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木工爱好者都应该有自己的木工桌,就是这个东西:

水泥桌做多厚合适(6千字讲透木工桌)(1)

它有几大好处:首先是可以站立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疲劳;其次它通常都会有一个相对结实的桌面,你可以在上面完成包括砍砸在内的绝大多数暴力操作;第三,它通常都会备有一个或多个重型夹钳,可以将工件牢牢地固定住,既便于操作,又保证了安全。

看到这里,估计马上就会有人跳出来反对了:那个谁谁就没有木工桌,只靠一条板凳,照样干了一辈子的木匠!

水泥桌做多厚合适(6千字讲透木工桌)(2)

这里先解释一下:木工工具的简繁之争由来已久,木工桌与条凳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我认为,要在这个领域里得出正确的结论,争论双方先要搞懂三个问题:

一是中式推刨的使用方式与工作台之间的关系;

二是传统木匠的游动性对木工工具的影响;

三是职业与业余爱好之间的本质区别。

这些问题说来话长,我们放在最后解释。好了,我们说回木工桌。

中国人跨着条凳,日本人搂着刨台,所以现代木工桌完全是一种西方舶来品,这是木工领域最大的手动工具,没有之一。目前,主流的西式木工桌有四种主要类型:传统欧式、英式、法式,以及来历不明的摩拉维亚式木工桌。

水泥桌做多厚合适(6千字讲透木工桌)(3)

在介绍完这四种木工桌后,我们最后再简单聊一下中式的条凳和日式的刨台。弄明白每种木工桌台的特点,木工爱好者就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制作。好了,废话不多说,我们进入正文。

一、西式木工桌的四种主要类型

1、传统欧式木工桌(European Bench

传统欧式木式桌(European Bench或Eoro bench),因为多见于19世纪之前的北欧、德国的家具商,因此又被称为Cabinetmaker`s Bench(家具商木工桌)或scandinavian workbench(北欧木工桌)。但常用的还是传统欧式这个名字,为了描述方便,我们也遵照这个叫法。

水泥桌做多厚合适(6千字讲透木工桌)(4)

Målilla Hyvelbänkar于 1950 年代建造的传统瑞典工作台

传统欧式木工桌有两个桌钳,一个是框形主钳,同时还有一个巨大的L型尾钳,这是传统欧式木工桌最明显的特征。这种木工桌的使用历史较久远,在前工业时代,桌钳通常采用木螺杆作为夹持力的保证。

水泥桌做多厚合适(6千字讲透木工桌)(5)

在辅助件齐合的情况下,传统欧式木工桌几乎能胜任所有基本木工操作,包括木板的平面刨光、立面刨光、端头刨光和切割、横截、竖截,厚重的桌面可以承受大力敲击,巨大的尾钳可以提供较大的夹紧力,可以在木器总装时提供夹持力辅助。

水泥桌做多厚合适(6千字讲透木工桌)(6)

传统欧式木工桌通常会在桌面设置一个较大的工具收纳槽,在进行组装作业时,就不会被随手放置的工具所影响。

水泥桌做多厚合适(6千字讲透木工桌)(7)

传统欧式木工桌的问题也很明显:首先,除了四只正常桌腿以外,还需要格外设置一只桌腿用来支撑主钳的外框,这显得既麻烦又没有必要;其次是巨大的尾钳需要一只很长的螺杆来操控,除了自制,通常买不到这么合适的配件。为了避免这两个麻烦,木工爱好者们通常会将传统欧式木工桌的两个台钳更换成更容易制作的平口夹钳。

水泥桌做多厚合适(6千字讲透木工桌)(8)

2、英式木工桌(Nicholson Bench)

因其最早于1812年出现于彼得·尼克尔森(Peter Nicholson) 所著的《Mechanic's Companion(机械伴侣)》一书中,所以这种木工桌又被称为尼克尔森木工桌(Nicholson Bench)。

水泥桌做多厚合适(6千字讲透木工桌)(9)

