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诵读这首词时,只知道苏东坡有天晚上做了个梦,梦见了自己的亡妻,醒来后便做了这首悼亡词,体会不到那种恩爱夫妻天人永隔的悲痛,以及东坡先生对亡妻那种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而当我进入不惑之年,为人夫,为人父时,再读这首词,更能与东坡先生共情,更能体会这首词背后的情感与故事,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江城子乙卯正月27日夜记梦?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江城子乙卯正月27日夜记梦(再读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江城子乙卯正月27日夜记梦

以前诵读这首词时,只知道苏东坡有天晚上做了个梦,梦见了自己的亡妻,醒来后便做了这首悼亡词,体会不到那种恩爱夫妻天人永隔的悲痛,以及东坡先生对亡妻那种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而当我进入不惑之年,为人夫,为人父时,再读这首词,更能与东坡先生共情,更能体会这首词背后的情感与故事。

公园1075年(宋神宗熙宁八年)东坡来到密州,这一年正月二十日夜,他梦到已亡故十年的爱妻王弗,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悼亡词。王弗是苏东坡的父亲苏洵的好友乡贡进士王方之女,她幼承庭训,颇通诗书,聪慧谦谨,知书达礼,是苏东坡一生最春风得意的十年中的贤内助。

关于苏东坡与王弗的结缘有段传为佳话的故事叫“唤鱼结缘”。相传苏东坡的父亲请他的好友王方收苏东坡为学生,东坡聪明好学,王方甚是喜爱。在王方执教的中岩书院旁有潭绿水,每每有人在潭边拍拍手,便有很多鱼儿跃出水面,游到潭边,等人投食,但这一绿潭直没有名字,于是王方遍邀文人雅士没及他的学生在绿潭前投笔竞题,可惜众人的题名不是过雅就是落俗,最后东坡缓缓展出他的题名:“唤鱼池”令王方和众人叫绝,恰在这时,王方的女儿王弗也使丫鬟从家中送了题名来,打开红纸“唤鱼池”三字跃然而出,众人皆惊叹:“不谋而合,韵成双壁”,在这之后王方请人做媒将王弗许配于苏东坡,是时东坡18岁,王弗15岁,一年后王弗嫁于东坡。可情天命无常,治平二年五月(1065年)王弗卒,年方27。至于唤鱼池也因苏东坡与王弗联姻的故事已成为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中岩寺中一处著名的景点。

我与我妻子的结缘却没有苏东坡与王弗结缘那么富有传奇,我与我妻子是因为普通的一顿饭而结缘。虽已过去15年,但相识的那一刻仍然记忆犹新,上大学的最后一学期刚过完新年的正月初八我就返回了学校,恰巧整正月初九我的舍友邀请我到他租住的房子一起做饭吃,同时他还邀请了别的专业的几位女同学,其中就有我的妻子。当然这顿饭的主厨是我,因为我的父母一遇到农忙就让我学着做饭,所以我从小就学会了做饭,随着年龄的增长,厨艺还不错,直到现在我家做饭的主厨依然是我。这顿饭之后,我们开始陆续联系直到结为连理。

我与苏东坡相比我感觉是幸福的,正因为这样我每每读到《江城子.记梦》时,能深深的理解苏东坡对王弗的一片深情,特别是那“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东坡的那种凄凉无助,孤独寂寞又无处诉说的情感却格外的感人。每当我读到“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时也会不由自主的泪眼婆娑,可能是因为我泪眼低吧,也可能因为我苏东坡一样都是性情中人吧。

苏东坡是个多情的人,他多情也专情,后来苏东坡虽有王弗的堂妹王闰之和他的红颜知己王朝云相伴,但也无法替代苏东坡对王弗的那一片执着不舍的深情。

让我们永远珍惜我们爱的人和爱我们的人,愿天下所有有情人都能“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