一般我在锁门前要明确告诉灿灿,她会在无论多不舍的情况下,最后都会说“好的”,直到她说这两个字,我俩间的行为契约便是约定好了。之所以是契约,因为她会提很多需求,比如看会动画片,吃个巧克力,录完课就快快出来陪灿灿玩……我再依据她一天的活动允许一部分,拒绝另一部分,总之,我再锁门前必得一番博弈,讨价还价。只要她最后说好的,我锁门她说“拜拜”,录课全程也不会过来敲门,非常支持我。

昨天的问题是我忘了给她说我要录课,导致她要出澡盆找我无果,其实我昨天听到了她连喊5、6声,我没有出去而是坚持录课。她对我没有出现这件事出现了无助感。这种无助感对她是会产生情感被拒绝的难过情绪。

这就比较好的解释她的梦,妈妈不在了,她叫了很多声,妈妈没有来,她就开始哭,很难过。

灿灿早上哭了好一会儿,我安慰好一会儿直到她非要钻到我怀里再次睡着。

3.诚恳,是亲子关系修复的粘合剂。诚恳地道歉,诚恳地致谢让关系中少了障碍,所以我们做错了,可能一些错不值一提,孩子会很重视。道歉除了语言上,还要用行为道歉,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孩子在做错事时也能很容易接受惩罚,尤其是行为上的惩罚。

我曾经调节过两个孩子(一个4岁,一个2岁)的矛盾,大宝抢小宝玩具,抢不过就打小宝,我就干预三次,大宝再没有动过手,而且两个孩子相处非常好,偶尔再有抢的苗头,我只是做一个提醒就可以有效防止矛盾。

【后言】

其实我对孩子养育挺粗枝大叶的,推崇回归自然养育法。同时,我有自己的专业视角,从孩子生活的点点滴滴能看到成长轨迹和发展变化,当我把一些细节放大呈现时,一方面是让自己放慢养育节奏,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亲子互动质量,就像会养生的人首先会关注自己的养生,不能荒了自家的一亩田。这也是很多时候我会拒绝大量工作的一个原因。

第三方面,我也希望能成为一面镜子,供大家借鉴。很多时候我会遇到学生家长说“真搞不懂这孩子怎么想的”,那可能到我这里我会说“这是她行为的解释,她是这样想的”

敏珺反思

2020.6.26

(后记)视频是昨天拍的,小姨妈送的水蜜桃,灿灿可没少吃啊[捂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