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之心理决定论原则(精神分析心理学的诠释)(1)

【《精神分析心理学》的诠释(9)】

一、自由联想

精神分析临床治疗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就是自由联想,这一技术在探索潜意识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所以对自由联想内涵的理解和应用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精神分析的必经之路。从自由联想的由来,到自由联想在临床中的应用,都揭示了自由联想的自主性以及其中的转化意味。

自由联想技术是弗洛伊德在通过治疗他的病人安娜·O的时候,由他的病人提出、并由弗洛伊德本人发展出来的技术。1880年至1882年期间,弗洛伊德的挚友布洛伊尔对安娜·O进行治疗,布洛伊尔第一次接触这个女病人的时候,她的临床症状非常复杂,但偶然在一次观察中,布洛伊尔发现,如果能使她用言语表达出她在病症发作时的那些幻想,就能祛除她错乱的意识状态。后来布洛伊尔由于种种原因将安娜·O转介给了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沿用了这个被安娜·O称为的“扫烟囱”的技术,最后发展为自由联想技术。

弗洛伊德认为过去的经历导致压抑,所以需要通过自由联想的方式,绕过意识,打开无意识的大门。不过弗洛伊德对自由联想在释梦中的应用,更容易接近一个人的情结,而不一定围绕梦来进行。

自由联想是让来访者在一个比较安静和光线适当的房间内,躺在沙发床上随意进行联想。心理治疗师则坐在来访者身后,倾听他的讲话。

事前要让来访者打消一切顾虑,想到什么就讲什么,治疗师对谈话内容保证为他保密。鼓励来访者按原始的想法讲出来,不要怕难为情或怕人们感到荒谬奇怪而有意加以修改。因为越是荒唐或不好意思讲出来的东西,越是最有意义的,同时也对治疗方面的价值最大。

在进行自由联想时要以来访者为主,治疗师不要随意打断他的话,当然在必要时,治疗师可以进行适当的引导。一般来说,治疗师往往鼓励来访者回忆从童年起所遭遇到的一切经历或精神创伤与挫折,从中发现那些与病情有关的心理因素。自由联想法的最终目的,是发掘来访者压抑在潜意识内的致病情结或矛盾冲突,把他们带到意识层面,使来访者对此有所领悟,并重新建立现实性的健康心理。

自由联想法的疗程很长,一般要进行几十次,持续时间约几个月或半年以上(每周1至2次),不能只进行几次就完全解决问题。因此事先应向来访者说明这点而取得较好的合作。在治疗过程中,也可能会发生阻抗、移情或反复现象。要鼓励来访者坚定信心,以达到彻底解决其心理症结而痊愈的目的。

二、释梦

历古至今,学者们对梦的诠释不尽相同。而弗洛伊德的梦理论是他全部学说最有价值的部分之一,这一学说对于反对封建迷信,对于人类认识自我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愿望的满足”。他尝试通过潜意识来解决各部分的冲突。不过,由于潜意识中的信息不受拘束,通常让人难堪,潜意识中的“稽察者”不允许它未经改变就进入意识。在梦中,潜意识比清醒时放松了此项职责,但是仍然在关注,于是潜意识被扭曲其意义,以通过审查。同样,梦中的形象通常并非它们显现的样子,需要用潜意识的结构进行更深的解释。

首先,弗洛伊德认为梦是一种心理现象,是有其生理基础和物质动因的,是人自身本能欲望的一种满足。他把梦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并卓有成就。通过梦,透视人们无意识心灵深处的精神病源。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过程分成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他说在梦中原发性心理占据主要部分。这时候,在正常状况下抑制着原发性心理的“自我”处于相对沉寂状态,所以原发性心理才得以冲破“自我”的监督而自由自在地活动起来。可是,“自我的相对沉寂”不同于“完全沉寂”。如果“自我”真的处于完全沉寂状态,睡眠时将不会有梦。他说,往往是在“自我”处于浑浑噩噩状态下,就是既要休息又得不到休息的时候,被“自我”压抑的原发性心理,即“潜意识”才开始活动。

