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运动会的意义和目的(学校运动会的仪式感不能抓错重点特评)(1)

文丨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庄媛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伴随着雄壮激昂的乐曲,运动员向我们走来。看,他们装备酷炫、造型独特,威亚、和平鸽、“神州飞船”、无人机等各式各样的道具无所不有;他们服装夺目、妆发整齐,蓬勃的能量点缀着青春的张扬——这可不是误入了什么大型赛事或是时装秀场,而只是“平平无奇”的学校运动会入场式。

据报道,现如今中小学的运动会入场式可不得了。那场面是相当壮观,有穿着儿童版宇航服、踏着平衡车呼啸而出的,有抬着“神州飞船”充气模型入场的,有把“月球”和“嫦娥仙子”请来的……仅凭体育老师排练还不够,花钱请专业舞蹈老师编;光有整齐的动作编排也不够,花样繁多的自定义道具安排上。全套服化道算下来,一个班级花销上千很轻松,更夸张的可能过万。小小运动会规格高,真是卷出成绩、卷出水平、卷出风格。

学校运动会是为了展示班级风采、锻炼学生体质、培养团队意识的活动。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们的校园生活,锻炼健康的体魄;另一方面,能激发学生们的集体精神和团结意识,提升学生之间的友谊。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运动会是校园记忆里的一抹亮色,赋予一定的仪式感无可厚非。但是一场运动会的仪式感,重点并不在于花里胡哨的入场式,而在于精彩的比赛现场。无论是赛场上的全力以赴、分工合作,还是赛场下的加油鼓劲、呐喊助威,都会是最珍贵的存在。

“仪式感满满”的运动会入场式,一改往日刻板的队列展示为多元文化展示,背后固然是学生、家长、学校各方的努力和创新,也承载了学校、家长对孩子的爱和祝福。但如若一味追求标新立异,开始讲起了排场、搞起了攀比,则背离了运动会的初衷。变味的入场式形式大于内容,不符合勤俭节约、低碳环保的学生行为规范要求,不仅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也对孩子进行了错误的教育引导,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学校运动会是学生的运动会,应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展示学生自身的风采。班级间可以良性健康竞争,但家长不能过多参与,更不能与运动会所提倡的友谊、公平、进步、团结等精神相悖。学校、老师、家长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运动会,提倡不铺张浪费,把焦点放在弘扬体育精神、加强体质锻炼和培育团队意识上,让运动会回归初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