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谁都会种,但是如何能实现高产?一穗小麦多少粒算正常?一亩地要长多少小麦穗才能高产?哪些因素决定千粒重?哪个环节管理最关键?……这些问题,你觉得你能说清楚吗?

作为一名老农人,从小就跟着父母种小麦,后来大学学习农业,接着从事三农工作,对小麦生产有着与生俱来的亲切与热爱。我们家位于冀东南小麦主产区,最近七八年来,平均亩产稳定在700公斤以上,这个产量虽然与高产地区有一定差距,但是整体来说产量还算可以,下面我就简单说说我所了解的小麦高产的几大关键因素,希望给广大麦农朋友带来一些帮助。

小麦一亩地下种量多少为好(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1)

先普及一个概念,小麦产量的构成元素。估计有人该说了,小麦产量有什么概念,收了粮食上秤一称不就行了。对,这个很简单。但是这只是体现在数字上,小麦产量的构成元素其实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它是由千粒重、穗粒数和亩穗数三个方面决定的。千粒重,顾名思义就是1000粒小麦的重量;穗粒数就是每个小麦穗上面结了多少粒小麦;亩穗数就是一亩地有多少小麦穗,可以按照这个公式计算(亩穗数=1米单行穗数÷行距×667)。按照我们这边亩产700公斤小麦来计算,亩穗数大概是45至50万,穗粒数大约在30-40粒之间,千粒重大约在41克。

小麦一亩地下种量多少为好(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2)

过去很多人往往觉得亩穗数是保证产量的关键,但是通过上面介绍的你会发现,亩穗数也不是越多越好,因为穗数多了自然会影响和限制穗粒数和千粒重。换句话说,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三者之间不是某一个因素决定产量,而是同等重要。我们做过一个统计,就是在穗粒数、千粒重一样的情况下,亩穗数只要增加10000穗,那么亩产就能多20-25斤。同样,在亩穗数千粒重一样的状况下,小麦穗粒数每增加1粒,亩产量就会增加30-40斤;在亩穗数、穗粒数一样的状态下,小麦千粒重每增加1克,亩产量就能增加25-30斤。

说完了上面三个问题,估计您该明白了,小麦产量高低其实由以上三个方面共同决定,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保证三者之间实现最佳状态呢?

小麦一亩地下种量多少为好(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3)

那么怎么才能实现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最优的状态呢?那个管理阶段才最重要呢?咱们先说亩穗数,冬小麦从播种到苗期,到越冬、起身、拔节、扬花、灌浆每个时期都很重要,但是真正决定亩穗数的是分蘖数量多少,如果分蘖少,自然穗分化就少,自然就会影响亩穗数,分蘖数量高低主要是小麦从播种到拔节这个阶段最为关键。

穗粒数由小麦穗的大小决定,小麦穗的大小一方面由品种决定,有的品种穗大,有的品种穗小,这是遗传因素。另一个方面是由小麦的穗分化决定的。正常情况下,冬小麦返青期基本上就开始进入它的穗分化期,换句话说就是小麦在开花前管理的好坏可以决定它的穗数,在开花后可以决定它的授粉和粒数,开花的10天时间如果天气好,墒情不错,那么授粉效果就很好,小麦粒数就不会受到影响,反之如果遭到冻害、干旱或者阴雨天,授粉就会受到影响,比如下图就是2020年个别地方在小麦授粉期间遭受冻害产生的。

小麦一亩地下种量多少为好(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4)

小麦一亩地下种量多少为好(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5)

那么千粒重是那段时间决定的呢?自然是小麦开花授粉后的灌浆期,灌浆期水肥状况直接影响小麦的千粒重高低。

小麦一亩地下种量多少为好(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6)

了解了这三个影响小麦产量的关键因素的生育期,咱们再说说具体的管理要点。

小麦的亩穗数咱们前面说了一个是种植密度和分蘖数量。其实还有小麦品种的特点,有的小麦分蘖率强,有的则分蘖率较低。分蘖率强的品种自然成穗率就会高;再一个就是土壤的肥力和墒情,肥力好墒情足肯定分蘖效果就好;还有一个就是播种的时间,像2021年我们这边秋季雨水较多,影响了播种,今年一些晚播的麦田分蘖明显较低,因为播的早了冬前的积温高,容易分大蘖,播种过晚分蘖少,甚至不分蘖,分蘖的多少自然影响后期小麦的亩穗数;另外一个要注意春季的第一次肥水,像今年春季一些麦农管理得当,不少单根独苗的麦田通过提前保温增墒,合理浇水,目前都分三到四个蘖。所以为了提高小麦亩穗数一个是选择优良的品种,合理密植,更需要科学的种植管理。

小麦一亩地下种量多少为好(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7)

说了亩穗数,再说穗粒数,提高穗粒数一个是选择优良的品种和保持良好的水肥条件,另外就是合理的密度,因为亩穗数多了,穗粒数自然就会受到影响,换句话说就是密度一定要合理。我们讲的是:以地定产,以产定穗,以穗定苗,以苗定籽。就是要根据自己土地的水肥条件决定产量水平,根据计划的产量水平和品种的穗粒数确定合理的亩穗数,然后根据亩穗数确定咱们的苗数,再根据苗数以及发芽率等决定播种量。

小麦一亩地下种量多少为好(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8)

再说说如何提高小麦的千粒重,小麦的千粒重主要是在授粉结束后到成熟前的这个时期,影响千粒重的除了水肥合理外,另外主要是天气,比如光照、温度、病虫害、干热风等问题。温度过高过低都会影响灌浆,一般灌浆合理的温度范围在19-25摄氏度、干旱或者多雨也会影响灌浆,降低千粒重。所以在小麦灌浆期,保持合理的水肥条件外,大家一定要进行一次一喷多防。可以在开花后10天,每亩用12.5%烯唑醇或者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加入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加入磷酸二氢钾进行喷雾,可以较好的预防病虫害干热风,有效的提高千粒重。

,