在所有木工桌中,尼克尔森木工桌应该算是制作成本最低的一种了。它没有厚重的桌面,也没有复杂的桌钳,甚至有的连一个桌钳也没有。桌体采用木板制作成框形箱体,内部用横向木板进行加强。

水泥桌做多厚合适(6千字讲透木工桌)(10)

没有桌钳的尼克尔森木工桌,其夹持功能由遍布全身的孔洞以及与之配套的桌狗来实现。

水泥桌做多厚合适(6千字讲透木工桌)(11)

水泥桌做多厚合适(6千字讲透木工桌)(12)

但这样毕竟不方便,因此许多木工爱好者在制作尼克尔森木工桌的时候,都会为其安装上桌钳或是腿钳。

水泥桌做多厚合适(6千字讲透木工桌)(13)

当然,作为一款廉价的木工桌,尼克尔森木工桌也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来自于宽大的边板,这会导致木工操作中最常用的桌边夹持法在这里无法实现。

水泥桌做多厚合适(6千字讲透木工桌)(14)

同时,过于廉价的用料,导致了这种木工桌的使用寿命偏短,旧桌子的收藏价值偏低。这也是为什么古董工具市场上很少见到这种木工桌的原因之一。

3、法式木工桌(Roubo Bench)

法式木工桌这个名字可能很少有人知道,但提起鲁博木工桌(Roubo Bench),估计知道的人就多了。与英式尼克尔森木工桌一样,法国18世纪木匠作家安德烈·雅克布·鲁博(André Jacob Roubo),在其不朽的巨著《L'Art du Menuisier(木匠艺术)》中,用插图的方式记录了这种木工桌的外观,roubo木工桌因此而得名。

水泥桌做多厚合适(6千字讲透木工桌)(15)

这种木工桌具有十分鲜明的特征:一个巨大的腿钳,内滑式的尾钳,以及可以左右拉动的承接板。

水泥桌做多厚合适(6千字讲透木工桌)(16)

roubo木工桌是所有木工桌中制造成本最高的。桌面达到10公分(4英寸),通常是采用10公分宽的厚木板立着拼成。标准桌腿截面为9乘13公分。常见用料是榉木,木材成本在3000元人民币以上。比木料更贵的是种类繁多的配套五金,按照品牌不同,全套从数千元到上万元人民币不等。

水泥桌做多厚合适(6千字讲透木工桌)(17)

由于设计得十分有格调,因此稍用点心思,鲁博木工桌就会产生出一些令人惊艳的变化,但相应的,也会带来一定的成本增加。

水泥桌做多厚合适(6千字讲透木工桌)(18)

国内木友也有过非常杰出的鲁博木工桌作品。比如我们曾经介绍过的用非洲檀香木制作的一款。

水泥桌做多厚合适(6千字讲透木工桌)(19)

这种木工桌的缺点估计大家也看出来了,首先是制作相对复杂,这种木工桌需要制作几种榫卯,比如燕尾直接和半暗燕尾榫,要一定的木工技术打底;其次是成本较高,制作周期较长。不过,在有充足的预算,水平也足够的情况下,没有什么会比一张漂亮的鲁博木工桌更能彰显木工房的格调了。

4、摩拉维亚木工桌(Moravian bench)

关于摩拉维亚木工桌的来历,我查了好久也没有查出个子丑寅卯来,只知道最早的一张摩拉维亚木桌实物保存在北卡罗来纳州旧塞勒姆博物馆中,于1800年由威尔·迈尔斯 (Will Myers)制作。

水泥桌做多厚合适(6千字讲透木工桌)(20)

这种木工桌最大的特征是具有左右叉开的桌腿,以及用木楔固定的连接方式。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这种桌子是为移动工作而设计。通常情况下,可以不使用任何工具,在几分钟内将一只完成的桌子拆成零件。

水泥桌做多厚合适(6千字讲透木工桌)(21)

虽然叉开的桌腿使得摩拉维亚木工桌更加稳定,但是由于活楔连接方式的先天不足,经过多次拆卸后,难免会带来间隙过大的问题。另外,由于腿子是向两边叉开的,因此在制作时需要更多的计算,制作难度更高,因此对手艺的要求也更高。