在弗洛伊德看来,梦是一种愿望的满足,往往是毫无掩饰,极为明显的。例如,一个人吃了咸菜或者吃了很咸的食物,就有可能梦见口渴,或正在喝着一大碗水。而当他惊醒时,发现他确实很渴;又如在梦中看见自己不停地寻找厕所,从梦中醒来发现自己确实很想去厕所。这都是比较明显的例子。但是,梦有时并不这样明显呈现人某种愿望的满足,而是非常隐晦的,同时多数梦表达的是无意识中的某些愿望,这就比较复杂了。有时是通过象征物表达出来的。为了搞清楚是怎样表达某种本能愿望的,弗洛伊德启用了两个概念:即“内隐的梦”和“外显的梦”。那些只有对梦的意念进行分析才能得到和揭示出的内容叫做“内隐的梦”,把梦本身直接表达的内容叫“外显的梦”。弗洛伊德认为,一旦人的意识对梦所表达的愿望有所讳忌时,梦也就有可能采取伪装的形式来满足无意识本能的愿望。他说,我们每个人心灵里,都有两种心理机制:第一种是在梦中出现的内容;第二种则扮演检查者的角色,而形成梦的“改头换面”。凡是我们意识到的内容,都是经过检查机制认可的,否则,无法转化为意识的内容。因此,如果第一个心理机制的内容不能通过第二道检查机制,就必须“伪装”而成为其所能接受的东西。精神分析把这样的东西称为“内隐的梦”。它需要通过精神分析,才能揭示出它究竟隐含什么样的本能欲望的满足。

弗洛伊德对梦的解释不是就其对梦的表面内容作解释,而是探查梦里面所隐藏的思想内容。在弗洛伊德看来,我们用释梦的方法来发现内隐的梦的内容,这种内容就其重要性来说,远远超过外显的梦的内容。因为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梦也是和无意识联系在一起的,它是一种被压抑到无意识深处的愿望的满足,在它通过梦表现出来时常常是经过伪装的。

三、客体

客体这一概念可以说是贯穿了整个精神动力学理论的历史长河,无论是精神分析运动的早期、中期、还是晚期,不同的精神分析理论家都对这一概念依据自己理论的需要做了非常详实的阐述。当然,这里面后来出现的主体间性的理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种客体关系的变种,只是换了一个说法而已,其精髓还是有着精神动力学理论的味道。

像其他重要的精神分析术语一样,“客体”这个词汇也来自弗洛伊德。他可以被称为客体关系理论之父。到了后来梅兰妮·克莱因又在弗洛伊德对客体这一概念阐述的基础上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所以说,在理论界也有一种说法,就是克莱因可以被称为是客体关系之母。因为她的客体关系理论,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加以审视,最为重要的是她通晓了费伦奇和亚布拉罕的理论,巧妙地继承和嫁接了过来,形成了自己的一整套的客体关系理论。

弗洛伊德所说的客体是一个技术上的术语,用来描述力比多投注期望得到满足的场所。这与客体关系理论是不同的,客体关系理论关注的是依恋的客体。所以说,客体关系着重针对的是客体在依恋关系的环境下,早年客体的缺失给个体带来的诸多方面的不适。

弗洛伊德起初在使用客体一词,对婴儿而言,客体指满足需求的事物,对儿童而言,客体一词可与他人互换。客体关系则强调的是指人际关系和人际间的互动。而这种人际关系是塑造个体当前与人们之间的互动情形,不论是真实的或者是幻想的。

客体并不意味着无生命的物体,而是指爱、恨及渴望等带有感情的人性客体,客体关系中的“客体”指的更多的是人类。弗洛伊德的客体指的既是人,也是物。当然,这里面没有一个绝对的界定,只是概念上的划分。

