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万达影院看了《误杀2》,以为会忍住不哭,但没忍住,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误杀2真正的凶手是谁?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误杀2真正的凶手是谁(误杀2是谁在误杀)

误杀2真正的凶手是谁

今天在万达影院看了《误杀2》,以为会忍住不哭,但没忍住。

影片温馨的亲情与惊险的劫持交替,表面的救治与背后的交易交叠,普通人的挣扎与强权的压迫冲突……影片情节跌宕,情感真挚,情理感人,令人动容。

故事多条线索并行发展,多个场面交替呈现——劫持的现场,家庭的守护,心脏的黑幕,设局与破局,期待与意外,舒缓与紧张,悬疑的刺激,赚泪的煽情恰到好处地抓住了每一个观众的心。

片头惊险的劫持场面与林日朗一家人野外露营的温馨画面交叠,悬念丛生,赚足了观众的眼球。小虫的足球赛,原本踢得平平淡淡,但当小虫看到迟到的爸爸在拼命地加油时,球飞起来了,爸爸各种兴奋,瞬间小虫倒下,主题曲响起,温馨下一秒变成悲痛。爸爸终于凑完钱,心脏被别人用了,希望下一秒变成绝望。于是就有了后面的劫持与惊险的交错,有了后面的情感与法律的博弈,每一次的翻转,都打在一个父亲的爱和痛上,林日朗的爱与痛如同一把利刃扎在观众的心上,让观众感同身受。

电影中有很多富有哲理的经典台词,院长的一句“人越往高处走,可掌控的东西就越少。”让多少经纶事务者为之感慨万千呀!

当片中的一个人质对林日朗说他不相信林日朗会杀人时,林日朗说:“你还没做父亲吧!你不知道一个父亲会为儿子做什么。”这句话让多少父母泪流满面啊!

当警察在以办案的思维做事时,林日朗的一句“你们就想过救我儿子吗?”让多少警察为之惭愧?张警官对局长的质问:“你要面子,还是要生命。”“ 难道我们还要服务强权,去伤害另一个父亲吗?”法与情的灰色地带如何解决,法是为谁服务的,引得多少人深深思索啊!

小虫躺在病床上说的那句“我梦见我长大了。”梦中的长大,本不应该属于孩子的重负,多么令人心酸!

最经典的要数林日朗的那句:“为什么赢的总是你们呀,我们一辈子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工作,孩子病了,我们像皮球一样被你们踢来踢去。”这也许是千千万万普通人的呐喊,普通人没有权势,没有金钱,在困境面前无能为力,只能牺牲自己,用自己的心脏救儿子,只能把死亡当成一种胜利。林日朗的死难道是误杀吗?

片名《误杀》有多重含义。

金钱会误杀。为了挽救小虫的生命,全家人倾尽所有,卖掉一切,甚至不惜借高利贷。一家人平平安安时,钱可能并不显得那么重要,但在危难之时,没钱真的不行!

权势会误杀。在小虫和市长的儿子同样急需心脏之时,原本属于小虫的心脏却给了市长的儿子,小虫只能等死。生命面前原本人人平等,可还会向有权势的一面倾斜。普通真的卑微!

良知会误杀。医院的院长、人体器官处处长、市长秘书、警察局长等人各怀目的,昧着良心做事,甚至触犯法律。公众跟着舆论走,一会儿倾向弱者,一会儿倒向强权。良知真的会泯灭!

贪婪会误杀。人体器官处的处长为了金钱非法倒卖器官,谋取暴利的背后是多少鲜活的生命呀!贪婪真的很可怕!

相反,善良的林日朗的枪是假的,他没有杀死一个人,他只是在设局,只是在逼警察局找回本来属于小虫的心脏,只是在利用媒体和警察还民众一个真相,只是在倾诉小人物的无奈与卑微……应该说,林日朗不是劫匪,正像他说的那样,真正的劫匪是那些劫持他儿子心脏的人。

在危机面前,小人物小家庭能破局吗?靠政府吗?政府要走程序,光审核就需要45个工作日,怎能等?靠别人吗?大家能给予你同情就不错了,怎能靠?不愿老老实实地接受,只能铤而走险。林日朗为了挽回儿子的生命,为了真相,有预谋地牺牲了自己。生命,对于一个人只有一次,谁不珍惜?一个原本幸福的家庭就这样无奈地破碎,令人心碎。

即便艰难,还要坚强地活着。普通人,靠什么活着?还需要有光。

“萤火虫为什么在灯光下就不亮了呢?”片头瓶子里的萤火虫和片尾的萤火虫相互照应,“原来是因为它的光太弱了,只有在黑暗的地方才看得见。”说这句话时,林日朗的小眼睛闪动着光芒。当小虫把萤火虫放出来的时候,萤火虫在暗夜中闪闪烁烁,显得那么明亮,这让我想到了鲁迅的《好的故事》梦境中的世界那么美丽、优雅、有趣。

林日朗虽然设了一个灰色的局,但他对生活充满了热爱和希望,他对儿子的爱,对家庭的责任,对未来的希望就像在夜空中飞舞的萤火虫一样,虽然微弱,但有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