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交汇点讯 15日下午,交汇点记者在扬州市江都区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上注意到,紧跟扬州两会提出的融入“长三角”这个大三角,在宁镇扬“小三角”中积极确立自己优势的地区发展思路,江都审时度势,提出在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大运河文化带、江淮生态大走廊等重大战略机遇面前,要加快江都“交通枢纽”向“物流枢纽”转变,“江都制造”向“江都运营”升级。

江都物流枢纽规划图(打造物流枢纽)(1)

“却顾所来径,豪情满胸怀。”2019年江都聚焦实体经济,坚守先进制造业第一方略,深入实施高企倍增、“513”上市、基金“后花园”建设等战略行动,光线(扬州)电影世界、亚威智慧工厂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地见效,扬州泰富特材开票销售超百亿元,工业入库税收增幅居全省前列,在全国工业百强区排名升至第28位。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3%、8.5%。整治提升化工企业98家,整改取缔散乱污企业325家。绿色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一刻没有动摇。 2020年,连淮扬镇高铁即将建成通车,北沿江高铁启动建设,作为扬州的东大门,连淮扬镇和北沿江高铁将在江都境内全线穿越。在距离扬州东站30公里以外的空港新城,依托扬州泰州国际机场优势,小熊飞机扬州制造基地、春秋航空扬州维护维修基地等一批航空产业项目正在推进当中,未来这里将打造成为集飞机制造、维修、拆解、交易为一体的临空经济区。 “江都港、扬泰机场、东部客运枢纽在地图上相连,正好形成一个三角形。”扬州市江都区政协委员、区交通局局长高峰认为,江都公、铁、水、空齐头并进,苏中地区交通枢纽地位日益凸显。如何将“三角形”优势最大化?高峰认为,发展现代物流业,变交通优势为产业优势,正是解题之道。 高峰告诉交汇点记者,为加快构建综合立体交通格局,2020年江都计划推进328国道东延,并于今年底实现开工,同时加快推进353省道项目前期工作,力争2021年实现开工,改善江都东部和北部交通出行条件。此外,2020年江都还将配合做好城市轨道1号线 机场线集疏运通道,积极对接建设扬州高铁站-扬泰机场铁路市域线等规划,实现东部客运枢纽与机场枢纽通道快速互联互通,为发展现代物流业创造条件。 “物流成本高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短板,发展现代物流业可以降低制造业成本。”扬州市江都区人大代表、区发改委主任樊洪喜认为,江都可以依托空港新城和商贸物流园基础,由“交通枢纽”向“物流枢纽”转变。樊洪喜介绍,中国第一家物流O2O交易平台就在江都,它的开发者——江苏星通北斗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基于云计算、北斗卫星定位、大数据挖掘等技术,正在探索无车承运的智慧物流。 “这两年环境整治,不少化工企业迁走,但是运营中心留下了。”樊洪喜说,发展“运营经济”就是破除土地资源瓶颈,在有限的空间内“无地招商”,培养税源。江都今年重点打造的中集智城项目,就将依靠区位、科创和金融优势,招揽这样一批运营中心。 “机遇不等人,我们要拧紧‘时不我待’的思想发条。”江都区委书记张彤在政协会议上作了《同心共逐百年梦 昼夜不舍》的讲话,他表示,江都要在区域一体化、主城融合发展等方面争先领先、走在前列。 交汇点记者 汪滢 实习记者 刘日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