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少林寺传奇》这部经典的电影,其中除了一曲牧羊女唱的歌谣经久不衰,大家也被剧中方丈自我牺牲顾全大局的精神深深打动,那么方丈和住持两个词语有差别吗?看完介绍之后,相信你一定不会分不清了。

方丈和住持谁最大(住持34)(1)

有关少林题材的小说、电视剧、电影当中,一座寺庙的主管人好像都可以称作方丈或者住持。其实这两者存在差异性,并不是"同义词",只是在日常使用中可以当成"近义词"。

首先说说住持的内涵,住持这一名词是随着汉代佛教的传入兴盛而出现的,本意指的是久住于寺庙之中,为寺庙守护佛法的人,同时兼任掌管一个寺庙的责任。通俗来说,住持就是一个寺庙的"领导人",有着关键的作用。从唐代的百丈怀海开始,我国的寺庙制度中才将住持确立为最高的职位,下面设有执事僧人,比如我们常常在影视作品中看到的武僧等,当寺庙有法事讲坛的时候,住持会率领六知事、六头首守护佛法。就相当于一个朝廷有文武大臣两套班子,为皇权服务。而住持和两班则是为弘扬佛法和守护寺庙服务。

方丈和住持谁最大(住持34)(2)

然后我们说说方丈,方丈的词源在中国道教的全真派,最最开始指的是和"蓬莱"一样的一座仙山,是古代传说中仙人住的地方。当"方丈"一词移植到佛教之中有了另一端故事。据《维摩诘经》中记载,维摩诘成为菩萨的时候,他的卧室只有一丈见方,但是却能容纳万人大众,所以越来越多的寺庙也使用这一名词。随着时间的推演,从唐代开始,"方丈"成为一种对少林师父的尊称。

方丈和住持谁最大(住持34)(3)

那么这二者最明显的区别到底是什么?简单的来说,一般的寺庙都会设有住持,但是方丈则相对少一些,只有达到要求、有一定规模的寺庙群才会有真正的"方丈"。而且根据规定,一个寺庙的住持并不能越权,同时兼任另一个寺庙的住持职位,但是方丈则不同。目前来看,我国实行政治和宗教分离的原则,寺庙也需要听从当地所在省的佛教协会的任命。

方丈和住持谁最大(住持34)(4)

虽然在大体意思上,方丈和住持意思是差不多的,但是如果在一些正式场合还是要注意两者的区别,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尴尬。如果非要在地位上分个高下,住持是"民间"推荐产生的,而方丈是有"官方"认可的,这样解释之后相信你一定知晓了两者的区别。不妨在影视作品中看看,有没有使用错误的情况。

方丈和住持谁最大(住持34)(5)

无论是主持还是方丈,他们对佛法的领悟都远远超越常人,我们如果进入寺庙,都应该对他们表示真挚的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