从更深层次来剖析的话,客体这个词,最初是由弗洛伊德所引用的一个技术性字眼,单纯指的是可以去满足某种需求(的东西)。客体关系理论中的客体指的是欲望或行动所指向的某人,一个与“主体”相关联的东西。克莱因同意弗洛伊德所说的人有天生的驱力和本能,包括死本能,而特定的驱力则会有特定的客体。她相信从婴儿的早期起,儿童由于自我心智化程度的不成熟是同时在幻想上以及现实上和外在客体链接着的。婴儿最初的客体关系是与母亲的乳房,之后随着他的心智化程度的提高和逐渐成熟才发展到的是母亲的脸和手以及身体的其他部位。在婴儿的主动幻想中,他们将这些外在的客体,如母亲的脸、手和身体的其他部位,内射或带入到了他们的精神结构中,从而形成了他日后和外部世界建立链接关系的雏形,这或许是适当的,也可能是不适当的,这里需要关注的是主体与客体互动中使客体感受到了什么?

四、曼陀罗

从分析心理学角度看曼陀罗,它认为曼陀罗是自性的象征,与佛教中的自性不同,荣格的自性是一种原型,把各种先天的心理要素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体感,成为潜意识个人化中的核心,类似于人格结构中的凝结核。

从荣格角度上看,曼陀罗是人格核心,是人格发展总的框架,只有自性的种子成熟之后才是曼陀罗。

曼陀罗类似磁化的过程,但是它是朝四个方向的,类似儒家中的“格物致知”,各就各位,摆在合适的位置。如果没有各就各位,就很容易起冲突,例如现实生活中有人会“失眠”,就是因为他们不能在合适的时候做合适的事情。

曼陀罗就是整体在自性的框架下,有一个中心,有时候表现出来,有时候不表现出来,统合成一个很好的结构,这就是从分析心理学角度理解的曼陀罗。

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后的荣格遭遇了生命的瓶颈期,于是他辞去教职,全心专注于内在的修持。每天他都将自己的梦境、思想及所绘制的图加以记录,并顺着内心的冲动,在日记中描绘成圆形图。荣格发现,他所绘的圆形图原来就叫“ManDaLa”(梵语,曼陀罗,亦称轮圆)。

如他所发现的那样,原来我们每一个人的原型都是分裂的,以至于我们需要用“曼陀罗”让它整合起来。而曼陀罗的圆圈和中心的关系,暗示了一种超验的核心。这个核心在各种智慧传承中都体现为完整自性的象征,但不是单个的自我,而是所有具有类似心理或命运、被凝聚在一起的自我。

曼陀罗的能量来自圆满具足而无所欠缺的自然力。透过精密的图腾、坛场能量、几何中的结构奥秘,并且利用色彩的力量,连结内在的圆满力,共同创造强有力的能量圈,将其导引入生命的本体。

荣格在没有了解密宗之前自己也画了曼陀罗的图。可见,曼陀罗是原始意象及原型,属于集体潜意识层面,是人类共同的心理要素,是先天就有的精神的遗传。曼陀罗属于其中一个要素,一种原型。

据荣格自述,大概在1918-1919年,他每天早上都会在记事本中画出一个小的图形,即曼陀罗。荣格认为曼陀罗可以对应自己的内心状态,通过这些图形的帮助可以体察自己心灵的转变,因此曼陀罗的意义是:“开成、转变,内心世界的恒久反应”。换言之,在绘制曼陀罗的过程中,绘制者可以觉察自己内心的变化,进而可以促进心灵的转化和改变。

1927年,荣格做了一个梦,受到这个梦的启迪,他绘制了一个自称为“永恒之窗”的曼陀罗。一年后,他又绘画了一个曼陀罗,其中心是一个金碧辉煌的城堡,这幅曼陀罗很有中国的风格。此后不久,荣格收到了威尔海姆的信,并获得了道家炼丹术的抄本。1928年,荣格在他的这个第二张曼陀罗下面写到:“1928年我作此画时,呈现出金色的坚强城堡——威尔海姆寄给我千年以上的中文原文,那金黄的城堡,即不灭身躯的根源。”

