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岛岛主的逆袭(法兰西岛岛主的逆袭)(1)

中世纪的法国城堡

国要富强,必须建立起有效率的税收。中世纪的法国受领地分割严重,国王往往难以为继。一场十字军东征、一场百年战争,为法国带来了税收常态化的理由。正是从战争之后,法兰西国王终于实现了他朝思暮想的征税梦。

一、君主能不能征税,原因为哪般?

别以为君主收税是“人之常情”,在中世纪的法国,国王曾一度丧失领地征税权数个世纪。很可能大家会迷惑,“由国王建立的国家,还不能受自己控制了?”其实,在中世纪的语境下,人们对国王的忠诚还与日耳曼时期对部落首领的感情有些许联系,“能者多劳”是臣民对国王的最低要求。也就是说,国王要想做首领,其自身要有过硬的实力。臣属向国王尽忠,为的是接受国王的庇护和保护。在这种互惠的基础上,封建主才会乖乖地效忠和缴税。

直到16世纪,征税依然被法国人视为是与自身财富相对立的行为。当时法国流行着一句谚语叫“苛税如鼠,肥己损民”,这充分表现出百姓与征税之间的对立。实际上,基督教所赋予理想君主的特质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不受侵犯”的,这是人们常常拿来抵抗君主征税的理由。而国王征税的理由也来源于基督教,其一,国王需要依靠人民的支持来维持国家;其二,国王是上帝委派的国家代理人,因此有利用税收为人民解决麻烦的能力。

法兰西岛岛主的逆袭(法兰西岛岛主的逆袭)(2)

在城堡外辛勤工作的农民

二、理想丰满、现实骨感:法王坎坷征税路

想征税,先征地。然而,从法兰克王国一分为三开始,继承帝国遗产的法王却逐渐丧失了宝贵的领地。随着法国国土的分崩离析,勃艮第、诺曼底、香槟等地均出现了强势的地方领主。他们或依靠国际贸易坐大,或依赖武力征服建立离心统治,或从王室的外戚支系脱颖而出,成为一方霸主。因此,实力不济的法王更像是活在“法兰西岛”的形单影只的傀儡国王,只能控制其身边可怜的几方领土,所以也有人把当时的法国国王,戏称作“法兰西岛岛主”。

一开始,法王只被当做是领地更富裕一些的大领主,因而国王也被法国人认为只是“领主之王”。法王在国内尝试推行联姻政策,以便通过后人接管各伯爵或公爵权力及地方收入。1190——1230年间,法国的几任国王成功将一块块领地纳入了王国版图,并分封给诸子作封地。但即便如此,在13世纪中期,距离巴黎很近的佛兰德尔一带的年税仍然要高出法国王室的整体税收很多,法王依旧没有获得什么像样的实惠。

法兰西岛岛主的逆袭(法兰西岛岛主的逆袭)(3)

各封建主与法王离心离德,王权日益受到威胁

但是,从13到15世纪以来,法王收回的土地逐渐和他损失的土地几乎一样多。直到15世纪末,法王一直不能将大领主的土地重新收归己用,反而还失去了布列塔尼、奥尔良等地方伯国的忠诚。法王自知,依靠联姻的“小聪明”是不能实现国家统一的。因此,在致力于与伯爵们开展婚姻外交之外,国王也针对自身的财政状况进行了一些改革。

法王能够掌控的收入,主要是王室田地的地租、骑士阶级的免役税和一些农民的上缴物。在两个世纪之间,国王还增加了一些细碎的收入,包括王室对承包森林者收取的用益税、审理罪犯时征收的司法税、还有一些造币收益和关税。按常理讲,这些税收基本足够王室自身消耗,但残酷的现实却一度使法王的税收入不敷出。

这些税费合计额虽然很高,但是在14世纪之前,它们大多是不被法律固定下来的“习惯税”,且占据法王征税税额的大头。并且,这些税收太过于依赖土地和农业,这就使王室收入同气候和农作物收成的好坏联系起来,因而具有了极端不稳定性。再者,法国王室聘请的地方包税人索要利息很高,并且一度同地方势力相勾结,从国王和领主身上两面榨取油水。综上所述,王室想依靠旧税提高收入是不现实的,因此他们必须着手开发新的税源。