5、小结

上面我们简单介绍了四种主流木工桌样式:传统欧式、英式(尼克尔森)、法式(鲁博),以及专为移动而生的摩拉维亚木工桌,可以看到,正像其鲜明的特点一样,这四种木工桌的优缺点同样十分明显。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木工爱好者们通常会将各种木工桌进行杂交融合,从而创造出一些木工桌的新物种出来。

比如将尼克尔森式与摩拉维亚式相融合:

水泥桌做多厚合适(6千字讲透木工桌)(22)

或者将传统欧式与鲁博木工桌相融合:

水泥桌做多厚合适(6千字讲透木工桌)(23)

也有乍一看啥都像,再一看啥都不像的物种:

水泥桌做多厚合适(6千字讲透木工桌)(24)

但在诸多改进型木工桌中,最常见的是在桌下设置收纳柜,毕竟桌下的空间着实不小,就这么浪费实在有点可惜。

水泥桌做多厚合适(6千字讲透木工桌)(25)

水泥桌做多厚合适(6千字讲透木工桌)(26)

水泥桌做多厚合适(6千字讲透木工桌)(27)

二、桌钳

西方木工桌历史其实并不算长,所有采用金属丝杠配件的,都是工业革命之后的产物。在这之前,木工桌通常是采用木螺杆来实现夹持功能的,但这也是最近几百年的事,再往前追溯,那就只能用条凳和条案了。在西方木工史研究圈,罗马木工长凳可是一个热门话题。

水泥桌做多厚合适(6千字讲透木工桌)(28)

你看,是不是又回到了我们熟悉的木工世界了呢?从这点上来看,没有机械夹具的英式尼克尔森木工桌,其历史明显要更久远一些,也更符合我们所熟知的简装木匠的刻板印象。

抛开了各类型木工桌的文化属性不谈,如果单纯从工具角度来阐释木工桌,那无非是一张结实耐用的桌子,再加上几只设计合理的桌钳而已。所以,我们再简单介绍一下现代木工桌常用的几种桌钳设计。

水泥桌做多厚合适(6千字讲透木工桌)(29)

这是最普通的平口桌钳,英文名Face Vise。它由一套金属钳架和木质钳口组成。这种桌钳很容易买到,价格低廉,制作也相对容易,也是最常见的一种。一般按照宽度来区别,比如7寸、10寸等。但市面上这种钳子的质量良莠不齐,以前曾经写过一篇测评的文章,大家可以到我主页爬楼,这里就不重复了。

水泥桌做多厚合适(6千字讲透木工桌)(30)

这是快速桌钳,英文名:Cast Iron Vise。其下部有一个释放钮,扳动它可以实现不旋转手柄而快速拉开或关闭钳口。这种钳子安装极为简便,但价格要稍高一些。另外,这种桌钳上沿与安装底板间的距离是固定的,因此需要桌子有一定的厚度。

水泥桌做多厚合适(6千字讲透木工桌)(31)

这是木模工专用桌钳,英文名:Pattern Maker’s Vice。这种桌钳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实现360度旋转,以方便木工进行精细化的操作。不过这种钳子国内很难找到,目前仅见的几只都是挂在二手平台上的一汽生产的老货,价格不菲。

水泥桌做多厚合适(6千字讲透木工桌)(32)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相对冷门的桌钳设计。比如上图这个昂贵的链条联动双柄桌钳。以及下图中自制的齿轮联动桌钳等等。

水泥桌做多厚合适(6千字讲透木工桌)(33)

三、木工桌辅助夹具

虽然木工桌为木工作业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这些设计都是针对日常性操作而设计的,对于一些特殊操作,木工桌的便利性就会大打折扣。因此,辅助夹具就应运而生。

水泥桌做多厚合适(6千字讲透木工桌)(34)

水泥桌做多厚合适(6千字讲透木工桌)(35)

对常见的是这种被称为“Moxon Vise”的夹具。它能实现较宽板材的直立夹持,在制作燕尾榫时十分方便。

水泥桌做多厚合适(6千字讲透木工桌)(36)

