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以前,当我们谈起智能手机时,大家口中的“操作系统”曾经是相当百花齐放的:Windows Mobile、Plam、BB(黑莓)OS、QNX、塞班、Ubuntu、Limo(Linux Mobile)、Bada、MeeGo、甚至就连Windows Vista也曾一度出现在手机上……在那个时代,如果有人说,未来全世界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会变得只剩下两种,那他一定会被视为疯子。
经典刷机神器:HTC HD2
但事实就是这样讽刺——当安卓和iOS“两分天下”的时代真的到来的时候,曾经热衷于刷机、折腾手机系统的发烧友们也并没有发出多少不满的声音。看起来,无论是安卓还是iOS,两大巨头的确都将自家的系统生态经营得相当不错,以至于消费者几乎没有什么不满了……
错!不满还是有的,只不过,这一次的异议者并非小众数码极客们,而是占据着相当一部分消费能力的企业用户。在他们看来,尽管手机厂商们年年吹嘘着掌上移动设备性能“赶超电脑”,但无论是安卓还是iOS,移动操作系统的办公体验都可谓糟糕透顶。一方面,小尺寸的手机键盘根本不可能提供足够舒适的文字创作体验;另一方来说,大量的专业软件都不能很好地运行在移动设备上——什么你说Photoshop有安卓版本?拜托,那就是个照片美化软件好伐~功能能和PC版相比么?
很显然,相比于极客们光说不练的抱怨,有钱有购买力的企业用户的不满,极大地刺激了相关厂商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各种花样百出的“手机双系统”也就应运而生了~
比如说,咱给系统换个壳可好?
咳咳,别笑,俗话说,“穷则思变”——最早想到在手机操作系统上作出些改变,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商业用户需求的,既不是安卓也不是iOS,而是穷的叮当响的Ubuntu、以及市场眼看就要被抢光了的微软……
2011年,老牌操作系统公司Canonical“先知先觉”,决定基于旗下口碑还不错的Ubuntu系统开发一个梦幻的手机OS——它梦幻在哪呢?一方面是强调全手势操作,不需要“虚拟机”,另一方面就是号称要提供一个基于双界面的“PC模式”。
当然,这个“PC模式”并不是直接在手机里塞了个PC操作系统,而只是给系统配备了两套“壳”(本质上就是两个Launcher)——在手机上显示手机界面,而一旦连接到PC显示器,就换成类似PC版Ubuntu系统的界面,相应地软件也会自动切换到类似PC版的模式。Canonical的如意算盘打得啪啪响——本身Linux确实有跨平台能力,照说应该不难才对。
可是,万万没想到啊……负责Ubuntu Mobile的开发团队是如此不靠谱,搞了几年之后,居然承认自家技术不够,实现不了PC模式的构想了。不仅如此,Ubuntu Mobile的创意还被隔壁的巨头微软给学了去,这一搞,就搞出了Windows 10 Mobile,以及曾经轰动一时的“Continuum模式”。
严格来说,曾经搭载于微软Lumia 950、惠普Elite X3等几款WM手机上的“Continuum模式”,还真是有其实用价值的。它同样也是基于两套界面的“伪双系统”。但是,和没钱没技术的Linux同行不同,微软自家有成熟的Office套件,WM手机连接到PC显示器上之后,不仅界面看起来真挺像桌面Windows系统,甚至还有近乎全功能的桌面Office可以用。
可惜,微软高层对于这个本应大有前途的构想兴趣缺缺,Lumia 950自此成为微软“双系统”WM手机的绝唱。但它成功展示了“智能手机 第二套界面,连接显示器秒变电脑”这种模式的可行性。
三星Dex、锤子“TNT”,都可以视为这种双启动器模式的现代继任者,它们本质上依然是安卓系统,但是都内置了一套针对桌面显示器优化的界面和部分软件,在用户将手机连接到显示器之后,确实可以体验到多任务、窗口化的办公体验,同时还能毫无障碍地在“桌面环境”下拨打电话、收发短信,相当方便。
但是,“换壳”式的手机双系统解决方案存在着一个最大的弊病:它本质上还是基于手机操作系统的底层,在实时多任务能力、大型生产力软件的兼容性上和本来的手机系统并无区别。对于轻办公用户编辑一下文档、PPT什么的还行,但是要是进行复杂的创作,这样的“换壳式双系统”就没有多大帮助了。
手机是可以联网的,因此……
相比于常规的台式PC乃至笔记本产品来说,智能手机最大的优势在于它可以轻松实现全时联网——而且,如果信号状况良好(再加上流量足够)的话,手机的网速甚至有可能比一些辣鸡宽带还好得多。
