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体诗词很注重精练,同时又要求整齐、押韵,因此在语法方面就有与散文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句子成分的省略
一个完整的句子,有各种成分,而在古代诗词中,不完全句是常见的,每种成分都可以省略。
(1)省略主语
在一首诗词中,各句的主语省略了也能读懂。如:“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前一句省略了主语“我”,后一句省略了主语“我们”。再如:“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头句和末句主语虽不一样,但都省略了。头句省略了“荀媪”,末句省略了“我”。
(2)省略谓语
谓语省略后,可以从诗句的其它成分体现出谓语来。
比如:“枫林社日(响起)鼓,茅屋午时(啼起)鸡”。
又如:“山中(下了)一夜雨,树杪(积起)百重衣”。
再如:“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后句省略“藏”)
(3)省略介词
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谓语的动词前,都有一介词结构作状语,但省略了介词“于”。类似的又如:“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此句分别省略了“自”和“于”。
再看,:“卖碳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本来,“于南山中”是作为补语的介词结构,也省略了介词“于”。
有时不仅省略了介词,而且还省略了后面的方位词和时间词,如: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前句中的“日沉阁”是“日沉阁后”的省略;“风满楼”是“风满楼时”的省略。
(4)省略合成谓语的一部分――“是”
如:“今日江南老,他时谓北童”。这是“今日是江南之老,而他时是谓北之童”的省略。
2、名词性词组组成句子
在古代诗词中,一个句子往往只是一两个或几个名词性词组,而没有作为谓语的动词或形容词,在这些诗句中,虽没有谓语,但其意思还是能体会出来的。如:
温庭筠《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陆游《书愤》:“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马致远《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下,断肠人在天涯”。
3、语序的变换
正常情况下,句子的各种成分,孰先孰后,是有一定顺序的。但是,古代诗词有不少特殊的句型,因此各种成分的顺序多有变换。
(1)谓语前置
这是古代诗词的一个突出的语法特点。如:
“风雪夜归人”、“僧敲月下门”、“时滴枝上露”、“双燕归来细雨中”等。
(2)宾语前置
如:“将军金甲夜不脱”、“菊花须插满头归”、“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银汉迢迢暗渡”、“雁不到、书成谁与?”
又如:“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3)状语前置
如:“到头禾粟属他人”。
(4)补语前置
如:“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5)主语置于定语之前
如:“破纸窗间自语”。
除上述各种成分的互置外,还有平仄、押韵和对仗方面的原因。
如:“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4、词类的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名词用作动词,一般地说,有可辨认的标准,或其后带宾语,或其前有状语。
如:《上邪》:“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又如:“王维《愚公谷》:“宁问春将夏,谁怜西复东”。
(2)、名词用作形容词
名词用作形容词,是取名词所代表的事物的特征以作比方。如:
刘禹锡《酬乐天》:“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李嘉祐《同皇甫冉》:“孤云独鸟川光暮,万井千山海色秋”。
白居易《杜陵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3)、形容词用作名词
如杜甫《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白居易《买花》“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4)形容词用作动词
形容词用作动词后,一般是使动用法。如:
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周邦彦《满庭芳》:“风老莺雏,雨肥梅子”。
形容词用作动词,除使动用法外,还有意动用法。如:
王维《从岐王》:“涧花轻粉色,山月少灯光”。
(5)动词用作形容词
动词用作形容词,其后的名词不是宾语,而是所修饰的对象。如:
杜甫《泛江送客》:“泪逐劝杯下,愁连吹笛生”。
(6)动词用作副词
如杜甫《喜达行在所》:“喜遇武功天”。
(7)形容词用作副词
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