这种夹具叫“Benchcrafted Hi Vise”,号称是最好的桌上型夹具。它最大的特点是突出于桌面,可以十分方便地使用鸟刨或拉刀等双手后拉式工具。

水泥桌做多厚合适(6千字讲透木工桌)(37)

这种夹具名叫“Miter Jack”,它是由法国“La Forge Royale”公司于20世纪初设计制造的,被认为是最好用的斜接夹钳。大家感兴趣的话,以后找时间弄个视频专门介绍一下。

水泥桌做多厚合适(6千字讲透木工桌)(38)

这是一种丹麦特有的传统便携式木工桌,当地人称之为“Milkmans Workbench”,据说有几百年的应用历史了。这种工作台十分小巧,甚至可以固定在厨房里工作。但麻雀虽小却功能齐全,一个标准木工桌具有功能,它基本都能实现。

除此之外,爱好者们还会根据需求制作一些专用夹具。本文之所以在有限的篇幅内,尽可能全面的介绍木工桌及配套夹具,本意就是想增长一下木工爱好者们的见识,以便在需要的时候有更多的选择。

水泥桌做多厚合适(6千字讲透木工桌)(39)

通过上面的介绍,现在大家应该形成一个认知标准了,那就是一个便捷高效并兼顾格调的木工桌,应该是样式美观,辅件齐全的。它不一定非得遵照某种限定样式,可以集多种木工桌的优点,最大限度体现使用者的习惯。比如下面这张桌子,既有传统欧式的桌钳设计,又安装了鲁博木工桌的滑动承接板,还在另一边设计了英式尼克尔森木工桌的宽大裙边。这种做法非常值得大家学习借鉴。

水泥桌做多厚合适(6千字讲透木工桌)(40)

四、中式传统木工操作台

讲了半天的西式木工桌后,我们再简单聊一下中式传统木工的操作台。在进入正题之前,我们要先明确几个事实:

第一、中式推刨是一种适合在正后方操作的工具,并不适合木工桌的侧身操作习惯;

第二、多数传统木工是吃百家饭的,没有使用重型木工桌的条件,也没那个需求;

第三、职业木工不需要木工桌,不代表业余爱好者不需要。这里涉及到职业与兴趣之间在本质上的差异,我们放在后边讲。

我们从中式推刨的使用方法开始逐条解释。

水泥桌做多厚合适(6千字讲透木工桌)(41)

中式推刨不适合西式木工桌,这是论坛的挽山师兄提出来的理论,我深以为然。作为一种双臂同时用力,又对双臂施力有极高平衡要求的工具,即使是在正后方使用,也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才能熟练掌握。

水泥桌做多厚合适(6千字讲透木工桌)(42)

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场景:站在高达70公分的木工桌边上,为了维持双臂的平衡用力,上身必然要尽量地向桌中间倾斜,只能将人弯成十分别扭的S形姿势。据挽山师兄讲,他曾经见过一个老木匠,身体在腰部转了一个弯,整个人就像一个数字5的样子。

水泥桌做多厚合适(6千字讲透木工桌)(43)

那么,中式木工的传统做法是什么样呢?

水泥桌做多厚合适(6千字讲透木工桌)(44)

这是论坛前辈“艺海同道”老师傅的工作场景,他是家传的手艺,祖上开过广式家具作坊。他的工作台是一只前低后高的长凳。俗话说“低头刨子抬头锯”,讲的就是这个场景。

水泥桌做多厚合适(6千字讲透木工桌)(45)

这是澳大利亚墨尔本中国博物馆展示的中式木工所用的斜凳,旁边是中国木工制作的柜子,背景图取自1867 年 3 月《Illustrated Australian News for Home Readers(家庭读者的澳大利亚新闻画报)》,作者弗雷德里克·格罗斯 (Frederick Grosse) ,图画上描述了1867 年左右在翡翠山(南墨尔本)小伯利街作坊里的一群中国木匠。

水泥桌做多厚合适(6千字讲透木工桌)(46)

除了外部证据以外,我们在观察一些老照片时,也能推断出许多问题。

水泥桌做多厚合适(6千字讲透木工桌)(47)

