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①:杨伟在草莓大棚里掰叶。本报记者 游 仪摄
图②:工作中的吴斌。金赵辉摄
图③:严淑淑在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讲解。金赵辉摄
图④:小岗村现代化水稻生产基地。刘玉才摄(人民视觉)
40多年前,发轫于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大包干,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冬夜的一纸协定,如惊雷般响彻大地,18个鲜红的手印,珍藏在大包干纪念馆里。
昔日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三靠村”,如今成了大包干红手印、确权颁证红簿子、集体股份合作分红利的“三红村”。凭着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大包干”精神,小岗人实现了从贫穷到温饱、再到富裕的转变。希望的田野上,长出了富民产业,全村走上了三产融合的新路子。
如今,新一代的小岗人接过老一辈的接力棒。他们传承了父辈们的精神,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在这片热土上继续编织新的小岗梦。
退伍军人杨伟:
“我想为村里做点什么,和小岗村共同进步”
细雨后,乡间小路有些泥泞。
走进大棚,热浪袭来,草莓鲜红,叶子翠绿。安徽省凤阳县新时代家庭农场的负责人杨伟蹲下身,一手细心拨开果实,一手轻轻摘掉老叶。“温度上来了,叶子疯长,得抓紧掰叶。”年纪轻,个儿不高,他却和土地打了8年交道。聊起草莓来,杨伟头头是道。
2012年,25岁的杨伟即将退伍,面临一个抉择:在外打拼,还是回家乡发展。
“这些年,村子变化大。以前住平房,现在进小区;过去看病得去镇上,如今村里就有卫生院,学校更是从幼儿园到初中全覆盖。”杨伟掰着手指头,细数着家乡巨变。
回来能干啥,他心里没底。可凭着一股子想要小岗村发展更好的劲儿,杨伟下定决心:返乡创业!
农业是小岗的根,村里最多的就是地。何不流转土地,当一回“新农民”?说干就干。2013年,杨伟流转了12亩地。一开始,没经验,学人家,大棚种菜。没想到,不仅产量不高,销路也没找着,两三万块钱打了水漂。
正当杨伟手足无措之际,一次外出调研给了他启发。“闷在田间自个儿琢磨可不行,听从朋友建议,我跑到了定远县‘取经’。”杨伟直言,多看、多跑、多学习,特色种植还得结合小岗村的实际。
这些年,村里游客不断。杨伟流转的土地对面就是大包干纪念馆。于是,他打定主意:开个草莓园,做采摘。没技术,就请专家上门指导;没人手,就找来村民帮忙干活;至于市场,杨伟则瞄准了前来参观的游客。
“头一年,效益不错,可草莓总坏果。找了专家请教,才知是种得太密,保湿不够。”在杨伟看来,摸索着种地,自己没少走弯路,却也积累了很多经验,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那几年,从品种到技术,从田间管理到打开销路,他由一窍不通变成了行家里手。草莓种植效益好,渐渐地,杨伟扩大了种植规模,还增加了葡萄、西瓜等新品种。
如今,农忙时节,杨伟的家庭农场里,随处可见村民拎着麻袋,掰叶疏果。“工钱80元一天,就是拔草摘叶子,挺轻松。”69岁的村民李井凤手上不停,边走边说,“村里现在活儿也多,忙完这个,下午我还要去做保洁呢。一年下来,接点零活,都能挣个小1万元。”
自己富,不算数,还得带着群众一起致富。2014年当上了小岗村团委书记后,杨伟一直琢磨着怎么带领村民致富。开展团日活动时,杨伟经常叫上青年农民和青年致富能手。“以前大家太局限,养几头猪、种几亩地,能吃饱穿暖就行。”杨伟坦言,通过交流讨论,村民们逐渐意识到,得找准定位,和小岗村一起发展,“我想为村里做点什么,和小岗村共同进步。”
10个人,两辆车,没事儿就往村外跑。去皖南看瓜蒌种植,到皖西学稻虾共养。现在,在杨伟的带动下,小岗村的青年农民,有的种上了黄桃,有的稻田里养虾,大家不仅努力致富,还为村里的乡村旅游纷纷出力。
自主创业者吴斌:
“心里憋着一股劲儿,得像老一辈小岗人那样敢闯敢试”
火烧旺,油下锅,撒下蒜瓣和姜末。
耳边传来滋滋声响,空气中弥漫着阵阵香味。腌好的鳜鱼早已煎熟,吴斌利落地放入锅中。调味、收汁,关火、起锅。
今年25岁的吴斌,在村里经营一家农家乐。三进小院干净整洁,前店后屋井然有序。望着如今生意火爆的小店,他不禁回忆起自己当初“拜师学艺”的经历。
吴斌的母亲王如霞,过去开了个小商铺。自家种的葡萄、黑豆,卖给来往游客。时间一长,供不应求,吴斌就开始琢磨:“这么多人,总得找地方吃饭,自家房子靠近景点,正好拿来做农家乐。”
当大厨,吴斌以前从未想过。不会做饭的他,2018年凭着一股闯劲儿,拎着行李,就去了凤阳县刘府镇朋友家学艺。
