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的力量照亮了整个世界(红色的力量)(1)

红色的力量照亮了整个世界(红色的力量)(2)

郑复他(1904—1928)

原名郑福泰,诸暨城关郑家(现暨阳街道金鸡山后居委会)人。 中共上海区委委员 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会常委 上海总工会委员长 中共江苏省委常委 赤色职工国际执行委员

投身工运

郑复他,1904年5月17日出生于浙江省诸暨县安平乡郑家村(现暨阳街道金鸡山后居委会),原名福泰,是家中长子,父亲郑万本主管族中义塾。郑复他自幼受到父亲的启蒙教育,9岁入义塾读书,后进入城内中区完小读书。15岁时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被迫辍学务农,之后进县报社当排字学徒工。只因他思想激进,为人正直,性格倔强,爱打抱不平,时与报社主人冲突,不到一年就遭开除。在报社期间,郑复他结识了一批在新文化运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知识分子,如宣中华、徐麟(白民)、何景辉(赤华)等。

1922年,郑复他经同学介绍去杭州武林印刷所当排字工人。当时,杭州印刷工人运动在倪忧天、宣中华等人的领导下,已经兴起。后来因倪忧天、宣中华到苏联参加工作,杭州的工运工作由徐梅坤主持,郑复他也因此与之结识。1923年春,中共杭州支部派共产党员帮助武林、弘文印刷所和全浙公报的排字工人,建立了杭州印刷工人俱乐部,运用这一合法的组织形式,加强对工人群众的革命教育,扩大党在工人中的影响。郑复他积极参加俱乐部的各种活动,很快提高了反帝反封建的思想觉悟。不久,他被选为俱乐部的负责人之一。这年冬天,由徐梅坤介绍,他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成为浙江早期工人党员之一。

红色的力量照亮了整个世界(红色的力量)(3)

年少立志

1924年春,郑复他应徐梅坤之邀去上海商报馆排字,同时在党的革命书刊发行机构——上海书店兼职,秘密发行《向导》周报,推销《中国青年》《青年平民读本》等进步刊物。5月25日,浙江旅沪工会在闸北召开成立大会,郑复他担任大会执行主席,执行会务工作。

同年10月,郑复他根据党的指示筹备“上海印刷工人联合会”。经过半年的努力,以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的工人为主,于1925年2月25日成立了上海印刷工人联合会,推选徐梅坤为主任委员,郑复他为总务,汪沛贞、王景云、毛齐华等十几人为委员。上海印刷工人联合会成立后,郑复他致力于发展印刷业工会组织,领导印刷工人的革命斗争,成为“上海工人最热烈拥护的一个领袖”。

1925年5月30日下午,在上海南京路,英帝国主义老闸捕房巡捕悍然向游行示威的群众开枪射击,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惨案发生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上海人民开展大规模反帝爱国运动,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郑复他积极领导印刷业工人参加总同盟罢工。他还亲自带领印刷工人,举起反帝大旗列队到南京路示威游行。他号召印刷工人募捐,支援五卅惨案中死难的烈士家属及罢工工人。

建立工会

郑复他还经常深入印刷车间,宣传工人阶级团结起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发展工会组织。当时,商务印书馆资本家压迫工人非常残酷,规定工人上厕所要领牌子,否则就不能上。郑复他到商务印书馆后,就用这些非常通俗易懂的道理和事例启发工人,号召工人组织起来同资本家做斗争。他对工人说:“工人要自由,就要有自己的工会组织。”在他的领导下,1925年6月21日商务印刷所工会宣布成立。

五卅运动促进了工人阶级的大团结,印刷业各工会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郑复他倡议成立“印刷总工会”,很快得到各工会的响应。1925年8月26日,印刷总工会正式成立,郑复他任总务长。印刷总工会是上海第一个产业总工会,后来成为上海总工会领导下的七大工会之一。

1925年10月,郑复他任中共上海区委闸北部委组织委员,与部委书记宣中华密切配合,一起领导闸北华界的革命斗争。同年冬,郑复他参与领导了商务印书馆职工的第二次大罢工并取得了胜利。

领导起义

1926年4月,郑复他任中共上海区委委员,不久改任候补委员兼国民党上海市党部工农委员会委员。9月,中共上海区委派他任上海总工会所属的邮电总工会负责人。当时,中共上海区委为配合北伐军进军上海,推翻军阀统治,根据中央军委指示,组织了上海军事委员会,决定领导上海工人举行武装起义。10月15日,郑复他参加了上海区委会全体会议,共同研究了全市的斗争,接受了区委布置的暴动任务。24日,他发动邮电工人参加了上海工人的第一次武装起义;因起义失败被捕,在党组织的营救下获释。继之,上海总工会改选,他被选为常务委员兼组织部长。

1927年2月10日,为筹备上海工人第二次武装起义,与汪寿华等工会领导人在杨树浦榆林路开会时被捕,上海军事当局定他为死刑,后在党组织和工会组织的多方营救下获释。出狱后,郑复他马上投入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准备工作和市政总工会的筹建工作。在第二次全市总同盟罢工及第三次武装起义爆发时,郑复他领导市政、水、邮、电各业工人职工,占领了电话、电报局,实行停电、停车、断水等有效措施,配合斗争。

1927年3月29日,上海市政总工会成立,郑复他被选为委员长。“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上海总工会委员长汪寿华遇难,郑复他被登报悬赏通缉。但他不顾个人安危,坚持斗争。4月下旬,他作为上海地区的代表之一,赴汉口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接着又参加了第四次全国劳动大会。在这次劳动大会上,他被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会常委。会后,郑复他回到上海。这时上海总工会已被敌人破坏,郑复他参加中共江苏省委工作,任职工运动委员会主任,与许白昊一道领导恢复上海总工会,并被推选为上海总工会委员长。不久,中共江苏省委改组,郑复他又被选为省委常委。在中共江苏省委的指导下,他领导了多次经济斗争大罢工。有的罢工规模达万人以上。

