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MrD

设计是一种只适合专业人士的事物吗?

这个问题我回答不了。但是近几年发生的一些变革 —— 手机摄影,也许可以引起我们的思考。众所周知,最早的相机需要你具备的不仅是光学知识,还需要掌握化学知识来冲洗底片,数码相机出现后,你只需要掌握光学的相关参数即可,而到了近几年,手机优秀的算法和高度自动化的操作让大部分用户甚至无需透彻理解相关参数就可以拍摄出一些精彩而动人的照片,于是手机摄影变得更专注于照片内容。

掌握大量的知识是一个可选项,用于提升你的能力,但是时代变了,聚焦于想法成了新的可选项,未来的艺术创作者如果不注重想法,而是将创作视为专业技术和陈腐技巧的极致追求,自动化、直觉化的工具会在某些时刻将缺乏专业技术却又才华横溢的人抬升到接近从业者的位置,让那些无趣的技术高手像是披了一层皇帝的新装。

平面设计必备的三大软件设计教程(简单几步这几款)(1)

另外我的一个想法可能与多数人不太一样:我不认为入门设计、甚至一些学习过设计理论的人就应该直接进入那种直指本质的实践当中,特别考虑到有的学院派高分低能,这种显然是知识过剩的产物,一个二三十岁的精神小伙就开始看似看透了设计的本质、开始吃素、开始极简,这本身似乎就有些让我困惑,真正开创流派的人凤毛麟角,不是每个设计师都是命中注定的天才,更不需要成为乔布斯或者某某大师的复刻,做自己喜欢的,到了一定时候真的烦了,才会拥有进阶的实质动力。在这个将先驱者拉低到跟风者,少数派沦为多数人的时代,很多人将自己的迎合和追求混淆,将克制与刻意混淆,其实我理解的克制是不需要,不是坚决不。

之前写了一篇移动端制作设计感内容的教程,为了降低门槛将 App 的数量限制在了三四款,但其实我真的很想和大家分享一些非常有趣的移动端设计和后期 App,所以我专门写了这篇,将一些高度自动化的 App 分享出来,让那些或普通或渺小的非精英人士获得平时难以获得、但做任何事情都最为重要的东西:成就感!我更期待,你的想法令你使用的工具升值,而不是工具让你的想法升值。

温馨提示:本人不是摄影师,更不是设计师,仅仅三线城市普通网管一个,水平极其有限,本文完全使用 iOS 设备完成,所有图片包括产品拍摄、素材和图像视频类 App 所制作的最终成品都使用 iPhone 拍摄、iPad 制作。

Assembly

Union 开发商制作的矢量图 App,对于新手非常友好,但同时可定制化程度也不差,许多更高级的定制化功能都在不需要时隐藏,在需要时才会出现,所以兼顾了快速上手和半专业设计。当你长按给出的贴纸模板后,可以将模板拆分成一个个小图形,在小图形上依然可以修改形状,也可以利用基本图形重新组合。

平面设计必备的三大软件设计教程(简单几步这几款)(2)

感觉这款 App 设计既可以让小孩都能玩得转,也可以作为设计师的辅助工具。下面这张是我刚玩半小时弄出来的成果。

样例:

平面设计必备的三大软件设计教程(简单几步这几款)(3)

使用本 App 制作

LogoShop

个人觉得这款 App 比起做 Logo 更适合的是给自己做头像,喜欢换头像的朋友有福了,免费的模板就够你用好几个月,如果觉得收费的不可,直接截图就白嫖了哈哈。

同时编辑功能对不会 PS 的用户也非常友好,提供了大量非常优质的模板,并可以对其中的细节进行编辑,其中比较不错的是可以给图形和文字一键加入内嵌纹理,这个用专业工具反而有些繁琐,用这个 App 也可以做到概念的快速预览。

平面设计必备的三大软件设计教程(简单几步这几款)(4)

并且这款 App 有图层功能,这足够你做一些初级的设计。不过,这款 App 定制化的程度稍有欠缺,譬如阴影是没有的。

样例:

平面设计必备的三大软件设计教程(简单几步这几款)(5)

