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就像一台照相机:角膜和晶状体相当于镜头和调焦器;视网膜相当于底片;巩膜、脉络膜和视网膜围成的空腔相当于照相机的暗室。

眼睛黄斑病变能查出来吗(视力就是黄斑的能力)(1)

黄斑长在视网膜上,占地很小,小到只是一块斑。不过,黄斑知道地方不大、资源不够、人才来凑的硬道理。

于是用最优厚的条件(营养和区位优势)集中了视网膜上最多的视锥细胞(专门负责感光和颜色),这就使得黄斑成为了视网膜上最举足轻重的部分——视觉能力最强的区域。

视力检查,查的就是黄斑区的视觉能力,而黄斑区以外的视网膜视力是极其低下的。

黄斑的病变,会带来明显的视力下降,看东西时物体扭曲变形、模糊,眼前还会有黑影遮挡等症状。

近视或远视说明焦距出了问题,调整一下可以好;黄斑生病了,就是底片质量有问题,是根本问题,所以很难治疗。今天来聊聊黄斑的病变。

黄斑为什么能力这么强?

外来光线进入眼睛,

才能让人看得见,

所以眼睛的感光功能特别重要。

视网膜里负责感光的细胞叫锥细胞,

而视锥细胞几乎都住在黄斑里,

约150000个/平方毫米,

所以黄斑成为了视觉最敏锐的部位。

眼睛黄斑病变能查出来吗(视力就是黄斑的能力)(2)

黄斑能够识别形状/大小/颜色

纵深/距离等大多数光学信号,

发挥着眼睛“看见”的主要功能。

因为大量视觉信息均由黄斑采集,

再传输至人体视觉中枢。

所以黄斑承担着最为沉重的眼部工作,

也成为了多种眼底疾病的好发部位。

最多见的是老年性黄斑变性

黄斑病变目前比较常见的有10多种,

其中以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最多。

(即老年性黄斑变性)

主要是因为随着年龄增加,

视网膜组织退化、变薄,

黄斑供血不足,

引起黄斑功能的下降,

是很多50岁以上人群失明的主要原因。

黄斑病变还与下列因素有关

1、吸烟:大多数黄斑病变的患者均有吸烟史;

2、遗传:基因分析时发现与某种基因突变有关;

3、环境:包括紫外线照射/饮食/肥胖/地域因素等。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分为两种:

干性(萎缩性)和湿性(渗出性)。

干性

起病慢、视力不知不觉减退,

而且双眼差不多,

一般误以为是眼睛老化。

但是有一个特点:视物变形。

另外,可发展成湿性。

湿性

黄斑养了那么多视锥细胞

需要大量的营养供给,

为黄斑服务的血管质地异常精良。

如果因为各种疾病,让血管出了问题,

黄斑没有了正常的“经济来源”,

就只能依靠“外快”来维持运转了,

这些“外快”就是增生出来的血管。

这些血管来路不明、质量极差,

只是为了维持生存而苟延残喘,

常常会渗漏/出血,并容易形成疤痕,

而血管渗漏的液体会破坏黄斑,

引起视物变形、视力下降,

过密的疤痕还会导致中心视力显著下降,

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变盲。

还有一种黄斑变性多见于高度近视眼,

(600度以上)

高度近视眼患者随着年龄增长,

眼轴进行性变长,眼球向后极部扩张,

由圆形成直立椭圆形。

可引起黄斑出血/水肿/萎缩。

甚至引起视网膜脱落,

所以防控近视眼十分重要。

怎么治疗老年性黄斑病变?

西医治疗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是激光治疗:

包括经瞳温热疗法和光动力疗法等。

它是用激光所产生的热能,

摧毁黄斑区的异常新生血管。

但不能阻止新的新生血管的形成。

二是药物治疗,

目前用得较多的是抗VEG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目的也是摧毁黄斑区的异常新生血管。

代表性药物是雷珠单抗( Lucentis )。

中医疗法

中医学中,本病称为“视瞻昏渺”,

重者则归属“青盲”。

视瞻昏渺病名始见于《证治准绳》:“若人年五十以外而昏者,虽治不复光明,盖时犹月之过望,天真日衰,自然目渐光谢。”

中医认为机体老化,肝肾等变虚弱,

精血不足,给眼睛的营养也就不够,

导致了老年黄斑病变,

引起了种种视力问题。

所以中医治疗以调补肝肾,滋阴补血,

健脾利湿、化瘀止血为原则。

而针灸治疗眼病,

最早见于《黄帝内经》

有2000多年历史。

正在成为被称为眼科治疗三把利剑

药物、手术和激光之外的第四把剑。

针灸治疗黄斑变性

作为难治性眼病,要打持久战,

针灸治疗一般以3个月为1个疗程,

大多需要半年至1年的治疗时间。

在治疗过程中,通常会出现

客观体征与患者主观感受不一的情况。

例如,有的视物情况明显改善,

但眼底检查变化不明显,

也有少数眼底变化明显而视物进步不大的。

在针灸治疗其他眼病时也有这种情况,

可能与针灸重在调节脏器功能有关。

总结

所有的疾病,都是早发现、早治疗最好。在用眼量如此大的现代社会,保护视力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建议40岁以上人群1-2年做一次眼科体检,50岁以上建议每年一次。

另外,眼内血管丰富,血管的疾病很容易影响到眼睛。平时生活一定要控制“三高“,保持合适的体重。

按照目前的技术水平,对于黄斑病变的治疗还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国传统的针灸疗法,通过多年实践,总结出了不一样的“打法”和“游戏规则”,有需要的也可以了解一下。

作者:张仁(上海市非遗“方氏针灸”第三代传人,眼病针灸专家)

编辑:张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