正是在曼陀罗的帮助下,荣格才彻底从与弗洛伊德分手之后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五、炼金术

炼金术是中世纪的一种化学哲学的思想和始祖,是化学的雏形。其目标是通过化学方法将一些基本金属转变为黄金,制造万灵药及制备长生不老药。现在的科学表明这种方法是行不通的。但是直到19世纪之前,炼金术尚未被科学证据所否定。包括牛顿在内的一些著名科学家都曾进行过炼金术尝试。现代化学的出现才使人们对炼金术的可能性产生了怀疑。炼金术曾存在于古巴比伦、古埃及、波斯、古印度、中国、古希腊和古罗马,以及穆斯林文明,然后在欧洲存在直至19世纪——在一个复杂的网络之下跨越了至少2500年。

炼金术心理学或者心理炼金术,是荣格分析心理学最终和最完满的总结与表达。

荣格的炼金术心理学研究,开始于中国道教内丹学的启发。道教内丹学著作《太乙金华养生秘旨》经卫礼贤翻译成《金花的秘密》一书后,为荣格最初理解炼金术开启了大门。荣格藉此开始意识到,炼金术或炼金术神秘语言外表下,隐藏了一种深层心理转化过程。荣格开始把自己后半生的主要研究精力都放在了炼金术上。经过三十年的研究,荣格发现的各种体验,所曾经历过的过程,正对应于那些文献所描述的炼金术的变化过程。炼金术士们的体验在一定意义上便是荣格自己的体验,他们的世界便是自己的世界。炼金术与荣格的分析性心理学以独特的方式不谋而合。

荣格认为:更重要的是炼金术士是一位原始的心理学家。根据这种观点,炼金术的工作所追求的是自性化的象征性黄金,而不是具有世俗价值的金属。据荣格的观点来看,炼金术是一种将无意识的内容提升到有意识中来的努力。

出现在梦中的自性化过程的象征性是一种原型本质的意象,它描述了一个新的人格中心的集体化过程或其形成过程。

梦既有炼金术的象征又有曼陀罗的象征。

如果炼金术思想核心因素是无意识的投射和自性化的历程以及自性的完成,那么我们可以说荣格自从独立思考开始,即与炼金术密法难分难解。我们对他“投射”的梦境、幻境的分析,也当从他的婴儿时期入手。然而,这样的后见之明未免将线拉得太长了。由于荣格总喜欢将一切文化现象拉到分析心理学的显微镜下识别,所以线太长最后一定会乱成一团,分解不开。

所以既然炼金术思想在他生命晚期才告成熟,从务实的角度入手,我们最好还是从他开始意识到炼金术思想与他的心理分析可能密切相关的时期入手。荣格的自传《回忆·梦·思考》提供给了我们需要的材料,他这本著作虽然是私人性的,其内容却处处闪耀着他与伟大概念间的斗争、妥协、和解。像炼金术这种诡异、不登大雅之堂的议题,他的自传却相应地、详尽地提供了打开秘道的钥匙。

荣格借用炼金术的比喻,表达过这样一种观点:“心理学家一旦成功地让自我意识从无意识的污染中解脱出来的话,他要尽力联合的就是灵魂。”

荣格把他对于炼金术的研究与移情结合了起来,描述从移情到转化的过程。这样,移情就不仅仅是一种心理分析的解释方法,而且它具有呈现或接受无意识的滋养,沟通意识与无意识以及结合、整合与转化的功能和作用。从集体无意识和原型的角度,也能赋予移情更多的临床治疗的意义。