法兰西岛岛主的逆袭(法兰西岛岛主的逆袭)(4)

负责监管市场的包税人

三、两场战争:刺激王室税制改革的“天赐之役”

路易九世在13世纪中叶发动了十字军东征,这是刺激王室财政管理发生变化的“第一次革命”。一提到战争,人们都会抱怨它的劳民伤财和对经济的破坏。似乎一旦发动了战争,整个国家都会因经济凋敝而失去发展机遇,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虽然路易国王在这次远征中被俘,国家为了赎回君主而付出了150万图利弗尔的代价,但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钱能通过常规税入来解决。也就是说,法国这次面临着空前的灾难。王室财源枯竭,但国王救还是不救?

法兰西岛岛主的逆袭(法兰西岛岛主的逆袭)(5)

影视剧中的法国国王

为了筹措资金,路易的臣属说服民众开征了一则名为“开业许可税”的新税。这则税收很大程度上适应了法国国内新兴毛纺织工业的发展,王室在此后逐渐将开业税作为常设税,成功为自己寻找到了合适的收入来源。面对国王被俘的窘境,巴黎市民再也不嚷嚷着要保护自身财产安全,反而在民族感情的激励下愿意向政府提供资金援助。谁曾想,以往在国王强势时期都无法赚取的收入,竟然能够借此得赚,这也实在挺让人感慨的。

法兰西岛岛主的逆袭(法兰西岛岛主的逆袭)(6)

十字军东征

除了“开业税”之外,十字军东征时期的法王还第一次征收了“教士什一税”,该税的名目是向异教徒发动战争筹款。在征收“教士税”的时候,法王还征得了教宗和法国高等教士会议的帮助。他们帮助国王宣扬缴纳教士税的好处,并为缴税人祈祷祝福,这就吸引了一大批上至达官贵人下及贫民百姓的税源人。这种税费在腓力二世、路易九世期间达到了顶峰,甚至由此发展出了封建贵族长子受封时也要缴纳的“骑士捐”。

在百年战争时期,国家的安危再次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从14世纪50年开始,法国王室正式确立了在战争年代征收“补助金”的先例,并一直沿用到19世纪。这种补助金起初是为了修缮军港、巩固海防而用,但后来在战事止息时依然征收如故。1356年,法王约翰二世在普瓦提埃战役中被俘。王室的财政专家联合法学家们向人民鼓吹一种全新的概念,即“国王为人民征战、人民应供养国王”的说法。

法兰西岛岛主的逆袭(法兰西岛岛主的逆袭)(7)

国王与教士商讨税收方案

人民再次被爱国情怀感召,同意赋予国王征收常设补助金的权力。但这还不算完,在战争间歇的日子,法王雇佣军曾不止一次地搜刮法国境内的城市及乡村,人民感受到即便是和平年代,也可能比战争年代更痛苦,因为“保卫他们的刀掌握在外人手中”。如此,在查理五世还是太子的时候,他便提出新设盐税、过境税、交易税、酒水等若干新税,以建立属于法国人的常备军。这件事也标志着法国王权开始由衰微走向鼎盛,繁复、健全的税目也成为法王今后发动统一战争的最大助力。

法兰西岛岛主的逆袭(法兰西岛岛主的逆袭)(8)

惨烈的百年战争

文史君说:

除了按正常手段增税外,法王往往会通过在特殊时刻压榨国内犹太人的财富来解决现实问题。在两次大战中,巴黎的大臣们在紧急情况下宣布没收市区犹太商人的各项财产,并以异端罪将他们赶出国境。在1347年的一次排犹潮中,曾有一位名叫爱因哈德的犹太银行家被称为“法王的肥羊”。他的势力曾广泛渗入法、德、西等欧陆王室中,并长期为他们提供借贷,他的实力几乎富可敌国,但却不受法律的保护,可以被国王任意蹂躏。可以想象,在籍没犹太人财产的过程中,法王能够搜刮到何其丰裕的额外财富。当然,相比于稳定常规的税收,这种“发横财”的做法还是不甚可取的。

参考文献:

理查德·邦尼:《欧洲财政国家的兴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熊芳芳:《从“领地国家”到“税收国家”:中世纪晚期法国君主征税权的确立》,《世界历史》2015年第4期。

(作者:浩然文史·瓷国垃圾堆)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