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0岁时才找到人生第一份工作(我找到了希望从事一生的事业)(1)

2021年6月,97年的我,本科毕业.....短暂的大学四年,可能是人生中为数不多的美好时光了,进入社会,我们都将扮演不同的角色,需要非常努力地去承担责任和应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或许是为了生存;或许是为了碎银几两;又或许是追寻心中的诗和远方;大家都各自,奔赴各自的人生......

大学期间,有幸被同学们民主选举为班长,时至今日,我都不知道大家为什么要选择我?当时除了觉得不可思议外并没有想太多,只知道,大家选择了相信我,而我明白这是一份责任和担当,一直到毕业忙前忙后服务好同学们,有心酸有感动,我想只有经历过的同学们才懂,回顾人生这段美好的时光,用心帮助,对人负责是一件让我感到心灵快乐的事!最后,毕业时同学对我的评价是大道至简几个字:“涛涛你是好人”。

在30岁时才找到人生第一份工作(我找到了希望从事一生的事业)(2)

毕业那年,新冠肺炎肆虐,很多公司裁员!找工作的环境变得艰难,当然每年毕业季都难,可今年不一样,今年上帝给所有人都开了个玩笑......每个人都带上了口罩…… 只知道,这一年,我们每个人都经历了太多的痛苦...... 六月份,正值夏季,每天游走于各大招聘平台,地铁一个站坐到另一个站,某天,我收到了一家央企保险公司的面试信息,我如往常一样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去试试, 面试官给我介绍了公司、行业、岗位,曾经我也了解过这个职业,也明白保险对于家庭的意义和作用,起初并没有引起我多大兴趣,直到后来参加了公司组织的一场事业说明会,领导在台上激情的演讲打动了我:从爱与责任到底层逆袭从国家战略到百姓民生从职业规划到行业前景 或许是激情的演讲,或许已是无数次相同的说辞了,大家也可以称为“画大饼”,现在看来不重要。 在当时,让我,一位刚毕业的年轻人,迫不及待想撸起袖子大干一场,大家可能要笑话我了,可能会说我被“洗脑”,我认为我属于较敏感且感性的性格吧, 我知道这个行业很残酷,尝试本身就需要勇气!对于当时的我,相信这世间的真诚与美好。现在问我,我也仍相信。

在30岁时才找到人生第一份工作(我找到了希望从事一生的事业)(3)

没有选择也是一种选择 就这样,我入职了一家央企寿险公司,这份在别人看来“不正经”的工作,后来我发现难度远超我的想象,杨绛先生说:走好选择的路,别选择好走的路。就这样,我不断坚持,相信越努力越幸运, 从学习到工作我一直非常努力!每天上下班路上,耳机里都听着《保险法》的课程,无论晴天还是下雨,奔赴在见客户的路上,其中的心路历程,只有经历过才懂其中的心酸。我相信,努力总会变好......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稻盛和夫 稻盛和夫先生这句话在《心法》中对我影响很大,相信没有生来就在罗马的幸运就比别人多努力一点。 在新人期间,担心没有业绩,没有客户,一个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没有人脉更没有资源,马斯洛需求层次里的生存需要的压力时刻都压迫着我, 幸运的是,随着自己专业知识的提升,慢慢的,开始有客户信任我,愿意跟我成交,一次我特意问了我的客户,我问:为什么您当时愿意跟我成交保单?我的一位客户说:“小吴,你比别人真诚!别人啥都不跟我说,只知道叫我买保险,你不一样,我相信你这个人”。 那一刻,我被感动了,或许是因为眼前这位刚工作的年轻人,她看到了真诚,没有那些讨巧的销售话术,也没有套路马上成交的嘴脸, 说起这个,在工作期间,也看到了这个行业太多的负面,客户总说:保险是骗人的,足以说明这个行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份合同骗不了人,保险在经济发达国家几乎是人人必备, 保险是解决风险对冲不可替代的金融工具,某些不专业的业务员误导销售,为了业绩可谓不择手段,随着工作越来越熟练,期间也遇到了很多让我痛心的事,某些业务员为了业绩去承诺一些合同之外的利益,甚至不为客户考虑,去推荐一些佣金比较高却不合适的产品给客户,而真正对客户有帮助的医疗险由于佣金低却不推荐,会给年纪很大的叔叔阿姨推荐购买年金险,业务员嘴里说着想取就取,不想取就留着增值......一交好多年,收益也并没有宣传的高,回本又慢,万一中途急需用钱拿不出来找谁去?可能到时候业务员都已经离职。 公司的产品就连业务员自己都觉得烂还昧着良心去推荐给客户?(这里没有诋毁任何公司和个人的意思,只是阐述事实,行业发展和市场竞争决定了不得不以这样的营销方式来生存)只希望更多的人有正确的保险知识,正确的理念,去运用他,合理地应对风险,这确实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很好的金融工具!如央视的广告:保险让生活更美好。所以我陷入了反思...... 反思这是在帮助别人还是为了公司和自身谋取利益?每天告诉员工听话照做,不判断是非对错,只顾追求利益! 企业追求利益是商业社会的基本逻辑,这无可厚非,但作为保险这样复杂且专业的金融工具,不该不为客户考虑,一旦成交几年后发现不合适客户的后悔成本非常高!可能由于业务员自身专业素养也不够,毕竟学历不高也没学过金融知识的人只要出业绩都会被公司奉为学习的榜样!(国外从事保险行业需要高学历)根本不顾背后是跟客户怎样信息不对等的误导销售,产品对客户是否合适?缴费会不会对客户压力大?业务员并不关心,公司也不关心。一切由保险公司说了算,我听过客户最无奈的感叹:合同都是保险公司单方面定的,我们有什么选择的权利?对于某个条款也不能商量,最后赔与不赔都是公司说了算! 当然,只能卖一家公司的产品业务员也不能选择,产品再不好也得卖,我说过,保险公司会利用信息差来进行销售,很多宣传不过是噱头吸引眼球罢了, 显然,这与我的内心背道而驰。每个客户都应该用心去对待,因为业务员可能不止有这一个客户,而你却是客户的保险世界,关于保险的知识和保障都是通过你去了解的!你应该专业且具备职业素养! 工作一年后,我毅然辞职了,是的,感谢客户的信任,我的业绩虽然也做到了新人的前列,新人排名第一吧,我还是放弃了续佣离开,感谢我师傅的帮助,他教我每一位客户都要当作自己的家人一样去对待,去配置保障!我受益匪浅。诚然,永远要感激你生命中遇到的所有人。