沙盘游戏是在荣格分析心理学为基础的框架下应用发展起来的,也把荣格的“炼金术”作为了它的方法论。荣格发现炼金术对于描绘沙游治疗的自性化过程很有帮助,沙盘治疗和炼金术极为雷同。在沙盘治疗刚开始时,许多沙具紊乱地摆放在沙盘中,场景犹如炼金术中的基本元素,“它让我们发现理性创作运行之前的混乱与模糊”。

我们常用“沙里淘金”来形容沙盘游戏治疗。对于我们来说,沙盘中的粒粒沙子,便是我们心理分析炼金术的“原始物质”,而沙子中所包含的心性意义,也正是沙盘游戏治疗的追求。

六、自我(意识)

荣格笔下的自我,被赋予了某种社会价值。他认识到,对于自我的研究是心理学研究的必备要素。他在尝试着对自我的功能作出解释外认识到了自我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价值。因此,自我便成为贯彻荣格理论系统的重要线索,同时起着工具性的作用。

从1907年开始,荣格从他的著作《早发性痴呆的心理学》开始提出了有关自我的本质的问题,这个问题在荣格同时代的精神分析师当中是无人问津的。思考这个“我”的本质与精髓,涉及到深刻的心理学问题,自我的根本是什么?我是谁?荣格说,自我就是意识的中心。

自我是意识的核心,也就是把意识各个方面联系起来的心理部分。意识自我并不是与生俱来的,甚至于整个意识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我们出生后,在社会的影响之下,尤其是我们个人的努力之下才逐渐培养出来的。这个似乎不难理解,我们各种各样的觉知能力、丰富的情感、高度的逻辑思维以及那些所谓的良好的、文明的习惯行为,都是需要我们付出辛苦才能培养起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习是一个培养意识的过程,所以也是辛苦的,不要指望有所谓的快乐学习,那些快乐学习也不过只是减轻了辛苦而已。

个体最初是没有意识自我的,所以婴儿、幼儿几乎并没有什么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尤其是婴儿期,个体并没有“我”的观念。那么是什么时候意识自我开始形成的呢?荣格说,当我们受到生活的伤害时,意识自我就开始形成(并不是完成)了。这是怎么回事呢?事情是这样的,婴儿时期,妈妈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让孩子不需要自己去努力安抚自己的内心,随着孩子成长,妈妈对孩子不再那么百依百顺的时候,孩子受到了一些或大或小的伤害使得内心不愉快时,孩子独自要抚平自己的心灵,那这个时候他的自我就萌芽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不应该抱怨父母带给我们的一些烦恼,正是这些烦恼才让我们开始成长。

有人学习精神分析,学完之后对父母仇恨有加,认为自己的问题都是父母的伤害造成的。其实事物要辩证地看,只要不是变态的伤害,一般意义上的打打骂骂不仅不是伤害,反而可以促进我们自我意识的发展。其实老师与学生之间也是如此。如果父母非要给孩子营造一个没有任何伤害的环境,那么结果就会是孩子自我永远不能成长、成熟。

“自我”不成长的表现是什么呢?那就是没有思想。而“自我”成长得比较好,到了大概三十岁的年龄,也就是孔子所说的“而立”之年的时候,我们就会变得有主见,有自己的思想,不轻易受别人的影响。这就是自性化的表现。

意识自我的形成是需要付出努力的,稍不努力,它就会有分裂的可能。所谓的精神分裂其实是“自我”的分裂。当然,我们多数人自我一旦形成都是比较强大而稳定的,因此也使得我们的人格显得比较稳定。此外,如果我们任由无意识自由宣泄,意识自我也会受到压抑甚至分裂。所以说,我们促进心理成长,探索无意识虽然必要,但是要慢慢地、逐步深入,就像挤牙膏一样,一点一点往外冒,而且冒出一点,意识自我去消化一点,这样才会更健康。否则,一下子都挤出来了,意识自我被淹没了,自我就随之崩溃了。

丁俊贵

2022年9月2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