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满囤儿
虽然囤儿没有专门研究过党史,但在校时通过教课书和老师的授业也为了升学考试,关于党史的大多数题目,咱都知道正确答案。因此,如果一部讲党史的影视作品只给囤儿还原这些答案的话,囤儿会鄙夷其为图解历史。
最近刚在北京卫视追完了刘江导演的《光荣与梦想》,期间确有数次激动落泪。这部剧没有刻板空洞的说教,而是把讲述的过程、人物的塑造更加艺术化、影像化、过程化,让观众犹如亲历了历史一般,沉浸其中。
编年体叙事、400多位人物,《光荣与梦想》无疑达到了荧屏史诗的量级。
第一集时,现实中发现的杨开慧遗物将观众代入历史;最后一集里, 1954年的阅兵转场到2019年的阅兵将观众带回现实。整部剧看下来,囤儿心中始终激发着一个感慨——相信过程!
刘江导演的戏,囤儿只看过《黎明之前》、《归去来》和《老酒馆》,最大的印象就是他很会在类型创作里保持个人风格。这三部戏类型完全不同,但是都有着浪漫化的镜头语言和细腻的人物情感。
他似乎很懂各种类型的边界,然后在框架内,将自己的艺术表达融进去,在潜移默化中传达给观众。
因此,囤儿能够预想到,即便他是第一次拍重大革命党史题材历史剧,但《光荣与梦想》肯定也是在类型框架内,蕴含浪漫和真挚情感中、文艺味浓重的作品。
讲述详略取决于戏剧性
正如囤儿前边所说,就算是没有深入学习过党史的普通人,也会对党史的重大历史事件节点很熟悉。这就是为什么党史题材历史剧有答案、有边框的原因。
作为一部“描写我党如何建立,如何一路征程的史诗剧”,这样的节点不能不讲。然而作为文艺作品而言,这些历史节点的戏剧性却有强有弱。《光荣与梦想》明显对所有历史节点都进行了戏剧性分析,然后根据其强弱类别等安排着墨详略。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光荣与梦想》里,党史上那些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会议,基本上都采用了同一种表现方式——先是一场会议场景,由毛泽东直接宣读会议讨论后的成果,然后用一组素材剪辑,配上旁白来介绍该次会议的历史意义。这种方式非常干练,既阐明了这些会议的成果和意义,又不多浪费笔墨。
其它事件型历史节点也不能为了戏剧性而戏剧性。可以看出,主创们是在研究了每一个历史事件的时代特殊性后才去安排详略的——在还原历史的同时,赋予其戏剧功能。比如同样是抗日战争中的经典战役。《光荣与梦想》对平型关大捷战役前的讲述比较详细,而对百团大战战役后的讲述比较详细。
平型关大捷之所以详讲战役前,是因为这其中有很多兵力部署的戏份。从这些戏份里,观众能看到八路军无论是指挥官还是士兵,他们的执行力都非常强。
指挥官雷厉果敢,士兵们勇敢迅速,在精气神上展现出了一种成熟的职业的军人气质。这股内在气质上的成长,是这个历史节点的“戏剧性”,与人物塑造息息相关。原来,塑造军人形象不一定非得在冲杀的时刻,也可以在冲杀之前。
百团大战之所以详讲战役后,是因为这场战役对国民党和共产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观众从剧中可以看出,国民党那边因为此战役而改变了对共产党的态度,为后来的一系列反共阴谋埋下种子;共产党这边则并未陷入对胜利的盲目喜悦,而是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同样为后来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埋下种子。这个后续影响,同样也是这个历史节点的“戏剧性”。
根据戏剧性来安排讲什么、怎么讲、讲多少,让观众体验到的是文艺作品的流畅感和跌宕感,而不仅仅是历史知识的笼统回顾。
演员可以换,人物不能断
由于《光荣与梦想》里的时间跨度太大,所以很多角色都存在更换演员的情况。其中大部分角色采用了青年和中年两个演员,毛泽东则采用了青年、中年、老年三个演员。
这个创意让囤儿联想到1994年版的《三国演义》。虽然在不同演员初登场时会给观众带来小小的认识障碍,但不得不承认,在时间跨度超长、人物超多的史诗级电视剧里,这种方案能更加准确呈现角色的成长,也更能构建起大格局。当年还是孩童的囤儿都不会反感《三国演义》,如今长大后又怎会抵触《光荣与梦想》呢?
