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窦昆老师

课后托管服务老师建议(如何提高服务质量)(1)

学校课后服务成败的衡量标准是什么?质量!

01

如果有一天,家长们不需要老师动员,都自觉自愿把孩子送到学校托管,心甘情愿地缴纳托管费,那只有一个原因:学校课后服务质量好,孩子开心,家长放心。

如果有一天,不管学校怎么强调(根据文件不能强迫),家长们都不愿意把孩子送到学校托管,孩子放学后要么领回家要么交给校外托管机构,那原因也只有一个:学校课后服务质量差,孩子不乐意,家长不满意。

以质量为根本,靠信誉求生存,这是任何行业、任何产品、任何服务无法摆脱的必然规律。学生托管也不例外,校内的课后服务也不例外。教育部课后服务通知已经出台四年多了,为什么没有大面积铺开?为什么有些学校半途而废?很大原因就是质量。配合双减政策,教育部要求课后服务全覆盖,即所有的公办学校都要对确有需求的学生提供课后服务,这是在政策推动加上家长尝鲜心理造就的“繁荣”,并非靠服务高质量赢得的蓬勃发展。

02

接下来,课后服务何去何从,不断发展壮大或是昙花一现?广大家长选择校内托管还是校外托管,或是不嫌麻烦自己带?收费标准并非最大考量,最大的决定因素,一定是质量。学校课后服务能不能把质量提上去?需要时间和实践来说话。作为校外托管行业十几年的从业者,我斗胆谏言,公办学校如果要想保证课后服务质量过关、质量过硬,至少需要过三关:

03

解决课后服务质量难题,还牵扯到服务内容、餐食标准、时间长短等多个因素。而且,如果要让老师们提高质量,首先还是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上下功夫,课后服务暂时还顾不上。这要做的功课还多得很。即便课堂质量提高了,未必能把课后服务质量抓好。

学校老师作为端着铁饭碗的公职人员,做课堂教学没问题,搞学生管理也可以,但是,提供服务,绝对是短板。当然,所有公家单位的人,搞服务几乎都是短板,虽然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正因为如此,各级党委政府一次次进行教育和动员,要求增强公仆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为群众办实事。强调越多,越说明存在这方面问题。

结束语

课后服务质量提升之路,荆棘密布,任重道远。对此,家长们要有心理准备,校外托管的从业人员也要从中发现机遇。

(写于2021年10月3号)

​​​

作者简介:窦昆,湖北人,原省报资深编辑记者,2004年下海创办晋级教育,打造中国首个学生托管品牌,出版多部学生托管行业专著,院线电影《放学后》出品人,央视少儿频道播出托管题材动画片《小鹰晋级》出品人。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