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如果厂商完全可以在服务器上提供一个真正的PC功能——只要手机连接到网络,就能实现“远程双系统”的特殊体验——有些厂商将其称之为“云主机”或者“虚拟电脑”。
Nvidia的GeForce Now云游戏业务,正是“云主机”的典型应用
很显然,相比于前一种在本地系统上“换皮”而来的桌面双系统体验,“云主机”最大的好处是它理论上可以兼容任何操作系统,实现任意复杂的功能。比如说,只需要在服务器上运行一个Windows,那么手机本身的硬件是否兼容Windows都不重要了——因为所有的计算、存储、画面渲染过程都是在云端进行的,手机只相当于一个联网的显示器 触摸板而已。
在这样的云主机上,你可以用手机“运行”完整的桌面3DSMAX、AfterEffect、Vegas等大型渲染程序,也能像Windows电脑一样使用完整的桌面Office进行文档编辑,甚至还可以直接在手机屏幕上玩到PC游戏——流畅与否和手机几乎无关,只要云端服务器性能够强就行。
看起来是不是很完美?但是——是的,但是,“云主机”有三个巨大的缺点,一是其对网络带宽要求太高,如果手机网络稍有波动,就会直接造成系统卡顿、掉线;二是由于所有数据存储在云端,这对于个人隐私保护显然不太有利;而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样的云端主机服务,价格实在不是一般人承受得了的……
说了这么多,最后大家还是回到了老路上
“换jia皮de双系统”不够好用,“云系统”更不靠谱,要满足商务人士们用手机办公的刚需,厂商们最后还是得老老实实地回到老路上去——给手机真正安装两套操作系统,平时用一套,真正办公时“电脑模式”用另外一套。
最早实践这个想法的厂商是HTC:在2008年,HTC推出了一款在当时看起来石破天惊的产品,HTC Shift。它拥有一块7吋的大触屏,内置了Windows Vsita 和SnapVUE双系统,可以在货真价实的“PC模式”和手机模式之间切换。真正实现了完整PC体验的“手机办公”。
当然,HTC Shift作为吃螃蟹的双系统手机,付出的代价也是惨重的:由于当时的手机CPU根本不可能拖得动PC系统,HTC不得不给这部“超级手机”装上了两套CPU、两套内存——实际上相当于真的将一台电脑硬件塞进了手机里,让它和手机共用屏幕和硬盘而已。
时过境迁,后来的智能手机逐渐不再有性能上的掣肘,因此到了2011年,当摩托罗拉(那时候还不叫moto)就将Ubuntu系统直接集成到了安卓手机里——插上专用的底座,手机就能驱动一个“PC系统”用于办公和上网了。不过,摩托罗拉的创新没有持续很久——当他们将旗下手机的安卓系统更新到4.0版本之后,Webtop(也就是双系统)功能就又被取消了,并没能坚持下来。
当手机“真·双系统”功能再一次出现,已经到了2018年的今日:就在前几天的三星开发者会议上,这家智能手机巨头企业正式宣布了全新的Linux on DeX解决方案——一种让智能手机在“电脑模式”下真正运行本地PC操作系统的技术。
具体来说,三星和Ubuntu系统的开发商合作,为Galaxy Note9手机、Galaxy Tab S4平板两款设备带来了全新的双系统机制。在安装了相应的软件之后,只要将手机连接到电脑(或者直接在平板上启用相关的程序)——呈现在用户面前的就不再是以前的“桌面版安卓”,而是一个独立的Ubuntu 16.04LTS版桌面操作系统了。
它可以像PC上的Ubuntu一样,通过官方应用商店安装各种程序,也能提供和PC一模一样的窗口化软件界面、多任务运行能力,三星指出——如此一来,程序员就可以随时随地在他们的手机上写代码了~真是个恶魔(笑)。
说来说去,融合才是大趋势
其实,从技术层面上来讲,如今的手机SoC在绝对性能上确实已经超过了一些低端电脑CPU,至于ARM架构的兼容性问题,其实随着几十年的行业发展,如今也早就不成问题。不管是Windows还是Linux,原生ARM程序也都已经有一大把了。
在这种情况下,手机内置电脑“双系统”早已不像往年那样困难——理论上来说,只要手机厂商有心,真正的“手机变电脑”只不过是成本问题而已。
而且,不仅是手机可以实装双系统,关键的时刻变电脑。就连反过来的操作也不是不可能——君不见高通和微软联手推出的骁龙笔记本都已经出到了第二代,而苹果据传也准备推出基于自家ARM处理器的MacBook笔记本了么?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