《光荣与梦想》有一个贯穿型的主人公,那就是毛泽东。不过剧集却并不是时刻围绕着毛泽东来推进的。
在大部分段落里,主创采用的都是群像描写,比如一大前全国各地的共产主义先驱们,又比如黄埔军校里的一群青年准军官们。各地党组织建立、各地党组织选择参加一大的代表、各路代表奔赴上海、有志青年得知陆军学校招生后的跃跃欲试、攻城前黄埔军校学生间的两两相互托付、五一宣言发表后各界人士的研讨等段落,都是通过剪辑来实现的群像描写。这些群像描写让《光荣与梦想》的格局从一开始便显得非常宏阔。
具体到单个角色,本剧特别出色地描绘了绝大多数人物的成长轨迹。人物的内心成长,通常都有小戏、小动作、微妙表情来将其具象化(这好像是刘江特别喜欢用的技巧,他之前的作品里就特别常见)。于是,即便饰演角色的演员发生了变换,可是人物的性格是不会变的,成长线是不会断的。
以粟裕的塑造为例。年轻演员饰演的粟裕,明显是个情感细腻的后辈。在战场上,他甚至曾经因为被安排带医务兵而感到委屈,直接惹来了前辈们的训斥。换到年长演员饰演的粟裕,虽然已经成熟成长到敢于拒绝执行中央的命令,在军事决策上据理力争,可是依然会因为感情上的过不去,最终只接受了“代司令员”。这个性格特征,从始至终都和贺龙、叶挺、陈毅、陈赓等其他将军的性格特征区别开来。
其他角色尽皆如此,中年演员和青年演员对人物性格、内心成长阶段都掌握地非常透彻。观众通过角色言行上的细节和特征,一眼就能认出这一人物,即便因为年龄段而换演员,也不会产生割裂感。
还有就是人物间可以看得到一些传承关系。我们可以对比两场戏里的林彪,一场是他跟随朱德在三河坝阻击追兵,一场是他在辽沈战役时的沉着指挥。这两场戏里的林彪,可以看出非常显著的人物成长。
如果我们再多看一层,会发现后一场戏里林彪的敏锐冷静果敢,和前一场戏的朱德颇有几分相像。也就是说,朱德和林彪之间,有着一种精神层面的传承。当然了,至于林彪后来偏离革命初心的历史,则是本剧没讲到的阶段了。
这也是《光荣与梦想》另一个让人觉得可信的地方——本剧并不会因为某个人物人生后期的事迹而揣测他初期的心理。
甚至连蒋介石,在黄埔军校阶段的塑造,也在一定程度上予以了肯定而非抹黑。蒋介石对共产党的态度,从认可到害怕到仇视,呈现出一条非常合情合理的渐变线。群像铺得开,人物立得住,一条条清晰的人物成长线,让观众深刻地体会到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和风云人物。
大胆创新艺术表达,谁说党史不能浪漫
以前看党史题材,总喜欢强调苦强调难,于是连影像风格都跟着往“旧”里走、往严肃里走、往沉重里走。没有艺术美感的历史剧,囤儿还真是提不起看的兴趣。
《光荣与梦想》就在艺术表达上用得很大胆,在美术、打光、运镜、构图、节奏等环节,都让人感受到了新意。比如黄埔军校面试学员的那一大段戏里,徐向前的面试甚至被抖了个吊人胃口的、颇有几分喜感的小包袱。有点儿意思!
本剧的审美给囤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改历史剧的严肃审美、沉重审美,《光荣与梦想》的美术把场景、道具都打造得特别精细,尤其是带有纹理的东西,都是精雕细琢。年代感不等于破旧感,本剧全篇颜色对比鲜明,饱和度高,再加上很主动的打光,经常能在画面里勾勒出非常浪漫的轮廓来,给人极为舒适的视觉体验。
像毛泽东&杨开慧、孙中山&宋庆龄这种有深厚感情的角色,本剧的处理也非常巧妙。
可能是刘江调动了自己拍情感剧的丰富经验,一方面为这类历史CP在构图上便建立情感关系的暗示,另一方面又克制了他们的言行互动,让观众充分体会到大时代下个人情感的让步。
比如毛泽东和杨开慧诀别的那场戏,先是毛泽东在接过雨伞时把手放在了杨开慧的手上,后是杨开慧只有一句台词:“别回头,往前走。”没有多余的动作,没有多余的话语,非常简练却又非常催泪。
电视剧《光荣与梦想》从1919年建党前夕讲起到1953年签署朝鲜停战协定,跨度三十多年。有风起云涌的历史大事件,也有修眼镜、煲鸡汤的生活日常;有万炮起发、肢体横飞的战争场面,也有心怀长郁郁、何日重相逢的儿女情长;有志同道合肝胆相照的革命友谊,也有信仰立场不同的分道扬镳;有为人民谋幸福找出路的宏大格局,也有狭隘自私的人性幽微;有用兵如神、决胜千里的军事家,也有有血有肉有人情味的神枪手。
把主题创作拍得有趣好看,一直以来是个高难度工程,但看《光荣与梦想》哪怕你对党史如数家珍,也会愿意沉浸其中,去重温历史,去相信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