Threedi

很早就想推荐这款 App,一直以来,在体量庞大的 App Store 上竟然没有找到 Threedi 的替代品,这款 App 可能是目前 iOS 上最好的 3D 字体软件,也可能是移动端最好的 3D 字体 App,可供调整的效果比较全面。

这款 App 最特别之处是不仅是对字体包括正面侧面和倒角的颜色进行分别调整,而且,它还可以模拟实时光效,并且有像反光材质、光线漫反射等更为精细化的调整选项,随着手机性能的不断增强,将来的后期 App 中会出现越来越多和 Threedi 相似的 3D 建模渲染类特效后期软件,就像电脑建模软件一样。

平面设计必备的三大软件设计教程(简单几步这几款)(6)

这款 App 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输出的字体分辨率低,希望开发者在后续的版本更新一下。

这款 App 昭示了未来手机摄影可能出现的超现实创作工具的雏形。

样例:

平面设计必备的三大软件设计教程(简单几步这几款)(7)

手机拍摄

Canva

Canva 是一个创始于澳大利亚的在线设计平台,包括网页版、移动端 App,和微信小程序,并且已经深度本地化。官方宣称拥有 5000 万版权图片及插画素材、6 万设计模板、1000 款中英文字体,实际体验后确实感受到了素材库的庞大,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模板的质与量都是非常可观的,个人使用几乎全部免费,就算是商用也只需要支付极低的费用。

大多数人初次体验可能感受不到 Canva 的强大,因为其设计遵循移动端的简洁、高效,所以你可能会觉得编辑界面太简单了,但是实际上很多实用的功能选项(比如抠图和特效)其实都会在你点击对应模块后才会一一显示。

平面设计必备的三大软件设计教程(简单几步这几款)(8)

在版权内容方面,Canva 也有一定的先天优势,它收购了全球最大两家免费可商用图库 Pexels 和 Pixabay。大量版权内容,让你用上高质量的素材字体,并且用得放心。

Canva App 我很早就开始使用,不过我个人比较推荐网页版,因为功能更为全面。

但也必须看到这类软件「降低学习成本」的另一面:那就是可能导致内容的同质化。所以提供大量的模板和素材能够很好地平衡这一点,而这一点 Canva 无疑做得十分令人满意,基本上可以满足大多数人日常的的设计需求(比如做海报 PPT)。

样例:

平面设计必备的三大软件设计教程(简单几步这几款)(9)

手机拍摄

平面设计必备的三大软件设计教程(简单几步这几款)(10)

手机拍摄

平面设计必备的三大软件设计教程(简单几步这几款)(11)

本文的题图也是用这款软件的网页版制作的。

Tangled FX

属于一款老牌应用了,记得 iPhone 4 的时代就已经存在,不过由于这款 App 的不可替代,官方坚持更新支持了 iOS12 以上的系统。其实现的效果非常醒目,它可以将普通的照片重新用线条表现出来,仿佛使用毛发编织出来的图案。

平面设计必备的三大软件设计教程(简单几步这几款)(12)

虽然是同一种风格,但是有大量可调节选项,经过调试有些效果能产生立体感,譬如这张我用一张手机拍摄的吸猫照导入、经过一番调试之后输出的效果。

样例:

平面设计必备的三大软件设计教程(简单几步这几款)(13)

SLMMSK

这款 App 是世界第一款「反对自拍」的相机,简称「反自拍」App,能够自动检测人脸,通过让画面噪点增多、增加覆盖挡住面部、视觉扭曲、添加大号 emoji 等恶搞的方式挡住人脸,让你自拍不露脸。其中的效果则吸收了所谓的「故障艺术」。这款软件充满了反主流的味道。

平面设计必备的三大软件设计教程(简单几步这几款)(14)

百度可以查到这款 App 的 Android 版,有兴趣可以玩玩。

样例:

平面设计必备的三大软件设计教程(简单几步这几款)(15)

Glitché

前一款 App 开发商的又一力作!这款 App 可以对你手机中拍录的照片和视频进行失真化的处理,通过打造一种肢解、破碎、重组、曝光过度等多种方式来为图像营造一种新的艺术风格。

