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世界被昆虫统治

昆虫之所以常常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主要还是因为其体积的渺小。在整个地球上,从数量上来说,人类的数量绝对比不上昆虫的数量。甚至是单单就蚂蚁的数量而言,都远超人类的总和。

可即便如此,又能怎样呢?昆虫就只是昆虫罢了。

我也曾经这样想过,主要是因为,我已经长大了。我忘了曾经童年时期的自己,也曾是痴迷的昆虫爱好者。

小时候玩的东西不多,我们小朋友一起,玩沙子、玩土、也玩昆虫。我们捉来各种昆虫,把它们装进瓶子里,把它们埋进土堆里,我们喜欢给虫子设置各种生存的障碍,看着它们翻越障碍,我们常常一边欢呼,一边设置更难版本的困境。

法布尔一生研究昆虫(一生痴迷昆虫的法布尔)(1)

这样“玩”虫子,多少有点“坏”。可是这样的“玩”,其实正是科学研究的开始。

只是那时候年少,心性不定,总不能耐下心来,好好地琢磨事情。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反倒是和昆虫的距离渐行渐远了。

和昆虫一起玩耍的岁月,那时候,我还想过,如果这个地球被昆虫统治了,又会是怎样的情境呢?昆虫是不是也会拿人类来实验,像我加诸在它们身上的苦难一样,也给人类设置重重的关卡呢?

2.“观察”是科学的起点

不瞒大家说,《昆虫记》我家里就有。还是花城出版社10卷本的。之所以想要读完这套书,一方面是因为研究课题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因为本身对昆虫的喜爱。

可惜,我高估了自己的理解力和耐力。只读了一本多,这套书就被我束之高阁。虽然,八年级的语文书上,也有做《昆虫记》的阅读推荐,但是,如果每个人都要读完这10本书,想来也是一件困难的事。

法布尔一生研究昆虫(一生痴迷昆虫的法布尔)(2)

于是,我开始挑选删节本。选了一本和教材关联的版本,倒是不厚,但就只是节选而已。读完之后,我依然分不清昆虫与昆虫之间的区别。

这件事儿,直到最近,我才有了本质上的突破。让我醍醐灌顶的,正是这套《法布尔老师的昆虫教室》。它图文结合,正好切合我阅读的痛点。读完这套书,我不仅了解了更多的昆虫知识,同时,成就感满满,我觉得自己棒极了。

3.《法布尔老师的昆虫教室》

法布尔一生研究昆虫(一生痴迷昆虫的法布尔)(3)

《法布尔老师的昆虫教室》这套书,一共有三本,每本书看着都挺厚,但实际上,读起来压力一点也不大。精美的装帧,图文结合的生动形式,38种我们日常所见的昆虫,在“法布尔老师的昆虫教室”中,都能找到详尽的介绍。

翻开内页,一面是文章,一面是图画。本书的作者正是日本法布尔学会的会长奥本大三郎。他并不直接引用《昆虫记》的原文,而是根据孩子们的阅读趣味,对法布尔的文章进行了重述。这种新颖的创作形式,大大降低了阅读的难度。它不像纯文字的书籍,很多地方,我们可能没法想得很清楚,这套书,它不仅把昆虫画给大家看,同时还把法布尔研究昆虫的整个过程画给大家看。

法布尔一生研究昆虫(一生痴迷昆虫的法布尔)(4)

这简直是一本昆虫观察行为指南。法布尔老先生,他一生痴迷于昆虫,且坚持研究昆虫到91岁的高龄。如果没有热爱,这件事又怎么能持续这么久?

法布尔曾说 “我做的就是向昆虫发问——生命的本能到底是什么?”

法布尔一生研究昆虫(一生痴迷昆虫的法布尔)(5)

《法布尔老师的昆虫教室》以一种生动有趣的形式,让化身昆虫老师的法布尔,为我们揭开昆虫世界的奥秘。书籍的内容有问有答,奥本大三郎笔下的法布尔,以循循善诱的方式,引导小读者一步步地接近昆虫的本质。

面对那些想当然的问题,法布尔也从不武断下结论。他总是会选择踏踏实实地进行实验,从观察开始,一步步提问、实验、思考、总结。小读者们在阅读《法布尔老师的昆虫教室》这套书的时候,不仅能了解到昆虫的科普知识,更可贵的地方在于,孩子们还能领会到法布尔的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执着的探索精神。

我们从中可以看到科学家的思考过程,而这过程,最值得小读者的探索。

4.领会探索的精神

学习一种昆虫的知识并不难,有的人,很喜欢收集昆虫的标本,做各种各样的实验。

法布尔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他真的把昆虫的研究,变得很有趣。

《昆虫记》的原著,法布尔的文风就非常地幽默。《法布尔老师的昆虫教室》这套书的绘图者,山下浩平,同样作为日本法布尔学会的会员,他也是从小就喜欢昆虫,尤其喜欢画昆虫,且有“昆虫小画家”的美誉。在插图方面,他可谓是非常用心。

法布尔一生研究昆虫(一生痴迷昆虫的法布尔)(6)

山下浩平不仅以科学的视角还原了昆虫本来的模样,他还尽可能地从孩子们的视角出发,引导孩子们以图画的方式,来了解法布尔的研究和思考过程。不仅如此,《昆虫记》中还有很多搞笑的桥段,他也把这些幽默的内容转化为了插画。这样,孩子们就更容易心领神会了。

也正因此,《法布尔老师的昆虫教室》和其他删节版的《昆虫记》形成了不一样的格局。虽然这套书只介绍了38种昆虫,从数量上来说,并不多。但好在,这本书特色鲜明,每一个都让人印象深刻。不仅仅是其内容和手绘图,书中还有两位日本创作者在书中附带的一些野外生态记录照片和标本照片,这些能让小读者们更好地观察到昆虫的具体形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又增添了《昆虫记》知识的厚度。

法布尔一生研究昆虫(一生痴迷昆虫的法布尔)(7)

法布尔一生研究昆虫(一生痴迷昆虫的法布尔)(8)

虽然《法布尔老师的昆虫教室》这套书是写给小学生的,但实际上,我这个成年人,读起来也是津津有味。不仅如此,我四岁的儿子,只是看书页一册的图画,就已经了解了很多有趣的昆虫知识。只要我有时间,他就会拿着书问我。这种亲子阅读,也让孩子提升了对于昆虫世界的探索热情。

能够读到《法布尔老师的昆虫教室》这套书,实在是一种幸运。世界之大,我们要学会观察。从小小的虫子开始,从《法布尔老师的昆虫教室》开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