右边这位是1900年左右北京城里的一位木匠,他的工具是用锛子扛在肩上的,这是民间游村木匠对工具的一种常见携带方法。老匠人刘勇先生在《北京传统民宅与木工匠作》一书中也提到过,木匠不会随便浪费东家木料来制作工作台。传统木匠在工作时,要么会随身携带一只条凳,要么会在台阶上横一块木板来当作工作台。

水泥桌做多厚合适(6千字讲透木工桌)(48)

上图展示了1900年左右四位木匠的工作状态,虽然有明显的摆拍痕迹,但条凳作为主要道具,在画面中还是十分显眼的。

水泥桌做多厚合适(6千字讲透木工桌)(49)

这是建国早期的一间木工车间,桌子很多,难得的是可以看到设置有简单的腿钳。但即使这样,房间里的多数人还是习惯在凳子上操作。最远处的那位工人应该是操作刨子,但可以看到木料是垂直于桌子长边的,而人则站在木料的正后方进行操作。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木工没有木工桌这事,既有工具使用方面的原因,也有应用场景方面的限制,不能用简单的一句“不用就是厉害”来作出结论。

那么,木工爱好者为什么必须要有自己的木工桌呢?这就要涉及到木匠与爱好者之间的本质差别了。

木匠本质上是以木器制作为职业的劳动者,木工是他们的本职工作。我曾经多次解释过,工作是在别人指定的时间,到别人指定的地点,从事别人指定的事情,本质上是用时间和技能来换取金钱,其追求的目的是效益,即付出的成本与取得的收益之间的差额。时间成本是成本,工具成本也是成本。比如日入一块钱的情况下,他们通常不会用一百块钱来制作一张平时很少能用到的木工桌。与之相比,十块钱的条凳的性价比要高出许多。

木工爱好者同样是一群从事木器制作的劳动者。但不同的是,他们从事这项活动的动因完全出于兴趣。兴趣是什么?是在自由决定的时间里,从事自由意志决定的活动,用句大白话来说就是: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其追求的是成就感,即马斯洛金字塔最顶尖的那种自我实现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在现代人眼中,“买买买”也是一种兴趣活动的重要部分之一,甚至没有之一,于是就产生了工具党这一群体。在这种心理驱使之下,花一大笔钱制作一只不舍得用的木工桌也就不足为奇了。

五、日式木工工作台

最后聊一下日式木工工作台。传统日本木工具在制作小件家具(指物)上十分顺手,对此我深有体会。所谓的“指物”家具,通常也只有一二尺高。由于木作尺寸很小,日本木匠们普遍会采用坐式操作,其工具多数也是为坐着操作而设计。这时候,他们的面前一般会摆放一张刨台,这种刨台被称为“鉋掛け台”。

水泥桌做多厚合适(6千字讲透木工桌)(50)

日式刨台结构相对简单,主体是一块有一定厚度的平整木板,底面用穿带的方式安装两条木方当作支脚,靠近身体的一边穿有两块可以上下移动的顶木,在刨削时用来限制木板的移动,相当于中式木工的撞头。

水泥桌做多厚合适(6千字讲透木工桌)(51)

为了适应用不同的操作,还会配有处理端面的“木端擦り台”,和用来制作斜口的“木口削り台”。

水泥桌做多厚合适(6千字讲透木工桌)(52)

水泥桌做多厚合适(6千字讲透木工桌)(53)

六、尾声

终于到结尾了,回顾全篇,乱七八糟地聊了三个话题:一是西式木工桌有四种主要类型;二是常用的台钳种类;三是介绍了中式木工及日式木工工作台的传统用法,在这里顺带着夹了一些私货,简单聊了一些对中式传统木工的一些看法,不一定正确,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本文话题很杂,但篇幅有限,因此一些内容难免流于形式,随后我会以此文案为基础,制作一期长视频,更加直观的聊一下木工桌的话题,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提前关注一下。


好了,关于木工桌的话题就先聊到这里。我是爱侃木头的老严,关注我,一起了解木头背后的故事。

谢谢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