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打算把之前的教学经验作为公众号的主要内容,有这么一些原因:

太多的朋友来问我:哪里的培训班好,哪个老师好,什么时候该学什么等等等等太多的和数学教学相关的问题。

讲道理,哪个机构好,哪个机构不好,哪个老师好,哪个老师不好,这个真的是相对的。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娃,自控能力相当差,外界的影响占了很大的因素。所谓的好老师、差老师,那也只是统计意义下的,具体到个人我真的没法建议。一个老师的好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娃对老师的喜欢程度,喜欢他就听得进,不喜欢就是听不进,管你教授院士都没用。所以以后这个问题真的别再问其他人,没人能给出答案。如果一个老师没什么名字,但是娃就是喜欢,说什么听什么,那就是好老师。所谓众口难调,甲之砒霜乙之蜜糖,名气大的老师适合娃的可能性当然会高一些,不过也并非绝对,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我写这个系列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广大的家长在孩子的数学教育上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现在的家长的知识层次比起二三十年前那是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但是缺乏教学的技能。其实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再好的老师面对几十个学生也是照顾不过来的,但是你!可!以!啊!

顺便提一下我个人的一个观点,如果为了升学要学奥数,建议最早从四年级开始,如果孩子是这块料,四年级也学得出来,不是那块料,太小的时候就毁了学习数学兴趣,那以后真的就很难救回来。但是一些培养兴趣的活儿可以从读小学就开始做起来。比如数独、算24之类的数字游戏。至于初高中奥数,如果不是为了自主招生需求的话,也确实没必要学。如果要学,也尽量在不影响或者较少影响其他科目成绩的前提下进行。

反正你一直看我写的东西,一来是可以提升自己的数学教学技能。我并不打算写一些直接给娃看的东西,我的目标是把你们家长教会怎么教娃,并且告诉你们在什么阶段该掌握什么,什么内容重要,这个比直接教娃效果要好,毕竟虎妈虎爸才是熊孩子进步最大的动力(好像有哪里不对)。。。

另一个方面,看完了这些,有助于提升你们找老师的品味,回头不至于那么容易被培训机构忽悠,能更好地甄别什么是好的数学老师,什么是糟糕的数学老师。

总而言之就是希望能帮助到在数学苦海里曾经翻腾过十多年以为上岸了发现扑通又回去了的家长们。。。

好了,接着上一期的计算讲。为什么贼老师这么强调计算?

——因为见了太多计算不好而吃亏的娃。

中高考数学都只有两个小时的时间,因此在规定时间内把题目做完必然要靠熟练的计算,否则一切免谈。但是计算能力并不是随着年纪的增长而自然增长的,也是需要通过一定的训练才能得到的,所以在这里必须要特别进行强调。

事实上,平方表的背诵可以从三下或者四上开始,这个时候记忆力也好,也有一定计算的基础了,当然再大一点也没问题,小学都来得及,但是太小了不好。一定要循序渐进,切勿操之过急,不要觉得自家孩子是天才,大部分的孩子都是平凡人。你对孩子有多高的期望先看看自己当年学数学是个啥样,再看看你的另一半,就算是基因突变还有好和坏两个方向呢,所以要平常心。

平方表背了以后具体怎么用呢?

我们都知道初中有个平方差公式吧。就是a^2-b^2=(a-b)(a b).背完了平方表以后,两位数乘以两位数就从乘法变成减法了。

比如51*31=?

这里分成两步走。

首先(51 31)/2=41,也就是把原式变成(41 10)*(41-10)来做,这样41^2我们背出来就是1681,10的平方是100,答案就是1581.

有没有觉得很快?

这就是为什么要让你们强迫孩子去死记硬背而不要找规律,背的越熟,这个过程的时间就可以缩的越短。

有细心的家长问了,那如果两个数之和是奇数怎么办?比如47*18?

很简单啊。。。

47=46 1

46*18按前面的方法得到828,加18就是846了。。。

完美。

怎么提高小孩的计算能力(如何提高孩子的计算能力)(1)

哦,突然想起来网上有一个视频很红,就是教你画线法来计算的,就像这种:

怎么提高小孩的计算能力(如何提高孩子的计算能力)(2)

嗯,完全没有卵用,比列算式还麻烦,无非就是个噱头。

最后说一下珠心算。珠心算学一点当然是好的,但是不要花太多的时间,能做到两位数乘三位数不打草稿就足够了,可以quit了,学太多的珠心算技巧对于以后的计算能力并没有本质上的帮助,而且要练到很高的水平花的时间太多,不值得。

今天的课先讲到这里,有缘的话下次继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