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辨别是牙痛还是三叉神经痛(有一种牙痛源自三叉神经痛)(1)

“牙痛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这是民间流传的一句老话。诸多患者一旦牙痛出现,首先会想到去医院找口腔科医生去看看牙怎么了。但有一种牙痛,疼起来比牙痛更难受,却不是牙病,今天我就通过一例典型病例为大家简介这种疾病。

钻心牙痛 拔牙无果

图中徐某,女,62岁,农民,过着朴实却还算平静的生活。这天,她一如往常下地干活,累了坐在地上喝了一口凉水,突然感觉右侧上牙根儿象针扎了几下的感觉,她心想,“牙快坏了,得好好刷牙了”。第二天,徐某的那几颗牙又感觉被“扎”了几下,第三天,第四天……从此之后,这种针刺样的疼痛如影随形。

刚开始只是吃硬的食物或吃冷食时才会出现,后来发展到只要一碰脸、一动嘴,疼痛就会悄悄找上门,而且越来越重,就像在牙上装了电门,一碰就钻心的痛。

她将此事告诉了丈夫,丈夫带她找到县医院的口腔科,把疼的牙齿拔了。可是拔牙后疼痛不但不消失,反而更加厉害,周围的牙也跟着疼了起来。如此一连几天,一天比一天疼得厉害。她终于耐不住了,央求着医生干脆把周围的3颗好牙也拔掉了。

附:有一种牙痛源自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又称“天下第一痛”,剧痛难忍,如同给人上大刑,发生率为182/10万,40岁以上中老年人多见。疼痛是本病的最突出表现,疼痛发作时患者十分痛苦,性质如刀割、烧灼、针刺或电击,发作前常无先兆,骤然闪电样发生和停止,无发作时一如常人。半数以上患者可有“板机点”,轻微刺激如谈话、进食、触摸、刷牙等即可引起发作,以致患者行动极为小心,甚至产生恐惧心理。发作期过后,自然间歇期可达数月至数年。随着病程延长,发作频率增加,疼痛程度逐渐加重,自然间歇期逐渐缩短甚至终日发作。20世纪60年代Gardner·Jannetta等提出了“血管压迫神经”的学说。经多年临床实践,该学说得到证实,并在该学说的理论指导下,目前全世界每年有上万名的三叉神经痛患者通过“微血管减压术(MVD)”摆脱了病痛。随着经验的积累和显微手术技术的进步,手术效果及安全性等均较早期有大幅度的提高。目前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每年为几百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治愈率高达95%。

王剑新,著名中青年神经外科专家!王剑新博士致力于运用神经外科新理念、新技术,尽力有效解除患者之痛苦为己任; 提供神经外科领域疾病咨询、指导就医,提倡精准、高效就医,少走弯路为宗旨...

擅长领域:

1.垂体瘤等颅内肿瘤的外科治疗;

2.椎管内肿瘤:神经鞘瘤、脊膜瘤等。神经管畸形:脊柱裂、脊髓脊膜膨出、脊髓拴系综合征、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 Chiari畸形)、脊髓空洞症、环枢椎脱位等。 脊柱脊髓损伤、颈椎病、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等;

3.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等颅神经疾病的外科诊治;

4.脑动脉瘤等脑血管意外的外科诊治与康复;

王剑新博士公众微信平台:wjxwjc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