而提供的每一种效果都与电子故障的不同类型一一对应,软件的名称 Glitché 源于一种叫 Glitch Art 的「故障艺术」,这种艺术风格的早期作品可以追溯到 1935 年,厄瓜多尔甚至出现过一家名为 Glitch Bar 的酒吧… 其室内设计和装潢均使用了大量的故障艺术元素。

这款 App 提供了包括 VHS 摄像机、扫描仪、老电视在内的 30 多种拟真故障效果,让你的照片、视频瞬间艺术化。同时这款应用还支持特效处理后的 GIF 动图导出功能哦。

平面设计必备的三大软件设计教程(简单几步这几款)(16)

只有打开这款 App 亲自体验才知其妙,每一种「故障」都让你感受到电子时代的迷幻质感,对这款 App 善加利用,可以实现 PS 类甚至 AE 软件短时间很难实现的效果,如果结合其他移动端 App 还可以作为图片的局部设计元素,实现一些如下面第二组图的效果。

样本:

平面设计必备的三大软件设计教程(简单几步这几款)(17)

平面设计必备的三大软件设计教程(简单几步这几款)(18)

移动端后期

一些思考

到这里我觉得我终于有一丝资格(或者完全没有但仍要坚持表达)回答一下文章开头的问题:设计是一种只适合专业人士的事物吗?

我个人的回答是:不!

平凡的生活中处处有设计:你斟字酌句给暗恋的对象写的诗,字里行间都是语言的设计;你尝试做出一盘色香问俱全的菜,是味觉和视觉的双重设计;你降生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上,怎么生存、生活、突破环境的局限、超越自我,化繁为简,是对自己的内在和外在的设计。美的原理是相通的,每个人都有创造美的权利,而这世界所有的专业都是起源于意外。可能目前来说,你靠着感觉做的设计仍很初级,没有深刻完整的理论基础,但是在你学习了前人的经验之后,你的进步速度会比缺乏天赋的从业者更快,一般而言,用直觉主导的人也不易遗忘最初的反叛精神,更具创造力,拥有一针见血的洞察力。相反,往往正是因为过度的学习,才导致跳出现有框架体系的恐惧感。所以不要将天赋留给那些未必比你更有天分的专家手上,试试看,万一阻碍你的只是技术呢?

必须承认,利用移动端工具的创作者面临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高度自动所带来的同质化。

我相信摆脱它的唯一办法仍是想法,即便在有限的编辑选项中,也只有创造力能够脱颖而出,我记得前不久的一则新闻:游戏《GTA 5》里有一种「子弹画」艺术,由于内存的限制,弹孔的数量有一定限制,并且还会受到 NPC 活动的影响,但是在这种基本无解的限制下,有一些游戏玩家依然找到了绘画的方法,用子弹在墙上打出了大量复杂的画作,这种打破固有机制的行为体现了一种反叛精神,不断恶化的生存环境虽然在威胁着子弹画的未来,但也在不断迫使创作者们想出新的创意。

另外,相信很多使用以上软件的人也不是拿来给别人做商业,耽误不了别人。至于耽误自己的效率?有谁会说画家小时候的瞎涂瞎画耽误了他成为画家呢?练习的时间长,基础就越牢固;失误多,经验就越多,如果生活中的一切爱好都以效率为中心,那没有人会有爱好,没有爱好就开始谈效率,那这样的世界未免太冷酷。退一万步来说,假如我就愿意浪费一些时间呢?成本高不高还不都是私人的事。

有的人用高超的技术和强大的工具去工作,这是一种创造…… 有的人把《战争与和平》当冒险小说看…… 有人在口香糖包装说明里悟出了宇宙真理…… 还是那句话:希望你的想法能令你使用的工具升值,而不是工具让你的想法升值。

让这些工具陪你走过人生的一小段,期待你收获了信心、走出新手村之后,带着更饱满的热情去学习专业知识,迎接一个更广阔舞台的召唤。

平面设计必备的三大软件设计教程(简单几步这几款)(19)

人物用 Sketchbook 绘制,波纹用 Glitché 制作

一切工具皆是创作者的倒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