离开家人,租房在外。从一开始刷碗,到后来配菜,但凡有空,吴斌就会站在师傅身边看。“怎么煎鱼,如何炖汤,他一边做,我就把大致的步骤记在心里。晚上回去后,慢慢回忆,再一条条写在本子上。”吴斌说。
白天干活,晚上整理笔记,对吴斌来说,并不轻松。可作为新一代小岗人,他心里总是不服输:老一辈按下“大包干”的红手印,把小岗从“要饭村”变成了“富裕村”,“心里憋着一股劲儿,得像老一辈小岗人那样敢闯敢试。这种不怕吃苦的精神,自己得传承。”
好在,细致的他上手很快,学艺也逐渐从理论进入到实操阶段。“饭馆打烊后,员工吃的饭就由我来做。放多少盐、倒多少醋,这些细节我也逐渐掌握。”吴斌笑着说,笔记越写越厚,一年后出师时,已记满整整一本。
2018年年底,吴斌的农家乐开张。一开始,生意不错,没想到,到了夏天,却成了淡季。天气热,游客少,菜买多了,容易坏。一个月下来,他赔了1万多块钱。“后来,我干脆不买菜,可时不时又来一桌客人,那阵子真是焦头烂额。”思来想去,吴斌把主意打到了小岗人身上,“为啥村民聚餐不来我这?归根结底,还是饭菜不合口味。”
创新菜品,再次进修。2019年,吴斌前往宁波学厨,花了两个多月时间,学到了新菜式。“拿凤阳豆饼来说,看似简单,却有好几种做法。以前的我只会红烧,现在还学到了炖汤、油酥两种新菜谱。”吴斌笑着说。
办农家乐已是第三个年头。结合小岗村发展的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和研学游,吴斌家的生意越来越红火,也有了越来越多的本村顾客。作为店里的大厨,吴斌还要自己采买、择菜、翻炒忙个不停,一天下来经常腰酸背痛:“累是累了点,但留在老家,每年都能看到村子的新变化。美丽小岗的建设,我也想参与和见证。”
说话间,他又接到了中午的订餐电话:“两桌是吧?好嘞,包厢留好了,你只管来!”
纪念馆讲解员严淑淑:
“把小岗精神传递出去,是新一代小岗人应尽的责任”
“1978年12月的一个寒夜,小岗队18户农民签订‘秘密协议’,按下了鲜红的手印,连夜将生产队的土地、耕牛、农具等按人头分到各家各户,搞起了大包干。”大包干纪念馆里,90后讲解员严淑淑站在展板前,正为前来参观的游客做讲解。
严淑淑是“大包干”带头人之一严俊昌的孙女。今年24岁的她,从小就受爷爷影响。“小时候,爷爷总教育我要珍惜粮食。”严淑淑说,在爷爷的记忆中,过去的小岗村,住的是茅草房,点的是煤油灯。人们饿起肚子来,啃树皮、吃草根,日子十分艰苦。
“每当听到这些故事,我总会被触动。没有老一辈大包干人闯字当头、艰苦创业的精神,就不会有现在的小岗村。”于是,为了将大包干精神传承发扬下去,2015年,“包三代”严淑淑当上了讲解员。
从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到“当年农家”景点,再到大包干纪念馆,一天下来,严淑淑要接待三四批游客。“走完一趟,得花近两个小时。有时忙起来,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严淑淑说。
而在讲解过程中,为了让内容更加生动,她不仅向爷爷请教,用讲故事的方法还原那段历史,还会经常和游客互动。严淑淑介绍,6年来,自己被问到最多的问题是:“你们小岗村现在发展咋样了?”
这一问,让她犯了难。柏油路、小洋楼,学校医院全都有。在严淑淑看来,村中生活和城里没多大区别。可怎么给游客解释清楚?
去村部,查资料。用数据说话,更加直观明了。“2020年,小岗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76万元,村集体收入达到了1160万元;而在2003年,村民年人均收入只有2300元。”一番对比解释,游客发出阵阵惊叹。
至于被追问“小岗村是如何发展的”,严淑淑也应答如流:“小岗主要是三产融合,三步并作一步走。现在,我们不仅建了高标准农田,种出的水稻还能直接供给小岗蒸谷米公司。游客越来越多,农家乐也办了起来。”
乡村要振兴,年轻人是主力。严淑淑所在的小岗村旅游投资管理公司中,像她这样的年轻人不在少数。员工平均年龄35岁,大多都是小岗村人。2019年,围绕田园观光、农事体验和乡村民俗,小岗村旅投公司办起了研学游。
在承担讲解任务的同时,严淑淑还当上了临时“班主任”,带着孩子们体验农耕生活。“都是周边学校的学生,既有小学生,也有初中生。根据课程安排,我们还分成了一日游和两日游。”严淑淑说,春耕时节,她会带着孩子们种蚕豆、跳花鼓舞,“亲手种下种子,能让他们意识到食物的来之不易,以后也会更加珍惜。”
从事讲解工作6年来,每逢提到“严俊昌”这个名字,严淑淑都有一种自豪感。当游客们得知她是“18个红手印”之一的后代时,都会争着和她合影。“用这样一种形式,把小岗精神传递出去,是新一代小岗人应尽的责任。”严淑淑说。
来源:人民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