在30岁时才找到人生第一份工作(我找到了希望从事一生的事业)(4)

离开,一方面是因为公司的模式不符合我的价值观,我应该去做正确且利他的事,另一方面是我在这已经不能为我的客户提供更好的更专业的保险产品和服务,无论从产品还是服务,以及正确的保险知识科普。我一直认为,能用更少的钱去解决风险问题就没必要花很多钱来搞定这个事,毕竟这些年,赚钱真的不容易! 在主体寿险公司,面对自己家公司的产品,不能为客户选择,当然,没有完美的产品,都会有优点和缺点,无论哪家公司,也都只能尽自己力所能及的去提供更好的产品给客户, 有时候面对客户的真实需求和情况,我不能很好的解决,原因是自己的产品不适合客户,当然也就没法成交,有时候客户真的需要保障,但预算不够,而正是这样收入不高的群体是最需要保障的。让我决定重新思考未来的选择......

在30岁时才找到人生第一份工作(我找到了希望从事一生的事业)(5)

后来,我了解到保险经纪人这个职业,不代表任何一家保险公司,帮助客户全市场挑选合适的产品,量身定制,推荐的产品不怕任何比较,从需求分析到产品选择,再到最后的理赔服务,经纪人都站在客户的身边为客户争取最大利益!跟保险公司掰手腕,从以往的卖家市场转向消费者市场,以客户为主! 又了解到明亚这样一家公司,是国内第一家经营人寿保险的经纪公司,至今成立18年多,号称“保险行业一股清流”,合作的保险公司最多,提供上千款产品选择。 在国外的发达国家,保险市场也都是由经纪人主导,产销分离的体系,在国内保险经纪人却只有百分之一不到,市场需要一群代表我们消费者利益的群体,罗胖也讲过这个市场正在演化出屁股坐在我们消费者这一头的人! 最重要的是公司的理念和价值观吸引我,公司鼓励独立思考,而不是做听话照做的工具,倡导:“比技能提升更重要的是文化和修养的提升,比财务自由更重要的是人格和思想的自由”。高学历、高素质、高专业是同事们的标签,其中不乏硕士、博士、海归、以及企业高管,都在各自之前的领域闪闪发光的人,接触后发现他们热爱生活、专业进取、有趣善良、无私分享,明亚有太多太多优秀的人。

在30岁时才找到人生第一份工作(我找到了希望从事一生的事业)(6)

同年,我加入了明亚 选择来做保险经纪人,最重要的原因是利他,实实在在的利他,做一件事只有利他才能持续,这不是虚伪,从佛教六度之布施,到《心法》中利他才能长久!经纪人本身的定位就是代表客户利益,保险法明确做了定义:

在30岁时才找到人生第一份工作(我找到了希望从事一生的事业)(7)

消费者了解和配置保险,可以通过不同渠道,如:保险公司代理人、银行、互联网和保险经纪人,这些渠道都各有特点,在这主要是向大家介绍清楚整个行业的分化,以及我的职业特点,并不是在这想自夸自卖,因为可能考虑到有朋友想聊保险,需要向各位坦白,如果觉得不适,可以私信我咱聊点别的,我也喜欢跟大家聊些保险以外的,我想你也是个热爱生活的人,也是那个有趣的、与众不同的灵魂!

在30岁时才找到人生第一份工作(我找到了希望从事一生的事业)(8)

持续成长,带来价值,陪伴我的家人,朋友、客户做他们最长情的人。未完待续...... 如果,我们未曾相识,读到这我们也是莫大的缘分,内心深处我已经把您当我的朋友了。我,这样一个真实且具体的人,与您相识,共处一段时光,莫大的荣幸。

在30岁时才找到人生第一份工作(我找到了希望从事一生的事业)(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