直面生死

1928年2月17日,上海总工会在新闸路酱园弄召开上海各区工会特派员和产业工会负责人会议,因内奸出卖,郑复他与许白昊、陈乔年等十余人一同被捕,关押在龙华监狱。

红色的力量照亮了整个世界(红色的力量)(4)

郑复他狱中写给妻子的信。

在狱中,郑复他任凭敌人严刑拷打,坚持共产党人的革命气节,威武不屈。他知道自己被判处死刑,仍泰然自若。他在3月16日给妻子陈毓秀的信中写道:“在现在的世界,坐狱本不算什么,就是枪毙也是很平常的事,本来一个人有生亦有死的,只不过怎样死活罢了。如果你能认得清,当然不会悲哀的了……”字里行间充满着革命的乐观主义。在狱中,他时刻关怀难友,对革命抱着坚定的信念。5月3日,一批被判徒刑的难友转去上海漕泾河第二监狱。郑复他嘱咐他们说:“你们到监狱后,要好好学习,好好锻炼身体,争取早日出狱,参加革命。”6月6日,他与陈乔年、许白昊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于上海枫林桥畔,时年24岁。

寻迹

上海 龙华烈士陵园

红色的力量照亮了整个世界(红色的力量)(5)

龙华烈士陵园由邓小平同志题写园名,位于龙华寺西侧,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这里原为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旧址和龙华革命烈士就义地,郑复他就是在此被杀害。

龙华烈士陵园建有纪念瞻仰区、烈士墓区、遗址区、烈士就义地、碑林区、青少年教育活动区、干部骨灰存放区和游憩区共8个功能区。纪念碑矗立在陵园主轴线上,其正面镌刻着江泽民题写的“丹心碧血为人民”7个大字。纪念馆分8个展厅,以1000余件文物和大量照片、图片,展示自鸦片战争以来,为“独立、民主、解放、建设”而战斗和牺牲在上海的200多位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

诸暨 郑复他故居、墓

红色的力量照亮了整个世界(红色的力量)(6)

红色的力量照亮了整个世界(红色的力量)(7)

郑复他故居在暨阳街道金鸡山后村安平路新屋12号,该址为一幢砖木结构的老屋。郑复他少时居住在此,现为民居。

郑复他牺牲后,因未能找到遗体,1938年,郑父在郑复他母亲墓旁为儿子建了衣冠冢。

花火

现在的世道,是种田的没饭吃,织布的没衣穿,太不合理了。看来,只有造反才能有好日子过。——少年时对父亲说

工人要自由,就要有工会组织,有了工会组织,工人才有力量。——建立工会组织时说

一俟内部组织精密,训练有素后,即铲除省界,当与全国工胞携手。——《浙江旅沪工会宣言》

爱国学生已在我们前面流血了,我们也要做好这样的准备。——在示威游行前发言

那是上海群众捐起来声援罢工失业工人的钱,我一个铜板都不能挪用。——向堂妹借钱时说

在现在的世界,坐狱本不算什么,就是枪毙也是很平常的事,本来一个人有生亦有死的,只不过怎样死法罢了。如果你能认得清,当然不会悲哀的了,不过你的父母兄嫂一定要为我着急,其实在数百里外着急有什么用呢?我也不多写劝慰的话了,望你自己劝慰自己吧!——给妻子的信

在现在这种世界,人的生死,本来比鸡犬还不如,就算安居生存,也不过如牛马一般劳碌而已。生也何乐,死也何悲。如儿去真不过如沧海之一栗耳。——给父亲的信

回忆

许白昊、陈乔年、郑复他三同志,是我们上海工人的领导者,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阵线中的战士,他们有很光荣的革命历史,表现很伟大的精神和力量。——《上海工人》悼念文章

郑复他同志是我党领导的早期工人运动中杰出的群众领袖,是大革命时期上海总工会的委员长,赤色职工国际的执行委员。他是我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和中国共产党的介绍人,我们是并肩作战的亲密战友。——毛齐华(曾任浙江省政协主席)

大哥15岁因家贫辍学,为分担父母生活重担,他每天放牛为生,郑家周围的杨梅山、金鸡山、老虎山等坡地都留下过他勤劳的脚印。他把放牛当成乐事,每天牵牛出门前,会从父亲的藏书中拿本书带到山上,牛在坡地吃草,他则躺在坡地上看书。兴致来的时候,他还会给放牛的伙伴,讲那书中看来的三国故事,梁山好汉的故事。张飞、李逵、武松,在他眼里是除霸扶弱的英雄。——郑福杨(郑复他的弟弟)

记者手记

郑复他的一生是革命者不屈不挠、英勇奋斗的一生,上海工人组织的三次武装起义,他都有参加,其中前两次都被上海当局抓捕入狱,每一次都面临着死亡的威胁,但每一次获释后,他都再一次投身于革命工作中。一次次被捕,一次次严刑拷打,都没有让郑复他屈服。

缅怀革命先烈的根本目的还在于教育今人。郑复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却给诸暨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翻看郑复他在狱中写给父亲、妻子的信件,一个在生死关头也能泰然自若的身影跃然纸上。这背后是什么在支撑着他?是对革命的信仰。郑复他那顽强战斗的革命精神,为我们诸暨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如今战火硝烟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新的挑战却接踵而至。无论形势如何变化,郑复他那坚守理想、不懈奋斗的精神都不会过时,他的英雄事迹时刻提醒着我们身负重大责任,鞭策着我们要传承英雄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爱国之情化为实际行动,在新时代做出应有的贡献。

特别感谢谢卫星提供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